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年6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随后六届一中全会选举向忠发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不是向忠发。查看党史的相关文章,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李立三,有的说是周恩来,有的说是周恩来和李立三:甚至不说,  相似文献   

2.
1928年6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随后六届一中全会选举向忠发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不是向忠发。查看党史的相关文章,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李立三,有的说是周恩来,有的说是周恩来和李立三:甚至不说,  相似文献   

3.
李立三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为李立三开了三次追悼会,其中两次为周恩来主持,可他仍然生龙活虎地战斗在最前线,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4.
1922年,李立三正在安源领导罢工,这时有一个消息传到法国,说工运失败,李立三愤而谋刺赵恒惕,未成被捕,被腰斩了。由于这个传说很符合青年李立三坦率直爽、敢想敢干的性格,旅法勤工俭学的同学悲痛地接受了这个说法,于是由周恩来、赵世炎、  相似文献   

5.
李立三是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文化大革命初期因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1967年6月22日含冤去世。1980年3月20日党中央召开李立三追悼会为他平反昭雪,这是第三次为李立三召开的追悼会了。原来,在他生前周恩来就曾两次主持追悼会。事情的经过是: 李立三1919年到法国留  相似文献   

6.
<正>1927年7月27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周恩来从武汉赶到九江,向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等人传达了中央关于近期组织南昌暴动的决定。第二天,他来到南昌,不顾鞍马劳顿,风尘仆仆地赶到城内的江西大旅社,主持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并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  相似文献   

7.
82年前,响于南昌城头激烈的枪声,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在起义过程中。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李立三、谭平山、叶剑英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8.
1945年11月,辽宁部队在庆祝苏联十月革命28周年纪念大会上,主持人宣布:“请李隆郅同志作报告。”只见一个瘦高个中年人接过话筒就讲开了。当讲到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时,李隆郅提高了嗓门说,李立三先后命令红军攻打南昌、长沙、武汉、九江,幻想能够“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当时,毛泽东等同志对这个命令的下达和执行提出不同意见,“左”倾冒险主义者不但不听,反而指责这些正确意见是右倾,对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打击。后来,在瞿秋白、周恩来同志支持下,党在上海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了李立三的错误,才结束了…  相似文献   

9.
王永钦 《广东党史》2001,(1):33-35,38
周恩来等强烈批评中共中央的右倾错误,提出“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的建议.由于陈独秀等人的反对而没有被采纳 “四一二”事变之后,李立三、陈延年等受中共中央的指派从武汉抵达上海。他们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同周恩来、赵世炎、罗亦农以及几个俄国同志组成特务委员会,贯彻执行前不久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的中央局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沪区工作的决议案》,研究讨论“四一二”事变后上海地区的形势和任务问题。 在16日的特务委员会上,李立三传达他们来上海的任务。他说到:“武汉对于老蒋之决心打击已为事实,毫无问题,所最困难者为军…  相似文献   

10.
戴和杰 《世纪桥》2012,(2):14-17
1927年7月27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在江西大旅社成立,周恩来任前委书记,彭湃与恽代英、李立三任前委委员。8月1日上午9时,在原江西省政府所在地西花厅,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彭湃作为广东代表出席,被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同时还被任命为农工委员会委员(农工委员会委员还有李立三、李小青、董方城、陈荫林、郭亮;张国焘为农工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1.
杨飞 《党史文汇》2011,(2):38-42
作为中共历史上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周恩来与李立三在长期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情谊:两人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相识,其后并肩战斗于国民大革命中,接着携手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中共“六大”后又陆续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联袂主持中央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人民防空建设工作涉及到全国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基本建设等各个方面,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人防工作就已经开展起来。抗美援朝期间,敌人飞机袭击中国东北和沿海地区.中央决定发动群众展开反空袭斗争,继而成立了人民防空委员会,周恩来总理亲自任主任,李立三、罗瑞卿为副主任,办事机构设在公安部。  相似文献   

13.
叶介甫 《党史纵横》2009,(12):31-33
人民防空建设,这项工作涉及到全国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基本建设等各个方面,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早在50年代初,中国的人防工作就已经开展起来。抗美援朝期间,敌人飞机袭击中国东北和沿海地区,中央决定发动群众展开反空袭斗争。继而,中央成立了人民防空委员会,周恩来总理亲自任主任,李立三、罗瑞卿为副主任,办事机构设在公安部。  相似文献   

14.
1929年11月18日至2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武定路北泉漳中学秘密举行了第二次全省党的代表大会。省委常委罗迈(李维汉)、李富春、陈云、赵容(康生)、任弼时、李硕勋及各地代表何孟雄、阮啸仙、严朴、刘瑞龙、管文蔚、陈资平等50人出席了大会。党中央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除派李立三、周恩来作为正式代表自始至终参加并领导大会外,当时在沪的向忠发、项英、蔡畅等也到了会,中央军委的曾钟生、朱瑞、邝德勋等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李立三作的政治报告,李维汉代表省委作的《江苏政治状况与党的任务和策略》的副报告,周恩来作的关于中央组织问题和  相似文献   

15.
正1931年4月17日,少共(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在江西省宁都县青塘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顾作霖兼任书记。少共苏区中央局的成立使一度停顿的苏区共青团工作又重新恢复起来,并使之发展壮大,成为苏区共青团的最高领导机构,在中国共青团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受立三路线影响,苏区团的工作一度陷入停顿1930年3月初,周恩来离开上海赴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留下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李立三主持中共中央工作。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领导下通过了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08,(8)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前身是江西大旅社。1927年7月下旬,共产党人领导的起义部队到达南昌,包下这个旅社,在喜庆堂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江西大旅社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17.
1928年6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随后六届一中全会选举向忠发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却不是向忠发。细看党史的有关文章,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李立三,有的说是周恩来,还有的说是蔡和森。党的六大至七大,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是谁?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前后顺序又是如何?笔者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焦急的关注目光——李富春神情严肃的一席话——太阳、创造两社联席会议——中宣部长李立三交诗的特殊任务 1928年10月初,刚刚在莫斯科参加完中共六大并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的周恩来,从苏联启程回国。他先抵达沈阳,其目的是为了向成立不久的满洲省委传达六大精神。正是这次滞留沈阳,周恩来偶然从曾经是鲁迅的学生现在黑龙江省委工作的任国桢那里看到了鲁迅给任的一封信,由此得知上海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之间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相似文献   

19.
李立三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们提到李立三,很自然联想起“立三路线”。因为“立三路线”是李立三应该负责的一次严重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0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主持下,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和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标志着“左”倾冒险主义又一次在党中央取得了统治地位。当决议传到莫斯科时,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瞿秋白说:李立三发痴了。这次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损失,党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是完全必要的。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即立三路线统治党中央,总共不到4个月,对…  相似文献   

20.
《李立三之谜》(李思慎、刘之昆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认为李立三一生充满着谜。是毫无根据的。事实上,《李立三之谜》一书中唯一的“谜”,是关于李立三死因的“谜”,而这个“谜”也只是作者主观设置的。笔者以为,不能用安眠药来源一个疑点推翻李立三服毒自杀的事实;作为知情人的作者.不能仅仅说明安眠药来源与己无关,而应提供更多相关资料以消除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