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法医DNA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PCR-STR分型技术逐渐运用于各类特殊亲缘关系案件鉴定,尤其是叔侄等较复杂亲缘关系[1-2]鉴定。该类案件常常涉及非婚生子女要求继承遗产所引起的纠纷。由于当事人(被检父)已去世等原因不能参加检验,只能通过对当事人(被检父、母)的兄弟(姐妹)与孩子间是否存在叔、(伯)侄、姑侄、姨侄等亲缘关系来明确孩子的身份。  相似文献   

2.
在大部分伤害致死的案件中,受害者如有医院抢救的记录,则输血必不可少,但输血后患者的外周白血细胞基因分型可能会与供血者的基因型一致或形成嵌合体。本文作者应用PCR-STR技术,通过对1例伤害致死案的检验,诣在对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工作中遇到输血治疗后的个体应引起同仁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部分腐败尸体的亲权鉴定在法医实践中常会遇见,过去的血型测定法已无能为力。PCR 技术给这类案件的鉴定带来了希望。本文报告用 PCR 技术对部分腐败的女性尸体和胎儿进行基因分型并对此案的亲权进行鉴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讨论了一些注意事项。作者认为 PCR 技术在鉴定此类案件中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4.
1 法庭DNA技术的现状 DNA技术自1985年应用于法庭鉴定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由最初的以长度(RFLP)为基础的DNA指纹分型技术(DNA Fingerprinting)发展到如今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PCR-VNTR,PCR-STR)及DNA序列变异测定等。其中应用比较普遍的几项法庭DNA鉴定技术分别为DNA指纹图技术、PCR扩增技术、DNA测序技术。  相似文献   

5.
马卫东 《证据科学》2001,8(3):162-163
在实际侦查中,皮肤上咬痕的鉴定比较注重咬痕的痕迹特征检验。由于人的皮肤在记录咬痕方面是一种很差的介质,有些咬痕特征不能得到明显的反映,因而在个人识别上的利用价值不大。应用PCR-STR技术对咬痕留在皮肤上的唾液斑进行多态DNA位点分型,可以达到个人认定或排除的目的。现就我室受理的两例皮肤上咬痕的DNA检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建立“DNA数据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北省公安厅于1993年着手筹建DNA实验室,并于1995年正式将DNA指纹图、PCR技术应用于实际办案.1998年通过了《DNA指纹图在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课题鉴定.迄今为止,利用DNA技术共检验各类案件300余起,认定了各类人员200余人,刑事案件的侦破、民事纠纷的调解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法医DNA检验中,毛干只能进行线粒体DNA测序鉴定。本文利用荧光STR复合扩增技术对1例案件中的毛干进行了检验,获得了STR分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任贺  刘芳  陈冲  石妍  刘莹 《刑事技术》2014,(6):50-52
PCR-STR自动分型技术是当前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的主要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鉴别能力和标准化自动分型等特征[1].在STR自动分型时,也会出现一些影响其准确分型的因素,本文结合1例三联体亲权鉴定中父亲与孩子Penta基因座上不符合遗传规律现象,通过用3种不同试剂盒、改变退火温度、重新设计引物以及测序等方法,对STR分型中无效等位基因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PCR-STR分型技术的不断进步,DNA检测的范围从常规的父子(母子)关系鉴定拓展到祖孙隔代、叔侄、同胞及半同胞等特殊亲缘关系鉴定。本文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18例特殊亲缘关系鉴定案例。对鉴定事由、鉴定类别、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此类鉴定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自DNA指纹技术和PCR技术问世以来,国内法医界已将DNA技术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目前已经从DNA指纹技术发展到VNTR-PCR,STR-PCR,MVR-PCR分型技术和一DNA测序技术。随着DNA分型技术的日趋成熟,从人类残骸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将帮助法庭科学家解决一些历史案件中个人识别问题。由于骨骼和牙齿的DNA有外部硬组织的保护,在经过同样的时间和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比其他软组织对各种腐蚀有更高的抵抗性。因此在一些年代久远的案件中,以骨骼和牙齿作为检验对象将成为法医DNA鉴定的一个重要方向。一、研究历史及理…  相似文献   

11.
刘超  李越  王穗保  李红霞 《法医学杂志》2001,17(3):172-172,174
荧光标记 STR分型技术所需检材量少,对陈旧、腐败检材适用性强,结果准确、灵敏度高,而 Y染色体 STR分型技术为男性特有,且 Y染色体 STR基因座不与其他染色体发生交换,在一些特殊案件的侦破中,联合应用常染色体及 Y染色体 STR分型技术往往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结合一典型系列案例进行分析,对案件检材提取、检验结果及应用价值等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 DNA检验技术在同类案件中的应用价值。 1 案 情   某年 6月至 11月,某市发生女青年搭乘摩托车到郊区偏僻地点被车手抢劫、强奸的系列案件共 21宗,送检的被害人内裤…  相似文献   

12.
He BF  Lou DD 《法医学杂志》2006,22(2):156-158
降解生物检材遗传标记的检测一直是法医学实践和科研的难点。虽然PCR-STR分析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测降解生物检材的遗传标记,但是对于某些高度降解的生物检材如骨骼、牙齿等的PCR-STR分型仍旧十分困难,存在不稳定性和分型异常现象。本文就近几年来PCR-STR分型技术在降解生物检材的法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DN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拓广,案件现场生物检材及其提取检验愈受重视、愈显重要性,近年来混合检材的DNA有效检出比例越来越高,混合STR分型的拆分与合理解释也益发成为DNA鉴定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国际主流的两款混合分型分析软件——STRmix和云算GPM进行比较研究,就两者的基本信息、理论、分析过程作比较,并结合实战应用和典型案例综合分析两者的异同,希冀为法医DNA工作者提供选用参考和使用依据,也希望能够推动国内混合STR分型分析的发展及与国际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4.
Y-STR在混合斑及亲缘鉴定案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 人类Y染色体除拟常染区(pseudoautosomal re-gion)外,大部分不与染色体发生重组,且序列结构特征能稳定地由父亲传递给儿子。对于父系家族的亲缘关系鉴定,Y-STR多态性具有实用价值。此外,利用PCR技术扩增Y-STR,可获得男女混合样品中男性成份的单倍型分型,而不受女性成份的干扰。在实际检案中,我们运用Y染色体10个STR基因座对遗留有混合精斑、血斑的强奸案件,凶杀案件及亲缘关系鉴定等多类案件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Goldeneye 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5A试剂盒的技术性能进行测试及评估。方法依据规定的方法对该试剂盒的准确性、灵敏度、一致性、均衡性、稳定性和混合样本等方面进行检验,并应用于部分人员血样和常见案件检材的检验。结果各等位基因间均衡性≥42%,阳性DNA样本分型准确,0.125 ng的阳性对照样本可检出完整分型。结论 Goldeneye 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5A试剂盒可以用于法庭科学的DNA数据库和部分案件的DNA检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无毛囊毛根的短扩增子引物和通用引物PCR-STR分型在法医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5对Bulter设计的短扩增子引物D8S1179、D21S11、THO1、D16S539和VWA与其对应的STR通用引物,利用非变性PAGE,对无毛囊毛根进行PCR-STR分型的对比研究。结果短扩增子引物与通用引物对无毛囊毛根分型的正确率:D8S1179为11.4%和17.1%、D21S11为3.7%和5.9%、vWA为22.2%和33.3%、THO1为9.3%和5.6%、D16S539为0和9.2%。毛根的短扩增子引物和通用引物部分STR分型出现了干扰结果的Ladder-like背景条带。结论在对无毛囊毛根检材进行通用引物和短扩增子引物PCR-STR分型时,五个STR位点分型检测的成功率有限,还需注意Ladder-like条带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和探讨硅藻硝酸消化法与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温州医科大学法医学系2010—2011年受理并证实溺死的鉴定案件,每例案件标本包括肺、肾、肝及现场水样4份样本,分别运用硅藻硝酸消化法与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对标本进行检验,硅藻硝酸消化法和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所需各器官检材量分别为约20g和2g,现场水样分别为15mL和1.5mL,从所需检验时间以及检出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硅藻硝酸消化法检出硅藻主要为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可扩增出一条162 bp的条带。平均检验每例案件所需的检验时间,硅藻硝酸消化法为(95.30±2.78)min,少于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325.33±14.18)min(P0.05)。两种方法对现场水样及肺样本的检出率均为100%,而对肝及肾样本的检出率,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均为80%,高于硅藻硝酸消化法40%和30%(P0.05)。结论在溺死的法医学鉴定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来挑选合适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与硅藻硝酸消化法相比,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具有检材用量少、信息量大、特异性高等特点,有一定的推广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字迹色痕形成时间检验是法庭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签字笔现在已成为最常用的书写工具,签字笔墨水字迹形成时间鉴定成为字迹色痕形成时间鉴定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国内有关签字笔墨水字迹形成时间鉴定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用于形成时间鉴定的无损检验和有损检验方法,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检验条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总结,以期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作用,并在各类案件的侦查、诉讼和审判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PCR RFLP技术检测mtDNA序列多态性的方法,调查武汉汉族人群mtDNAHVⅠ区段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并对PCR RFLP技术在毛干、指甲等生物检材的个体识别案件中的应用进行评估。方法应用nest PCR技术和RFLP技术建立检测mtDNAHVⅠ区段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调查150例武汉汉族人群无关个体,同时对实际案件中的毛干、陈旧骨骼、水浸血痕等不同种类、不同保存时间和条件的生物检材进行检测。结果RsaⅠ酶切检出4种表型,频率分别为0.760、0.167、0.066和0.007,遗传差异度(GD值)为0.393,随机匹配概率(P值)为0.607。应用PCR RFLP对毛干、20年陈旧骨骼、水浸血痕进行了检测以及在个体识别及母子关系亲子鉴定案例中应用。结论用PCR RFLP法检测mtDNA序列多态性在法医物证检验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原  裴黎  涂政  彭建雄 《法医学杂志》2006,22(6):470-471
PCR技术应用到生物物证的检验,尤其是应用荧光复合STR基因座进行分析,使微量生物检材的检测成为可能[1]。在刑事案件中,与人体表接触过的衣服、手套等常粘附有体表脱落上皮细胞,如能对此进行检验并成功获得DNA分型数据,将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证据。通常情况下,因脱落上皮细胞量非常少,在检验过程中又缺乏稳定的方法,常常导致检验结果不理想。本文作者通过对一例棉线手套腕部上的脱落上皮细胞成功进行STR分型,为极微量体表脱落上皮细胞的检验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1案例2005年12月,某商店内发生入室抢劫案,两名妇女被杀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