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本领,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基本能力。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是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我们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来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妇联组织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妇联组织的能力建设,提高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延伸党的群众工作手臂,扩大党的群众工作覆盖面  相似文献   

3.
王辉 《求索》2014,(9):9-13
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发展和深刻变革之中,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我们党执政安全的新威胁.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将损坏党的执政环境,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党的执政基础,挑战党的执政能力,加大党的执政风险.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必须积极防范和治理群体性事件,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引发利益矛盾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形成社会共享价值观;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化解矛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任务艰巨.要经受住来自国内外的考验,必须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是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的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需要,是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在社会环境和执政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立足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执政党,必须遵循执政规律,增强执政意识,形成以巩固执政地位为目标,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执政党建设新思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整体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6.
司甜 《淮海论坛》2011,(2):10-12
所谓执政能力,是执政党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完成自己的执政任务。实现自己的执政目标所具有的素质、能量和水平。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能力。近年来。随着党的执政环境、执政条件、肩负任务的巨大变化,党的执政能力问题更加突出。而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群众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是党执政格局的组成部分,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联的组织性质决定了妇联必须以对党负责、对妇女群众负责、对妇联组织自身发展负责为基本着眼点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密切与妇女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一、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大局就是党和政府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杨亚锋 《传承》2007,(6):20-21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通过信访形式日益显现。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对党的执政能力产生着较大影响。因此,做好信访工作,理顺群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优化执政环境,确保党的执政安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领导干部是党和政府的天然代言人,群众话语能力直接反映党风政风,影响政府形象口碑,关系党的执政能力。互联网条件下,领导干部与群众沟通更加便捷,提升群众话语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更为凸显。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为民办实事,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决定,并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必然要求。当前,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  相似文献   

12.
殷利红  赵慧芳 《前沿》2005,(11):29-31
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括诸多方面的工作。它既有对党的领导者提出的要求,又有对中国共产党整体提出的要求,还有对被领导的人民群众提出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以应付更加复杂的形势。  相似文献   

13.
群众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基础,也是党的工作的落脚点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非常重要。做好群众工作,是实现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从县市(区)来讲,当前要集中精力:抓第一要务,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度";抓职能转变,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抓稳定工作,提高整个社会"和谐度"。 抓第一要务,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度"。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增强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地方长治久安,更离不开  相似文献   

15.
伍华良 《传承》2013,(9):82-83
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积极探索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意义,深入分析并阐述保持党群血肉联系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鹏 《政策》2005,(2):57-5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从县市(区)来讲,当前要集中精力:抓第一要务,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度”;抓职能转变,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抓稳定工作,提高整个社会“和谐度”。  相似文献   

17.
何家银 《新东方》2005,(4):37-39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重大课题。作为我们党最大政治优势的群众路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要素。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基础性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关键性作用;学会做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根本性作用;健全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是保障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时桂平  王晓锐 《传承》2013,(7):82-83
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积极探索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意义,深入分析并阐述保持党群血肉联系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0.
彭美云 《新重庆》2005,(1):9-10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实质上就是深化党的执政感情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各级党员干部来讲,深化执政为民的感情,既是最低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