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温暖的街车     
正1998年,全国劳模杜贤东退休了。看着他平常、平凡、平淡的样子,很多人就会有点疑惑:一个干了一辈子司机的人怎就成了全国劳模呢?可是不久,又一个消息让人们惊讶:杜贤东当了"的哥"。他的出租车正前方挂着一块"残疾人、孤寡老人,军人免费"的红牌,那块红牌成了杜贤东亮出的新的身份标识。车轮滚滚,阿克苏市大街小巷里的人们,很多都是这辆车的受益者,那块红色的牌子,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十多年里,杜  相似文献   

2.
农一师建安公司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杜贤东 1999年光荣退休。退休后,他不等、不靠、不要,自食其力买了一辆出租车,利用自己娴熟的技术跑起了出租,每月有一笔不小的收入。有了收入不忘交税,有了收入不忘残疾和孤寡老人。据统计,杜贤东在跑出租车的5年里,上缴税金达6万元左右, 为社会捐助达2000元。5年里他做了不少的好事, 受到了好评。杜贤东在春节期间接到了各级领导的慰问之后,心潮澎湃,心中激动不已,立志一定要为社会  相似文献   

3.
我说的是他,39次获国家、省、师和团荣誉称号的农一师工程团车队驾驶员杜贤东同志。 4年前,我第一次翻阅了他的档案。档案里记满了他的足迹,记满了他车轮滚滚的历程,记满了他一串串闪光的数据…… 1982年,他第一个揭榜搞单车承包,第一个与团签订为期  相似文献   

4.
董日中是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的车工,今年32岁。在一家制造企业里,车工与其他的刨工、焊工一样,他只是一个平常的工人,很少有显眼之处。而董日中不一样,他是企业的高级技师、全国劳模。他的出类拔萃令人们对他刮目相看。这个普通工人的身后,留着一长串闪光的足印:“全国青年岗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6,(11)
正南朝梁时的新安太守任昉,在任上病逝了。临终前,他给家人和身边人留下遗言:"不许以新安一物还都!"因为京都是任昉的故乡,故而也就被人们说成了"不以一物还故乡"。其实,即便不留遗言,任昉也没有什么可带回京都家里的遗物。据衙门里的人所知,任昉去世后,遗产只有桃花米二十石,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07,(8)
冬日的阳光使长春市宽城区东长新街旁一幢5层楼上"劳模会馆"的4个红字熠熠生辉,那"劳模"二字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因为"劳模"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关心人民。"为什么叫‘劳模会馆’?"刚一提问,上台村的人就眉飞色舞道:"一定知道当年全国有个大寨吧,大寨出了两个全国劳模:陈永贵、郭凤莲,在一个村里出两个全国劳模,除了大寨,就只有我们上台村了!在出两个劳模的村建个会馆不应叫‘劳模会馆’吗?"那由衷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7.
得势与失势     
正宋朝宰相吕蒙正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常常晚上睡在寒冷的窑洞里,白天到寺庙里吃施舍的斋饭。很多人都瞧不起他,甚至不愿意和他说话。后来,吕蒙正中了状元,当上了升州通判。自接到喜报,吕蒙正的家便门庭若市。府里的、县里的、乡里的、村里的,纷纷带着重礼前来祝贺。吕蒙正百感交集,乘客人们喝酒吃饭的时候,在书房里写了一副对联,然后笑着对大家说:"晚生草就一联,呈请诸位一阅。"上联为:"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下联为:"今科侥幸,吃穿有指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一提焦裕禄,很多人脑海里浮现出的都是他那"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一心为民的光辉形象,他给人们留下的是"苦干家""工作狂"的印象。但实际上,焦裕禄除了热爱工作外,还有很多业余爱好。他早年在学校参加过雅乐队,可以娴熟地演奏二胡、小号等乐器。参加革命后,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又学会了演歌剧、编快板、跳交谊舞等,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艺青年"。  相似文献   

9.
庄电一 《共产党人》2010,(11):54-54
现在,全国各地评选活动很多。有些如"十大人物"、"十佳"、"百佳"之类的评选,由于入围的人要多于当选的人,必然会有部分人落选。谁当选,谁落选,充满着悬念。当选与落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差别很大。于是,有的候选人就开始活动了。有人不仅四处活动、为自己造势,有的还打电话给记者,请记者写稿宣传他。一位记者就接到了这样的电话。那位"感动XX十大人物"的候选人就用恳求的语气在电话里说:"如果能在影响大的媒体上报道他一下,他当选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为此,他一再恳求那位记者写写他。应该说,这位候选人确实不易,事迹也足以让一些人"感动",但那位记者还是没有帮他这个忙。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有一个很流行的"木桶原理",说的是一个木桶的容量,不是由它最长的那块木条决定的,而是由它最短的那块木条决定的。延引到人类,一个人的价值往往不是取决于他的优点和特长,而是取决于他的缺点和不足。做干部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写或听干部的考察报告,关键是看他的缺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心别人本来是看不到的。但人们却常说:"我看清了你的心。"为什么?因为人总要说话,总要做事。在言行中,就把胸膛里的心展现给了大家。薛瑞文,左权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展现给大家的是怎样一颗心呢?和薛瑞文接触过的人,尤其是和他近距离接触的左权县1.13万残疾人说,老薛的胸膛里有对党的赤诚忠心、对残疾人的无私爱心和对事业不懈追求的事业心。  相似文献   

12.
正在北京景山学校教学楼一楼的大厅中央,一座邓小平铜像醒目矗立,向人昭示着:世纪伟人邓小平与景山学校有着割不断的一段情缘。邓小平一生中应人之约所作题词、赠言很多,但在他的文选里只收录了两个题词,其中一个就是1983年给景山学校题写的"三个面向"。众所周知,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他关于这方面的讲话很多,但最著名、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给景山学校题写的"三个面向"的题  相似文献   

13.
金戈 《当代党员》2009,(6):40-40
1879年,宝洁公司最畅销的产品是蜡烛。但当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灯后,公司就陷入困境,蜡烛销量一落千丈。 就在这时,命运戏剧般地将处在破产边缘挣扎的宝洁公司拉了回来。在辛辛那提一家工厂里,一名雇员吃饭时忘了关掉机器,结果出现了一大团肥皂泡。就是这团肥皂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最后他将它制造成了肥皂。令人吃惊的是,那块肥皂可以漂浮。  相似文献   

14.
<正>提及中唐诗人李绅,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他的两首《悯农》诗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一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二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若单从这两首诗给人的印象来判断,李绅肯定是个生活俭朴、一心为民的好官、清官,否则也写不出这样情真意切、寓意深远的诗句。然而,可叹的是,李绅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后,却再也没有诗歌里的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他在当淮南节  相似文献   

15.
正1936年6月,习仲勋奉命到甘肃省环县任县委书记。这天,他一路顶着骄阳,从出发地步行到洪德时,已是晌午,整个人就像散了架,浑身疼痛,皮肤已被炙烤成紫色,生疼生疼的。他来不及休息,洗把脸,就赶紧集合工作队安排下午深入农村走访。队列里一个年龄较小的队员嗫嚅着说:"书记,缓缓吧,你看你累得都成啥样了,再说现在正是最热的时候……""是的,是的……"有的队员附和说。习仲勋环视了一下队员们,打  相似文献   

16.
正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鲁家湾的孙华诊所里挂满了锦旗,堂屋正中那块"医道高远"金字木匾则分外醒目。"莫着急,你这个病不要紧,吃两副中药就好了。"年逾八句且头发花白的志愿军老战士孙华,虽被膀胱癌折磨得脸色苍白,日益消瘦,但他依旧穿着最喜爱的军装,坚持每天坐诊,为一个个慕名而来的患者把脉。初入行伍立功勋1934年8月17日,孙华出生  相似文献   

17.
纵观贪官的受贿,可以说是方式各有不同.有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有主动出击、伸手索贿的,有雁过拔毛、锱铢必较的.有暗地里捞钱、表面装穷的……这一回,重庆市地产集团原董事长王斌给人们带来了一点儿"新意":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受贿的额度--一次受贿超过10万元现金不收.他以为:受贿一有额度,贪欲就有了限度,就等于给受贿加上了一道保险,收起钱来也就心安理得了.殊不知,他打错了算盘,他的"自定额度"的受贿法并没有挽救他,最终他还是成了一个可耻的罪犯.  相似文献   

18.
40年后的今天,当邴旭文行走在辽沈大地的稻田水塘,为养殖水产的群众答疑解惑的时候,他或许会想起在太湖里畅游的那个午后。邴旭文的故乡——太湖之畔的江苏无锡河埒口,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改革开放之初,当地的很多养鱼人成了"万元户"。少年时代的邴旭文,也在一个午后,从湖底石缝里掏出了一窝鱼,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喜悦。  相似文献   

19.
史海一粟     
正陈云:"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193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演。他认为,"用人之道对于领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优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短处、毫无缺点的。"所以"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  相似文献   

20.
祥子 《新湘评论》2005,(6):34-36
董日中是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州的车工.今年32岁。在一家制造企业里.车工与其他的刨工,焊工一样,他只是一个平常的工人,很少有显眼之处而董日中不一样.他是企业的高级技师、全国劳模。他的出类拔萃令人们对他刮目相看。这个普通工人的身后.留着一长串闪光的足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旧电工行业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机械工业突出“贡献技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