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起禁毒,人们会想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熊熊烈火;提起禁毒,人们会想到新中国不到3年时间就基本禁绝毒品的奇迹;提起禁毒,人们会想到“6·26”国际禁毒日、想到毒品引致的种种罪恶……历史车轮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再次面临毒品的凶猛挑战。禁毒工作,既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际毒情形势严峻、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以三大国际禁毒机构和国际禁毒公约为基础、三次联合国大会世界毒品问题特别会议为节点的国际毒品政策,也因应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作出了调整。从“取缔”毒品犯罪和毒品需求,到“大大减少”毒品危害,再到“评估现行禁毒体制和政策”,国际毒品政策从以司法惩治导向为基调逐步向公共卫生导向迈进,不断寻求减少毒品供应和减少毒品需求策略的平衡之策,积极探索毒品问题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有关厅委、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辽宁省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辽宁省各级禁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当前,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公害。我省受国际国内毒情的影响,毒品违法犯罪形势也日趋严峻。禁毒工作是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禁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以对国家、民族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做好禁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切实履行职责,为禁绝毒品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深化禁毒工作进行了论述:一、认真总结禁毒经验,深化禁毒认识;二、重点深化对禁毒斗争战略地位、性质任务、奋斗目标、方针政策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增强全民的禁毒意识;三、广泛、深入、持久和卓有成效地开展禁毒斗争,为在21世纪彻底禁绝毒品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毒品合法化是世界禁毒领域的一个争论热点,由于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尚不成熟,我国不宜推行全面的毒品合法化。但以此为切入点,理性反思我国传统的毒品治理政策,发现在禁毒战略方针、刑事政策、工作理念、组织体系等诸多方面存在亟待完善之处。我国应在维持严禁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毒品合法化主张和实践中的科学理念,从树立三级预防的禁毒战略方针、贯彻宽严相济的禁毒刑事政策、落实以人为本的禁毒工作理念、构建多元治理的禁毒组织体系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改进毒品治理政策,全面提升毒品问题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确保禁毒工作纳入法治和科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毒品“合法化”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在禁毒领域争论的一个热点。支持毒品“合法化”的观点尚须分析,其理论依据可资批判,不能因为毒品“合法化”理论片面的合理性,就否定人类对待毒品的另一种理性态度——禁毒。如果仅仅因为能够消除毒品黑市、减少政府对禁毒的投入而改变毒品是否合法的属性,可能整个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更多、更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王银梅 《公安学刊》2008,(4):52-55,107
毒品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整治毒品违法犯罪问题必须不断总结禁毒斗争的经验教训,调整毒品整治的战略思维,探讨毒品整治的新路径。在新形势下,单靠政府的力量整治毒品问题的模式和办法已经难以奏效,而实现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治理型转变、走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治理道路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由公安部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宣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协办的,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全国禁毒展览,1998年5月30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开幕。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大型禁毒展览。展览历时63天,接待观众166万,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影响甚为深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禁毒事业题词:“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6月6此江泽民在参观时强调,禁毒斗争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9.
禁毒。禁毒。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在中国禁绝30多年的毒品又死灰复燃,禁毒刻不容缓。击毙大毒枭刘明刘明是云南人,生于1959年,曾因拐卖人口被判刑,出狱后穷困潦倒,1992年去“金三角”的果敢邦捞世界。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叫罗秀菊的缅甸女毒枭并结了婚。在罗秀菊的帮助下,刘明开始疯狂贩毒,10年间,由一文不名的流浪汉成为“对中国威胁极大的境外大毒枭之一”。同时,他还是“果敢同盟军财政部副部长和果敢东城开发部副部长”,有30多人、40多支枪,在果敢地区,也算是权倾一时的人物。从1993年开始,他向中国境内贩运的毒品,…  相似文献   

10.
国家的毒品问题政策体现了政府治理国家的价值理念。针对我国毒品问题屡禁不止的客观情况,在毒品问题国际化大潮下.从经济学角度寻求解决毒品问题的办法,须抓住毒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这三个关键环节,实现有效遏制毒品的非法需求、有效遏制毒品的非法供给和有效遏制毒品的来源这“三个有效遏制”的禁毒方略。  相似文献   

11.
毒品犯罪的基本特点与禁毒战略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禁毒形势严峻,毒品犯罪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我国面临着从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受害国向世界主要毒品消费国转变的现实可能性.在这个危险时期,有必要对我国的禁毒战略术进行深入反思和重构.紧紧抓住毒品的生产、流通、消费这三个关键环节,堵截毒源,萎缩毒品市场,摧毁毒品流通网络,创造禁绝毒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毒品犯罪在全球范围内日趋活跃,对毒品的种植、制造、运输、贩卖、走私、吸食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治理,实现有效控制毒品蔓延与打击毒品犯罪是禁毒政策变革的必由之路。相对依赖性是毒品的自然特性,危害性是毒品的社会特性,管制性是毒品的法律特性,供需性是毒品的经济特性。毒品特性研究是禁毒行动开展的基础,也是禁毒政策制定的法律与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的禁毒形势与国际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五”期间,我国的禁毒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国际毒潮泛滥,我国的毒品犯罪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提出禁毒今后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同时,加强禁毒国际合作,是解决世界毒品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禁毒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毒品犯罪无疆界”,这句话恰好说出了我国云南省的切身之痛。数十年来,由于云南省毗邻毒品之源———东南亚“金三角”,禁毒形势比全国其他地区要严峻得多。单纯地堵截,难免百密有一疏,达不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而,中国警方尤其是云南省警方主动与境外警方合作,从毒品源头上下功夫治理,从而以优异的成绩为世界禁毒事业提供了一个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毒品问题日趋严重 ,表现在 :查破的毒案和缴获的毒品数量猛增 ,抓获的涉毒违法犯罪人员猛增 ;吸毒人数大量增加 ;境外流入我国的毒品数量巨大。从目前到 2 0 10年 ,毒品犯罪将呈蔓延膨胀之势 ,“冰”毒及“摇头丸”可能成为吸食者首选用药 ,毒品犯罪手段更趋智能化和武装化 ,吸毒人数将继续攀升。遏制毒品犯罪的策略有 :应将禁毒作为一项重要国策 ;加强国家对禁毒工作的领导 ;加大对禁毒的资金投入 ;组建辑毒专门队伍 ;狠抓禁吸戒毒 ,落实强戒后的帮助措施 ;禁毒应与脱贫相结合 ,改善经济环境 ;加大禁毒宣传 ,搞好预防教育 ;加强禁毒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浅析当前毒品"合法化"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其危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毒品"合法化"实质上是主张使非医疗和科研用途的毒品成为合法商品,通过合法经营和买卖,降低其暴利,减少禁毒成本,实现滥用毒品非罪化,从而试图减少毒品的社会危害,把禁毒的希望寄托在公众自我的约束和觉醒上.此观点主要流行、蔓延在美洲、欧洲等主要的毒品消费国以及部分经济主要依靠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国家和地区.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禁毒无效论和减少危害论.毒品"合法化"不仅是一个危险的论调,更是一种现实的威胁.我国禁毒决策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其现实危害性,切实采取措施,避免其对禁毒工作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7.
禁毒工作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毒品市场是畸形的。暴利与权力、暴力、智力的结合给禁毒工作带来困难,资金的匮乏制约了禁毒工作的开展,禁毒成功率不高,助长了毒贩的侥幸心理和冒险行为。在禁毒战略中需特别加强经济方面的思考,要加大禁毒经费的投入;禁毒要讲究效益;在司法活动中要注意经济处罚手段的应用;注重替代作物的经济收益,完善“易种计划”;加大反洗钱的力度;还要发挥经济激励作用,调动缉毒人员和民间禁毒积极分子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多民族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边境线长,是我国毒品和艾滋病的重灾区。毒品和艾滋病不仅残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由它引发的个人、家庭和社会问题也日趋突出,给社会安定和谐和经济繁荣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毒品和艾滋病得不到有效遏制,云南新农村建设就难以取得最大成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禁毒防艾工作,2005年以来,在中央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掀起了一场禁毒防艾的人民战争。省妇联主动参与,把深入开展“拒绝毒品、抗击艾滋、建设家园、共创平安”主题活动,作为妇联组织参与云南新农村建设和禁毒防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一…  相似文献   

19.
禁毒工作机制是有效解决毒品问题的根本保证,是打牢禁毒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武汉市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社会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对外协作交流不断深入,毒品问题成为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禁毒机制的健全与完善迫在眉睫。本文探讨如何按照“创新武汉”、“和谐武汉”的整体要求,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建立长效禁毒机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因为历史原因,温州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共23000人,占浙江省吸毒总人数的2/3。而“9·6”大案则让人见识了温州禁毒更严峻的一面:苍南县的一些大毒枭竟然把经济活动中的“搭股经营”引入毒品犯罪,以高出一般民间利息近80倍的利益回报,吸引亲友集资,让他们以入股形式参与贩毒。“闪电”破9·6大案2003年9月6日,离温州公安局禁毒支队开展的禁毒专项整治——“闪电行动”收网之日还有4天,以温州苍南县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