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与一般传播相对应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因此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受众与一般传播中的受众相比,有其明显的独特性,通过对这两类传播中受众的异同比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面,提高受众的命中率,而且对如何利用受众的心理自由,发挥受众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以及掌握影响受众选择和接受的主要因素和关联性特点,争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不但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功能,而且具有独特的运作机理:政治信息是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网络通过传播政治知识有效实现政治社会化目的,网络通过传播新的政治文化促进政治社会化的持续进行,虚拟政治实践成为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网络作为大众媒介影响着政治社会化进程,网络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网络政治社会化的特点是网络成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网络的虚拟性导致政治社会化的复杂性,网络政治社会化具有不稳定性,网络共同体等非正式组织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等。  相似文献   

3.
社会政治机构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观念的灌输并不断传播具有导向性政治信息的过程称为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社会成员获取和接受以显性或隐性状态存在的各种政治性知识成为政治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促进、传承政治文化、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维系政治社会的运行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社会个体通过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 ,掌握和内化政治规范 ,形成具有一定政治人格的社会人。政治社会化普遍涉及社会个体 ,但作为社会个体因年龄和智力等个人条件、所处环境的开放程度、文化背景、阶层与群体归属的限…  相似文献   

4.
政治社会化本质上是统治阶级主导的、传播主流政治文化的过程,根本目的在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政治社会化在改造旧的政治文化,传播、灌输和确立新的政治文化;推动社会政治化,维护和保持主流政治文化;整合亚文化,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趋同主流政治文化:顺应社会政治变迁,实现主流政治文化的自我变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特殊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当代中国军人群体政治社会化的不同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军人的政治社会化与社会化其他内容具有同构性、强文化全方位主导与个体接受差异间呈现一定的互动性、军队的录用与等级制度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动力机制、政治教化的形式化与效度测评的表象化导致政治行为与政治思想状况外显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政治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出现阶级、国家等政治现象之后.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接受被现存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从社会角度来看,主要是指政治体系经由各种途径,使社会成员具有台统治要求的共同的“政治准则”、”政治认同”等政治文化。农村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层面,指的是农民在政治实践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于昆  王春玺 《理论前沿》2009,(24):56-56
青年政治社会化.是指青年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发展过程。政治社会化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一生中政治理念和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青年人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等特点,因而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给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提供了一个新兴的且有可能成为主导的途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要积极寻求对策,趋利避害,有效利用网络推动青年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政治文化、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要渠道,是大学生完成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引导和促进力量。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正面灌输、注重社会思潮评论、加强网络教育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辨别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阶段是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键阶段。政治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适应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重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意义,认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并以大学生社会化的特征为切入点,明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论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方 《工会论坛》2006,12(3):109-111
政治社会化是将社会的政治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向社会成员广泛传播的过程。随着传播全球化的深入,在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政党和政治机构、政治事件等众多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中,大众传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代途径和手段。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递政治信息、进行政治宣传、灌输政治思想、树立政治形象、传播政治知识、监督政治环境、激发政治参与。我们要利用和发挥好大众传播媒介对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影响,努力推进我国的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政治社会化对于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中,社区政治组织具有塑造公民政治角色、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和增强公民政治认同的特定职能,是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保障条件。为此,应当通过强化社区意识、优化社区体系、下放政府权力和扩大基层民主等措施来加强社区政治建设,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与政府和公众信息沟通不畅有关,即政治传播困境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政治传播的功能困境源于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以及结构自身的困境。从茂名PX事件发生、演变的过程来看,地方政府作为政治传播的主体在价值错位导致立场异化的同时,对整个传播过程的正向控制由于受众和媒介的反控制在持续弱化。  相似文献   

13.
张国栋 《工会论坛》2008,14(1):154-155
电视传播艺术的成就和数字技术在电视传媒中的推广与应用,将电视传播推向了又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向电视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紧紧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对电视新闻报道本身的挑战;发展思维能力和采访技巧,才能胜任目前电视新闻报道工作。企业电视新闻工作者在进行电视新闻报道工作中,应注意把握好讲政治、讲效益以及熟练掌握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社会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党校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行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机构.中国的政治社会化可以分为党内政治社会化和党外政治社会化,而党校则是在党内政治社会化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发布为新时期的党校建设及其政治社会化作用的发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技术应用于政治文化传播领域后,其对国家的政治控制机制有瓦解作用,从而引起政治文化传播的困难,而且使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思想和言论自由,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网络视阈下,政治文化传播呈现出民主化、社会化、高效化与国际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16.
根据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存在“主导-霸权”“对抗-批判”“博弈-协商”三种青年受众立场以及与之适应的欣赏与接受、质疑与反对、理性与选择等三种解码心理.受众解码心理在电视节目传播中的能动性作用不容忽视,电视娱乐节目的制作与传播方必须寻求跟受众之间的“编码”“解码”平衡,在节目编导与观众的相互博弈中实现娱乐功能,从而提升节目的受众认可度.  相似文献   

17.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是社会政治体系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1]由于政府在政治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其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机构,无时无刻不地进行着政治社会化。网络的出现和扩张,对政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通过加强政府上网工程、创新政府职能、强化政治文化等途径来消除这些消极影响,才能使政府在政治社会化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实施主渠道的特定性、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互动性、政治社会化环境的变动性等特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有政治理论知识、方向、情感和能力社会化四个方面。大学生政治社会过程存在“大学生接受正规政治系统影响的主动性不强”、“大学生继承创新主流政治文化的能力不够”、“政治行为能力不足”等障碍。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社会化基础的脆弱、消极的政治态度定势、思维方式的缺陷等。比较政治制度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修养和政治素质、有助力完善大学生的政治人格、有助力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破治优势,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政治社会化是当代政治学中一个新兴领域,它的研究有助于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有必要对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流浪儿童的政治社会化因为流浪而中断,这将对国家政治文化的传递造成一定的影响。流浪儿童的政治社会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校园和社会在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