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求实》2013,(Z2):257-259
<正>"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主要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广为运用。关于归化与异化的选择问题,郭建中于1998年提出了四个制约因素:翻译目的、文本类型、读者要求和作者意图[1]。德国学者雷斯(KatharineReiss)认为,文本类型是影响译者选择恰当翻译策略的首要因素[2],然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选择翻译策略时往往受翻译目的影响。根据翻译  相似文献   

2.
正冀朝铸,原籍山西汾阳,1929年7月出生于山西太原,1939年初随家人赴美国生活,1950年10月回国。1952年4月,他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翻译,参加开城板门店和谈。1954年4月奉调回国,在外交部工作,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被誉为"中国红墙第一翻译"。先后担任驻美国联络处参赞、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驻  相似文献   

3.
在上世纪80年代,高志凯曾为邓小平、胡耀邦等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高志凯正式给邓小平做翻译是1984年,那年他22岁,被称为“建国以来为中央领导工作的最年轻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湘潮》2016,(6)
正1965年8月,我离开布达佩斯,回国后被安排到外交部翻译室,给国家领导人做翻译。我给毛泽东当过两次翻译,还给周恩来、邓小平做过翻译。在给伟人们当翻译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伟人们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的技巧和方法。★毛泽东:"凡是搞大国主义的人,我都主张整一整"回到外交部没多久,我就接到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周恩来一贯重视外事翻译工作及翻译干部队伍建设,强调这是整个外交工作和外交队伍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丛文滋曾于1959年至1968年在外交部参与翻译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对此感受很深。  相似文献   

6.
翻译活动的范围很广,种类很多,按其翻译材料来分,有科技材料的翻译、文学作品的翻译、政论文的翻译以及其它应用文的翻译。翻译是使用不同语  相似文献   

7.
高凤花 《世纪桥》2007,(11):137-138
成语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首先要追根求源,区分不同情况,以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要认真考虑风俗、文化背景等诸多差异,要注意互译的对等性,还要考虑翻译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成语的翻译是翻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望广大翻译工作者致力于成语翻译,以增强语言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项实用技能,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将"翻译工作室"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旨在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在翻译工作室中,教师主要起调解、组织、创造、推动和监督的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体。他们共同探索解决翻译问题的途径,从"做中学翻译"。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8月2日,柏林,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在此举行。中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这是"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首次颁给亚洲翻译家,也是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中国。已经93岁的许渊冲老人没有去颁奖现场,他选择以一封优雅的英文信书面答谢。在欧洲聚光灯闪耀的时刻,他仍坐在北大畅春园的小屋里,继续翻译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相似文献   

10.
郭萍 《山西青年》2021,(1):141-142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深化,翻译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变译理论应运而生.变译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自1998年提出至今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多为英汉之间的研究.本文通过实例探讨日汉翻译中变译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我在外交部做罗马尼亚语翻译,多次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罗马尼亚客人或出访罗马尼亚时担任他们的翻译,目睹了他们的风采。下面,我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有关材料,谈谈为刘少奇做翻译的情况。威严和器宇轩昂的最初印象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刘少奇,是在1964年。这年3月2日下午,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到机场迎接以总理毛雷尔为首的罗马尼亚工人党代表团。我作为翻译随行。刘少奇头戴深色干部帽、身着毛皮领子呢大衣,领头走出候机室,后面紧跟着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刘少奇…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柏拉图对话的汉译以1920年吴献书译《柏拉图之理想国》出版为开端,经历20世纪20-30年代初期"柏拉图对话集"式的翻译,至1944年陈康《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译注而达致最高峰。这些译本不但在对话翻译方面有开辟之功,而且于今人对柏拉图思想的理解和研究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本文以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对话全译文为中心,对民国时期柏拉图对话翻译的基本状况作一梳理,期于今日翻译及研究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外国文艺理论的译介,构成了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重要资源,60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始终是与国外文学理论著作的翻译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的翻译受到政治理性的指引,80年代的翻译活动是在启蒙理性的统领下进行的,而90年代末开始的新世纪的翻译工作则是受学术理性的驱动.这些外国文艺理论资源对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思维方式、概念范畴、话语系统和批评方式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本珍贵的马恩经典著作单行本——《共产党宣言》。它是由陈望道翻译、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于1920年9月出版发行的中文全译本,是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种马恩经典著作,具有宝贵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确认为一级革命文物。 1919年,出生在浙江省义乌县清水塘村的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归来,应上海《星期评论》杂志社的约稿,首次在国内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春,  相似文献   

15.
2000年3月,有消息说,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原中华书局图书馆),发现了张闻天1924年《西洋史大纲》翻译手稿,我们简直无法相信。后来,在王有朋馆长的热情接待下,我们对这保存完好的手稿,进行了仔仔细细的辩认与考证对照。当确认是张闻天翻译的手稿时,我们都欣喜若狂。寻寻觅觅几十年而未发现的张闻天早期翻译的作品,今天,终于重见天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6,(5)
正1965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外交部教育司翻译处(现为翻译司)工作,与我同时进入翻译处的有10多个年轻人。1964年中法建交,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周恩来估计中国的外交将会有大发展,为此要未雨绸缪,准备好干部,指示翻译处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挑选一批刚毕业的年轻人,加以培养,应对即将到来的外事活动高潮。我们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进入了外交部。在此后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时代的译海冲浪——新时期浙江翻译文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翻译文学在中国现代史上曾占据非常显赫的地位,以朱生豪、周作人、鲁迅、茅盾等为代表的浙江学人曾为中国现代翻译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新时期的浙江翻译文学虽历经艰难,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发展了这一优势,并形成了新时期浙江翻译文学的三大优势和特色:以飞白、吴笛为核心的世界诗歌翻译,以宋兆霖、吴笛、沈念驹为核心的世界文豪全集系列翻译,以及以飞白、郭建中为核心的翻译文学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严重后果20世纪70年代,由于翻译有误和多个环节均未把好关而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外交事件。1972年6月5日,中国与希腊建交,周伯萍作为首任大使于1973年3月28日递交国书。5月7日,他在去希腊外交部商定马卡雷佐斯副首相访华事宜后,回到大使官邸,让大使翻译去使馆查看有无其他请柬。值班翻译见大使翻译匆匆而来,即问是不是从科威特使馆招待会回来,他把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科威克"误读为  相似文献   

19.
罗亚君 《世纪桥》2008,(6):115-115,119
翻译是一项实用技能,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将“翻译工作室”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旨在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在翻译工作室中,教师主要起调解、组织、创造、推动和监督的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体。他们共同探索解决翻译问题的途径,从“做中学翻译”。  相似文献   

20.
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与把握翻译活动,处理好翻译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关系,是一个有待于开拓和探索的领域。本文运用哲学认识论与社会历史观来研究翻译现象的本质和翻译活动的规律,说明翻译中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就翻译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最后作者对翻译理论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