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采之窗     
邓小平深圳题词是如何产生的 1984年,邓小平给深圳特区题词,并不是在深圳而是在广州,题词日期是2月1日,而落款日期却是1月26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1月24日到达深圳的当天,邓小平认真听取了深圳市委书记、市长40分钟的汇报,没有插一句话。汇报结束后,当深圳市领导请邓小平同志作指示时,邓小平说,这个地方正在发展,你们谈的这  相似文献   

2.
王思婧 《廉政瞭望》2014,(17):72-73
随着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热播,“大逃港”这段历史又被人们提及。上世纪50-80年代,数十万内陆居民为求生活,由深圳越境香港。直到习仲勋主政广东,设立深挑特区,实施开放政策,“逃港’才逐渐绝迹。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1,(2):33-33
1992年春天,邓小平再一次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该报副总编辑陈锡添采写的长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4.
1992年春天,邓小平再一次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该报副总编辑陈锡添采写的长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5.
1984年 1月 24日,是深圳人不能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设立经济特区的倡导者、 80高龄的邓小平来到了深圳。 当日下午 4时,听取了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的工作汇报之后,邓小平登上 20层的国商大厦平台上俯瞰了市容,了解了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 25日,邓小平先后参观视察了上步工业区中航电脑公司和深圳河畔的渔民村; 26日,邓小平视察了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并登上由一艘退役的客轮改装的“海上世界”作客。 经过两天的实际考察,邓小平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和发展非常满意。 2月 1日上午,邓小平应深圳市…  相似文献   

6.
今年正值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20周年。2月,一场名为“问道改革,1992年的抉择——纪念南方谈话20周年大型网民论坛”在深圳举行。原深圳市接待办副主任张国英在论坛上讲述了邓小平南行深圳时不为人知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12,(3):35-35
回望改革开放30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一定是不能回避的关键内容。那年春天,邓小平再一次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长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但作者陈锡添最近却坦言这篇文章有一个“最遗撼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1992年春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南下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给中国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中国从此坚定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先行者",  相似文献   

9.
《党建》2008,(4)
邓小平掷地有声的两句话对深圳来说,1977年11月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首次进入了邓小平的视野。广东是邓小平复出后视察全国的第一站。因为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12,(17):38-39
★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连遭挫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走什么样的道路,中国的改革将走向何方?1992年初,邓小平到深圳、珠海等地,开始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南方视察。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的经验,阐明了改革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作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也为党的十四大顺利召开确定了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1.
陈宏 《党员文摘》2008,(3):10-11
邓小平掷地有声的两句话对深圳来说,1977年11月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首次进入了邓小平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舒云 《党史博览》2005,(4):4-11
1992年春,邓小平在深圳视察时说: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项目搞起来。这之前,他曾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两个文明建设都要搞上去,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读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王立英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做为终篇被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上的自然排列,也是对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就诞生于这次谈话。1月18日,邓小平在汉口火车站对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关广富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要管一百年,对,一百年不动摇。"1月19日到23日,邓小平视察深圳后,充分地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深圳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邓小平还再次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5.
20年前初春的一天,邓小平同志结束在深圳、珠海的考察后来到广州,为即将竣工开业的花园酒店题写了店名。这是邓小平同志为中国旅游业题写的唯一一家利用外资兴建的五星级酒店的店名。 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前夕,我们拜访了当  相似文献   

16.
梁怡 《北京党史》2014,(5):16-17
正在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中,对邓小平的研究占有重要的比重和意义。中共党史人物是外国人研究中共党史成果中比例较大的一部分。对20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的邓小平研究,属于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组成部分,侧重邓小平个人生涯的介绍。主要集中在旅法勤工俭学的青年邓小平、淮海战役的指挥者邓小平和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进入后毛泽东时代,邓小平走到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的前台,他带领中国  相似文献   

17.
《求贤》2012,(3):53-53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上海等地,发表了南方讲话。时任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吴松营,是深圳市委唯一指定的记录者,负责全程跟随记录小平同志在深圳的谈话。由他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的《邓小平南方讲话真情实录》一书,讲述了小平讲话的真实内情,其中有一些是在中央文件中找不到的讲话。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题词的特点 邓小平题词的语言比较简洁,最短的是“求是”、“晗亭”、“深圳”,只有两个字,最长的是纪念韦拔群的题词,有200多个字。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8,(9):49-49
唐健在7月9目的《党史信息报》上介绍:1992年春天,邓小平再一次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该报副总编辑陈锡添采写的长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0多年过去了。现在再看,陈锡添坦言这篇文章有一个“最遗憾”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领导视窗     
邓小平曾倡导让位邓小平九二年初南下深圳时,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的陈锡添是深圳市委指派的惟一文字记者。事后他写了“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转述邓小平的“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言论,对中国政局影响极大,也使他一举成名。陈锡添现任香港《商报》总编辑。陈锡添坦言,现在再看,文章有一个最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把邓小平一段很重要的话写上去。邓小平说:不要搞政治运动,不要搞形式主义,领导头脑要清醒,不要影响工作。陈说,这几句话是他在临上版前删掉的。陈又说:小平同志还说:年纪大了,要自觉下来,否则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