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苦斗,陈、项结下生死之交1935年4月,项英、陈毅几经辗转,来到赣粤边区的油山脚下,和中共赣粤边特委书记、赣粤边军分区司令员李乐天、早几天从中央苏区突围来的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赣南省少共书记陈丕显会合,在一个小山村(长岭)召开了紧急会议(后称长岭会议),制定了坚持游击战争的方针:“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依据这个方针,赣粤边划分成油山、北山、信康赣、南山和上犹5个游击区,并将突围来的红军和赣粤边游击队1500余人编为5个游击大队,分赴5个游击区坚持游击战…  相似文献   

2.
1935年春,陈毅和项英率领从中央苏区突围出来的部分同志,几经辗转,终于到达赣粤边根据地——油山,和先期到达油山的赣粤边特委书记李乐天、副书记杨尚奎等会合,坚持了历时3年之久的游击战争。在那风雨如磐的艰难岁月里,陈毅履险心宽天地,同  相似文献   

3.
<正>李乐天是广东南雄人,1905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党领导的农民暴动,在油山地区长期坚持游击战争,建立农民武装,发展党的组织,成为深受赣粤边人民信赖的"游击司  相似文献   

4.
柯云  丽阳 《党史纵横》2008,(10):52-53
1935年春,新四军军长陈毅和政委项英率部从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突围出来,几经辗转,终于到达赣粤边境,与先期到达的特委书记李乐天、副书记杨尚奎会合。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里,陈毅历尽艰险,留下了许许多多广为传诵的动人轶事,“身藏绝密布口袋”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5.
袭常 《党史文苑》2006,(12):21-25
1934年底,中央红军长征北上以后,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游击队和革命群众,仍与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进行艰苦战斗.1934年12月下旬,信康赣雄临时特委副书记杨尚奎(当时叫杨上魁)和部队一起,冲破敌人的封锁线,由中央苏区挺进赣粤边.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五年的赣粤边战斗历程.在赣粤边庾岭山脉方圆数百里的山山水水间,在无数革命群众的支持掩护下,杨尚奎和战友们一起,与敌人进行殊死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革命战歌.  相似文献   

6.
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陈毅在赣粤边根据新的情况,创造性地采取新的斗争形式和策略,领导红军游击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保存和发展了革命火种,为迎接抗日斗争新高潮的到来创造了条件,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52年前,他跟随项英、陈毅等人一起,在赣粤边浴血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斗争,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52年后,他重返情牵梦绕的赣粤边游击故地,在浓浓乡情和热切期盼中,更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他,就是时任中顾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丕显同志。赣粤边,烽火英雄的聚集  相似文献   

8.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突围来到赣粤边的油山,领导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38年2月,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二营北上抗日。1945年8月后,东江纵队等北上部队挺进到粤北,先后派出三支部队进军油山地区,重新点燃了赣南老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斗争烽火。下面叙述的就是发生在新四军红色源流的一则真实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9.
1934年底,中央红军长征北上以后,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游击队和革命群众,仍与数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进行艰苦战斗。1934年12月下旬,信康赣雄临时特委副书记杨尚奎(当时叫杨上魁)和部队一起,冲破敌人的封锁线,由中央苏区挺进赣粤边。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五年的赣粤边战斗  相似文献   

10.
<正>刘建华,原名刘新潮,1944年改名。1929年参加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经历了中央苏区和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在红军长征、新四军北上抗日、东纵北撤烟台时,毅然服从党组织的安排,三次在转折关头留在赣粤边。从1934年12月起,直至解放,在赣粤边坚持斗争长达15年,是赣粤边一面不倒的红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赣西南区委员会组织部部长,中共赣州地  相似文献   

11.
原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副省长贺敏学一生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这里要说的是这位历尽磨难的革命者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往事。 生死关头识奸诈 1935年,贺敏学任北岭游击支队队长兼政委,在陈毅领导下,率部活动于粤赣边的油山坚持游击  相似文献   

12.
穆洪 《世纪桥》2011,(20):36-36
陈毅生前虽未同鲁迅见过面,但对鲁迅非常敬仰,据杨尚奎在《红色的赣粤边》一文中回忆,1934年,陈毅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时,因敌众我寡,身陷重围,日夜思索如何尽快与党中央取得联系。有一次,他突然想起鲁迅,虽然彼此不相识,但他深信鲁迅是支持党的革命事业的,于是他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13.
1935年3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全部失陷。共青团赣南省委书记陈丕显随项英、陈毅等领导同志突围来到赣粤边地区的油山。同年4月,长岭会议决定以油山区和北山区为主要根据地,长期坚持游击战争。从此,陈丕显等人就在赣粤边的大余、信丰、南雄等地领导红军游击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其中,陈丕显在大余池江留下了一段历史足迹。  相似文献   

14.
赣粤边游击区位于江西省南端与广东省北部交界处,是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的所在地,因此成为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1935年3月,项英、陈毅转移到赣粤边游击区后,在他们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赣粤边红军在失去中共中央及各方联  相似文献   

15.
周武兵 《党史文苑》2007,(11):13-14
赣粤边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赣粤边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战胜敌人的最基本力量;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赣粤边有利的地形,是红军游击队战胜敌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赣粤边游击区位于江西省南端与广东省北部交界处,是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的所在地,因此成为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1935年3月,项英、陈毅转移到赣粤边游击区后,在他们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赣粤边红军在失去中共中央及各方联系的情况下,在深山中与敌人周旋,进行了顽强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7.
赣粤边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赣粤边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战胜敌人的最基本力量;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赣粤边有利的地形,是红军游击队战胜敌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赣粤边游击区和湘鄂赣边游击区都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重要的游击区。在党的领导下,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援,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虽然两块游击区的革命斗争特点各有差异,但是他们在中共党史、人民军队史、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就联合抗日举行谈判,为新四军的成立作准备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这时在赣粤边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项英,由于天天在深山老林里打游击,非常闭塞,直到7月中旬才从报纸上获得这一消息。项英与陈毅商量后,迅速召开中共赣粤边特委会议,分析形势,确定了同国民党当局举行谈判、联合抗日的方针。7月下旬,项英从《新学识》的书刊中,看到毛泽东当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代表会议上所作的题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2000,(10):26
1960年,党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全国县以上各级领导人都来到北京开会.来自当年赣粤边游击区的大余、信丰、南康、南雄等县的负责人,一起去看望红军长征后在赣粤边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陈毅副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