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日勾结,阎锡山密谋妥协 陈述利害,王世英紧急晤阎 抗战之初,日军的凌厉攻势使阎锡山大为震惊。为了保全山西,他急忙要求八路军尽早尽快进入山西,协助他进行不出晋境的抗战。在这一阶段,阎锡山与共产党八路军的合作是积极的,取得很多战果。但是当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阎锡山开始变脸。为了“存在”,他设法从对日妥协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
正当他亮相2017年央视春晚时,我们全家激动万分;当他带着朴实的原平口音介绍自己时,整个原平乃至山西沸腾了。他,就是我的姥爷、98岁的老红军张中如。他1919年出生于山西原平市后沙城村,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抗战时期,先后在山西战动总会游击支队、暂编第一师、工人武装自卫旅  相似文献   

3.
董天知烈士(1912-1940),原名董亮,字旭生,乳名大文,河南荥阳人.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夏在进行革命活动时被捕,与薄一波等被关押于北平草岚子监狱,度过了五年非人的铁窗生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36年秋,经党组织营救出狱,旋与薄一波、杨献珍、韩钧、周仲英等奔赴太原开展抗日工作,曾任山西牺盟会执委、山西抗敌先锋总队总队长、决死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十二月事变”后山西新军中的决死第三纵队正式列入八路军战斗序列,任八路军129师决死第三纵队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4.
任复兴 《先锋队》2012,(1):32-35
人们都知道,穆青是我国新闻界的泰斗和脊梁,但并不一定知道,他还是我们山西的女婿,曾在山西洒下辛劳的汗水,对山西有很深的感情。穆青,原名穆亚才,祖籍河南开封杞县。小时为了生计,随祖父举家迁到安徽蚌埠,曾担任学校进步团体"文学艺术同盟"主席,出版文艺刊物《群鸥》,用笔名穆肃发表文章。16岁到我省临汾,进八路军学兵队学习,后留师部做宣传工作。1942年8月,进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区报》从事新闻工作。曾写了许多著名的新闻作品,被  相似文献   

5.
《党员干部之友》2007,(2):55-55
寿光市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总队一大队二中队政治工作员,一大队政治干事,大队指导员,八路军太岳军区一纵队三十八团一营教导员,纵队教导大队教导员,太岳军区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八路军济源县独立团政委;  相似文献   

6.
刘岩 《党史博览》2012,(9):31-3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再度合作,达成共同抗击日军侵略的协议。此时,尽管蒋介石“对共产党关系没有进到真诚合作的程度”,但国民党晋绥地区的老牌统治者、新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认识到只有借助共产党、八路军的力量,一同“守土抗战”,才可挽救山西危局,因而对八路军进入山西对日作战,持欢迎态度。八路军遵照毛泽东关于“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指示,“对一切友军,  相似文献   

7.
程子华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生。在他戎马生涯中始终与山西人民密切相连,尤其是在抗战爆发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回到山西担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中共驻会委员、党团书记兼人民武装部部长等职期间,坚定地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广大的晋察绥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群众动员工作,发展了抗日武装,配合八路军,开创、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程子华,山西解县人,1905年出生,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受党组…  相似文献   

8.
张晓兰 《党史文汇》2011,(11):48-51
李雪峰出生于山西省永济县,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同八路军在山西开辟创建了太行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随刘邓大军南下开辟新区,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中南局、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华北局、北京市委等部门担任重要职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李雪峰的一生中,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年代,他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光荣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9.
关系抗战全局的战略性建议──读任弼时关于八路军情况向中央的报告章学新1938年2月中,中央军委前方委员会常委、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从山西抗日前线回到延安.1937年9月,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以后,以机动、果敢、迅速、秘密的运动战游击战,首战告捷于平型关,...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根据地,是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块。其范围广达黄河和陇海铁路以北,正太、德石铁路以南,同浦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地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5省。由于领导华北抗日战争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和中共北方局驻扎在该根据地中的太行区正中,使这块  相似文献   

11.
一份战斗详报让张廷发来到刘邓首长身边 巍巍太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抗日健儿杀敌的地方. 1941年夏,与山西、河南两省邻接的河北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召开的全师参谋工作会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与会的多是旅、团级参谋长,但三八五旅派来的却是旅司令部作战股长张廷发.  相似文献   

12.
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与形成与毛泽东的谋划、决策、指导是分不开的。1935年12月,他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将红军的发展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在山西开辟新的根据地。1936年2月,红军东征战略第一步完成之后,毛泽东开始谋划并实施在山西全省创建根据地的战略。东征战役中期,毛泽东明确系统提出"经营山西",在山西全方位建立发展抗日根据地。在发展山西根据地的同时,毛泽东不失时机地通过多种渠道对阎锡山进行争取工作,促使阎锡山作出联共抗日的决定。毛泽东及时与阎锡山商定八路军入晋抗日和国共两党两军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有关事宜,精心部署八路军在山西的战略展开,真诚与友军同舟共济,协同作战,推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战略,真正实现了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  相似文献   

13.
正皇甫琳,1920年12月出生在山西左权县。早在1936年,他就参加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七七事变后的第二个月,他投笔从戎,参加了刚由红军改编成的八路军。1938年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榆次县和祁县县委书记,太行第52团政委、党委书记等职务。1949年4月南下福建后,担任过福建军区组织部副部长,福建省兵役局局长兼海防办主任,福州军区动员部部长,福  相似文献   

14.
他是走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位美国军官,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5个省,行程5000余公里。他把考察途中所见所闻,八路军和新四军内奇迹般的事...  相似文献   

15.
抗战爆发之初,中国共产党曾计划重点经营山西。太原失守后,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中共对八路军主力部队的使用和抗战根据地的建设重新筹划,产生了建立鄂豫皖根据地的战略设想。其基本内容和要点是:将八路军大部分主力部队转移至鄂豫皖,对其进行重点经营;在必要时将中共中央转移至鄂豫皖;在鄂豫皖3省中重点经营河南,以河南为中心发动华中地区的游击战争;制定发展华中的方针推动鄂豫皖根据地的建立。这一设想对中共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抗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低估的战略意义,但由于抗战的政治、军事形势没有完全朝着中共预料的方向发展,最终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抗战胜利的中流批柱。华北是8年抗战的主战场之一,而以山西为中心的敌后山区抗日根据地,则是坚持华北敌后抗日的战略支点,它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同一般,而八路军正是开创、巩固这个战略支点的主力。周副主席赶赴山西与闽谈判来总司分坐镇五台指挥抗敌1937年9月4日凌晨,一艘大木船载着十几个人离开陕西省苏家村渡口,驶向对岸的山西省风陵渡渡口。船上的十几人主要是: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八路军副总…  相似文献   

17.
罗贵波1907年7月14日出生在江西省南康县(现为南康市)谭口镇古井龙塘村,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罗贵波先后组织领导了南康、安远、赣县农民武装暴动。他曾担任红22军第三纵队政委、红35军政委,参加了红军第一次、第二次反“围剿”战斗。长征途中,他率先遣部队抢渡金沙江,跟随毛主席和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八路军115师、120师和129师相继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罗贵波正是在这时奉命第一次踏上了山西这片土地。随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和蒋介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等诸多原因,致使中国大片国土沦丧敌手。但是,与侵入山西的日军只有一河之隔的陕西却始终安然无恙。日军之所以未能侵占陕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八路军的奋力抗击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从1937年8月下旬起,八路军主力陆续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作战。与此同时根据洛川会议的决定,由肖劲光率八路军~部分兵力留守陕北,固守黄河河防,防止日军对陕甘宁边区的进犯。之后,这两支部队互为犄角,遥相呼应,构成了…  相似文献   

19.
左权将军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抗战爆发后,身为八路军副参谋长的他协助八路军正副总司令朱德、彭德怀指挥作战,粉碎日伪军多次“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本文披露的是抗战期间左权将军亲临前线运筹帷幄的光辉业绩及其军营故事,他作为优秀军事家的出色指挥才能以及殚精竭虑为党工作的人格魅力尽现其中。1942年5月,他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  相似文献   

20.
八路军随营学校在山西──访阎捷三将军魏秀珍,石钟二月的北京已是春意融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我们访问了山西籍老将军、原后勤学院政委阎捷三。阎老将军向我们谈叙了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一段不寻常的历史。誓师云阳东进山西"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处于危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