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秦双星 《河北法学》2011,29(11):160-164
登闻鼓是传统法直讼制度重要的部分,其历史悠久,反映着中华法系的特征,也是中华法系性格的外显。作为一种特殊的直诉制度,登闻鼓制度反映着民间意愿,是民间伸冤的通道。登闻鼓制度为传统司法提供了补救的机制,也是司法救济的重要途径。登闻鼓制度反映出的中国法律文化价值和理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上侵权行为法代替复仇,被认为是进步和文明的标志。复仇作为人的一种本能行为,是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的。中国古代社会在法律和思想上都对复仇行为进行了规制。复仇是无法彻底消除的,面对这一危害统治秩序的行为,礼与法的矛盾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也更显得纠结。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复仇犯罪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种观念渊源于何时,我们现在无从考证.但是说,这种观念不但古已有之,而且在现今社会,在人们的内心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应该是不会错的.当一个人杀了别人的时候,人们往往认为应该一命抵一命,特别是当其手段残忍,情节恶劣时,社会舆论总是群情激愤,认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种激愤的舆论往往最终影响,甚至是决定着司法审判的结果.当我们透过这种激愤的情结来探求其心理本源时,可以发现,其实质是一种渊源于原始社会的"复仇"观的显现.  相似文献   

4.
复仇是人类基于报复本能的自然反应,也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矫正正义。复仇在构建社会秩序上存在诸多缺陷。法律替代复仇成为满足报复欲望、实现矫正正义的主要途径并对社会秩序进行重构,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和文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复仇非确定性评价和处理的历史探究分析了古代社会礼法秩序的形成,并指出我国要建立法治社会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复仇问题,实现法治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复仇是中国古代一个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当国家出现以后,理应由国家惩罚犯罪,行使刑罚权,以国家的名义代替个人进行“复仇”.然而在中国古代,复仇并没有因为国家的出现而消亡,反而是与国家法律并存,屡禁不绝.本文细数了历史上复仇与法律的纠缠,分析复仇与法律并存的原因,提出复仇本性论、公权力救济缺失等,并以史为鉴得出对现世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特点,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实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社会未将自由与权利概念化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人无自由与权利。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在整体上应当被改造、被置换,但并不意味着古人积累的技术智慧与程序艺术不可被承继,更不意味着支撑法文化传统的基于人性又反映中国文化特质的原则可以被抛弃。中国文化传统仍然是我们探讨中国现代法治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复仇与法律--以《赵氏孤儿》为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力 《法学研究》2005,27(1):53-69
复仇是一种高度分散执行的社会制裁制度或控制机制,其诸多核心要素至今仍然是实践中的传统法律必须具有的。复仇制度的衰落最主要应归功于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结构性变迁。在一个存在集中化公权力的社会,如果公权力不能有效地以公道的方式解决其内部成员的纠纷和冲突,或者受到不公甚或冤屈的人们无法诉求这种公权力获得公道,那么复仇现象就仍然会出现。  相似文献   

9.
推进区域法治发展,乃是法治中国建设应予施行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与策略选择。认识和把握文化传统对于区域法治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无疑是我们打开区域法治发展现象奥秘的一把钥匙。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历史惯性力量,深深地嵌入广大民众的意识、心理、习惯、行为方式及其日常生活过程之中,与社会共同体内在关联,无法分割。文化有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区别,无论是文化大传统,还是文化小传统,都具有区域性的特征,对于区域法治发展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迅速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当下中国及其各个区域社会,需要我们重建文化传统在区域法治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在这里,重要的是要把文化传统之重建有机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日常生活过程的内在要素。  相似文献   

10.
“东北现象”的文化透视与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现象”曾一度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事隔多年,今天的东北仍然没有完全走出这个阴影。怎样看待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透视“东北现象”的文化背景,剖析其背后的深层内因,探索振兴东北的文化推动力,是本文的努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李青 《法学家》2004,(1):130-133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是由群星灿烂的众多法家人物所共同撰就的,它反映了处于"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法家理念和他们所设计的与先秦儒家奉行的"礼治"完全不同的治国方略,是体现法家思想成就的最高形式,也是法家学派被称为"显学"的突出标志.即使在秦王以后,法家所奉行的法治精神,依旧长远地影响后世.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 ,它渗透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法治作为社会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 ,与一定的文化传统不可分割。中国的人本主义文化传统不仅削弱了人们的宗教感 ,而且削弱了中国的法治 ,强化了人治。“民本”不等于“民主”。背负着沉重的文化包袱 ,要真正实现民主和法治 ,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  相似文献   

13.
胡科刚 《山东审判》2012,(1):116-117
古往今来,有关复仇的故事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好奇与兴趣。东汉时有位名士叫郅恽,只所以说他是名士,是因为他做了几件惊世骇俗的大事,如年纪轻轻就劝当时掌权的王莽退位,后又把外出打猎晚归的皇帝刘秀关在城门外不让进等。郅恽有位老朋友董子张,其父亲被乡里一恶霸所杀。  相似文献   

14.
法治建设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本文探讨中国法治的文化基础,从三个方面进行:现代法治的理念基础、中国文化的特质,以及如何建构法治的文化基础。中国法治建设必须尊重文化的特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杨威 《法制与社会》2012,(28):194-195
目前我国社会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社会形势更加纷繁复杂,尤其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民族问题错综复杂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应对.因此,加快对西部地区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构建法治公民的社会已经成为必然的现实问题.而在依法治国战略的带领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所以目前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少数群体事件层出不穷,是因为与现有法治现实体系相配套的法治文化体系依然没有建立,客观存在的制度无法得到主观意识的支持.只有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借用文化的渗透力、指导力,才能带动西部地区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考察传统和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法家韩非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以期对现代法治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化传统是民族化的积淀,它于渗透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法治作为社会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与一定的化传统不可分割。中国的人本主义化传统不仅削弱了人们的宗教感,而且削弱了中国的法治,强化了人治。“民本”不等于“民主”。背负着沉重的化包袱,要真正实现民主和法治,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  相似文献   

18.
文化选择偏好直接制约了不同国家对待经济法的态度与立场。经济法法律现象普遍有迹可循,但如果以严格的'经济法'语词为标准来识别经济法文化,那么只在大陆法系传统国家存在有经济法文化现象。面对经济生活中的危险力量,两大法系采取了不同的预防机制和法律准备,英美法系国家利用灵活机动的宪政机制与司法传统来化解这种危险,而大陆法系国家...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你的贡献"是每位法学学者在探索法治进路中都有必要扪心自问的问题。显然法学学者的贡献并不在于逆程序正义而对当案的法官就该案进行"评头论足",因为这种程序不当的行为不是在创造与推进法治,相反,是通过传统的人际关系说来扼杀正义与创造社会不公。法治进路中,尽管时下法官素质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学者应给予法官应有的宽容、尊重与信任。  相似文献   

20.
现代法治以民主、公正、维护个人权利等为特征 ,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人们在涉及法律问题时 ,不自觉地违背了现代法治精神。剖析传统法律文化 ,澄清意识 ,重建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现代法律文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