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道就是这么怪,明明被讽喻的人,却根本不该遭讽喻。《列子·天瑞》里就有这么个故事,说杞国有个人老是担心天会塌下来,以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世人认为杞人忧天没啥道理,是多此一举。于是他成了取笑的对象,还被后人编进了成语里。不过,从时下的观点看,不但杞人忧天,就是一些科学家不也在忧天吗? 科学的解释是天虽不会如杞人所云塌下来,但天上的臭氧层却随着全  相似文献   

2.
相传,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于是忧心忡忡,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今天,在这里又出了一位“忧天”之人。所不同的是,他忧的是自然灾害给百姓造成的危害,忧的是困难群众的生活。这个“忧天”的杞人,就是河南省杞县民政局局长汤宗立。  相似文献   

3.
成语故事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壤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壤?”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相似文献   

4.
张鸣 《同舟共进》2008,(11):16-17
自从《列子》制造出一个杞人忧天的寓言后,千百年来,杞人总是子孙不绝,无事生忧,本人就是一个。问题奶粉事件出来后,中央启动行政问责制度,刮起问责风暴,若干大员被免职,人人拍手称快,我却在拍手之余,有些杞人之忧。  相似文献   

5.
杞人忧天的故事,妇孺皆知。从孩提开始,就确认了杞人是一位不足效法也不应效法的人物。可是,前不久,一位业已退休的学长登门神侃,却讲了一番为杞人鸣不平、  相似文献   

6.
1960年4月中旬,李先念应约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笑着对李说:“杞国人来了,请坐下。”“杞人忧天”是比喻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毛泽东何以把李先念比喻为“杞国人”,这里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 【“大跃进”后的粮食生产状况】 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当年8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北戴河会议)公报称,  相似文献   

7.
“忧患意识”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以及领导人的讲话中。忧患意识已成为我们党、国家、人民,以及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正如《易传》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由此可以看出,忧患意识不是一种消极意识,它不是指“杞人无事忧天倾”的那种消极悲观厌世的心态,而是指那种善于发现和找出自己的不足,时时牢记自己的信念和责任,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骄不躁,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不断进取的心态。忧患意识并非自今日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一…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它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发展对现代人和未来人需要的持续满足,达到现代人与未来人类利益的统一;二是发展的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现代经济已表明,经济的增长能够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物质基础,但是单向过度的重视和追求经济增长,往往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样,经济即便发展了,也是不可能持续的。广东自八十…  相似文献   

9.
王莉  黄思洁 《重庆行政》2019,20(2):76-78
耕地作为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耕地生态系统,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之一,就是要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之忧,强调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工作。这两年出台的《土地污染防治法》(2019)、《耕地占用税法》(2018)、《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2018)与《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度已初步构建出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被喻为“最强污染防治法”的《土地污染防治法》对不同用途的土地设置了对应的风险管控和修复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曾经深刻地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与“杞人无事忧天倾”根本不同的是,这里说的忧患意识是有事实根据的。别的不说,就以人们常说的“生命之源”———水来说,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600多个城市中近2/3是缺水城市。北京水资源状况与以色列相似,就连素有“东方水都”美称的上…  相似文献   

11.
杞人忧地     
亦杰 《公民导刊》2011,(10):55-55
现在,天空明朗,政通人和,杞人不用忧天了,倒是忧起地来啦。 我前年回湖南老家探亲,发现家乡耕地撂荒现象严重;两年后的最近。又回家时,看到荒地更多了,我问了一下当村支书的三弟,全村七百户村民,人均耕地面积八分,目前撂荒水田200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看到大片大片的良田杂草丛生,风吹草低不见牛羊,惊奇不已顿生忧心。  相似文献   

12.
珍惜自然界提供的有限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对人类自身行为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基础上的。透过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既往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挑战。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节约资源、解决资源环境矛盾的战略选择,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生共荣“双赢”目标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保护问题刍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湖湘论坛》2003,16(5):64-65
进行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开发的重要任务和必须遵循的原则。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是指由空气、动物、植物、水资源、土地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统一体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文化生态是由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等文化因素构成的统一体 ,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 ,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目前的民族地区开发来说 ,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4.
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强调了对物种灭绝的担心和主张保护濒危物种。但随着环保运动的深入,另外一种倾向却值得注意,那就是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保护手段不加鉴别的支持,形成“凡是濒危物种都要保护,凡是可延续濒危物种的手段都可采用”的舆论氛围。笔者认为,环境保护应采取“无为而治”的保护政策,不应过度介入自然演进过程。人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历来有生态伦理观和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人类中心主义中又有强、弱人类中心主义之别,不过主张“人是万物的主人”的强人类中心主义现在已被否定。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15.
邓瑶 《求索》2011,(12):232-234
异形成语指意义相同而个别字书写形式或结构方式略有不同的一类成语。异形成语是汉语书面语的累赘,长期困扰着书面语的使用和规范。“原原本本”和“元元本本”、“源源本本”是一组异形成语,词典对它们的收录及释义有较大差异。通过考察语源、使用频次及分析“原原本本”的语义衍生机制,根据异形成语规范化的尊重原则和理据原则,作者提出了这组异形成语在词典收录和释义上的新识。  相似文献   

16.
群众声音     
《群众》2013,(2):1-1
省“两会”热议民生之利、群众之忧 宁可少上项目,也要确保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宁可牺牲发展速度,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宁可在别的地方省一点,也要把有限的资金保证用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上,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7.
“无气力症”,又称“无气力病”。是指发生在青少年中,由于家长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所致,使学生陷入的一种欲求不满、耐性缺乏的消极精神态。通常称为“三无”(即无气力、无意欲、无关心)学生(studentapathy)。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环境保护法若干条文修改的提出 从1979年试行到1989年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立法目标“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定义“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确立了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限期治理等一系列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和内容。为了打造一个和谐秀美、充满活力的乌拉特中旗.在重新审视旗情的基础上.旗委果断提出了“保护生态、退牧转移”发展战略。其主要思路是,以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以退牧转移为中心.以恢复生态和彻底改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法社会学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人为本”的法治选择众所周知,“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常认为,这里的“人”是指人民大众;“本”是指以人民的利益、人的发展为根本。[1]不过,在中国百姓传统的心里期望中,常与“以人为本”联系在一起的是“亲民皇帝”、“亲民总理”、“亲民官员”等等,这是长期以来集权主义“官文化”过度扩张的结果。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官僚化”的控制模式的前提下,几乎把该社会场景的一切都交与“掌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