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交汇期,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借鉴既有研究,借助TOE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技术、组织以及环境层面对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 显示,政府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是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最...  相似文献   

2.
庞宇  张玲 《行政与法》2023,(3):21-30
在线政务服务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传统“瀑布模式”的在线政务服务呈现出“孤岛式”数据、“条块式”管理、“分散式”服务的特点,难以适应技术和用户需求快速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支持治理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敏捷治理理念应运而生。敏捷治理提供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改变“竖井”结构的内在制约,形成敏捷治理理念下在线政务服务四大优化路径,以推动政府数字治理和服务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政府与数字化科技企业协同合作,有利于统筹行政和技术两种力量,深化社会智慧治理,破解数字化社会治理中面临的难题,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立足于“新兴技术企业已成为新发展阶段社会治理主体”的基本判断,本文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政企合作,聚焦分析三方面问题:一是现阶段政府部门与数字化科技企业合作互动现状;二是数字化社会治理中政企合作存在的风险及问题;三是如何防范化解风险,科学规划和有序推进政府与数字化科技企业良性合作,加速推进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法治等数字化改革驱动下,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理念不断更新,法律监督技术不断升级,法律监督方法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数字检察工作体系。检察机关不断整合队伍、平台、技术等力量,充分运用数字化方式,根据法律监督事项的类型化特征进行数字检察力量的动态梯次配置,通过压缩犯罪黑数、消除法律监督盲区、完善严密法治监督体系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数字检察“三梯次两纵深”格局,从而为检察权科学高效运行开创出新型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数字法治政府作为数字技术与政府管理和行政法治相融合的产物,在推动政府职能变革、提升政府治理质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价值和治理难题。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为保持法治政府内核不变,应该在贯彻传承性、法治性、数字性和未来性四个面向的基础上,坚持内涵式发展,并将这些重要理念融入行政法典。同时,对于法治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带来的理念动摇、组织矛盾、程序风险和技术障碍等方面的挑战,可以在政府治理与社会参与协调、政府内外动力共同驱动、数字技术支撑,以及道德、伦理和法律共同掌控的前提下,着重完成筑牢技术基础、更新行为方式、再造行政程序以及安全风险规制等方面任务,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检察风云》2022,(18):42-43
<正>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上海面向未来塑造核心竞争力、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关键之举,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把握“方向盘”抢占“制高点”提案方|李红上海市政协常委背景情况近年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率先开启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超大型城市数字化转型之路。目前“数字化转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转型架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犯罪治理的复杂特性迫切需要新科技介入研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犯罪治理现代化的研究和建设采取智能化手段已成可能,以此来提升精准犯罪治理的程度,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针对处于复杂高阶多维的犯罪治理社会实体,结合数字孪生高逼真行为仿真特性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引入数字孪生进行犯罪治理现代化研究,从而构建犯罪治理数字孪生体。通过在虚拟空间可视化与分析实现犯罪治理现代化管理、预测预警、态势预判、模拟仿真、计算试验等,实现实时监测数据驱动下的犯罪在线治理,为犯罪治理现代化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主要是“四化”,即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和文明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政府治理现代化,而且主要是指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因为政府是国家治理中涉及而最广的治理主体。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法治化,政府治理法治化的过程也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引领中国改革方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赫然在列,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中国的社会转型及经济腾飞意义非凡.本文从政府治理的现实困境入手,分析政府、市场、社会的盘根错节的关系,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姜伟 《人民检察》2022,(23):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明确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对建设“数字中国”和建设“法治中国”工作分别作出具体部署。1数字化是颠覆性的通用技术,给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必然重塑社会的行为规则和法律体系。当下,数字法治是一个热题,其实也是一个难题。一、我国数字法治建设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如何推进我国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研究背景,阐述了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探索了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权 《当代法学》2023,(6):15-25
数字政府建设在大幅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同时,可能导致新型的“数字官僚主义”。权力技术化和技术权力化,其衍生的效应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自动化行政会不当限缩甚至完全消除权力的裁量空间,数字化控制易侵蚀人的主体性地位。当前,数字人权体系建构滞后于数字技术的迭代更新,数字资本侵犯人权的风险日益增大。未来数字政府建设应着重数字化和法治化的深度融合,走出过度追求工具理性的误区,回归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理性。应合理划定政府数字化的边界,及时确认并有效保障新兴数字人权,以技术性正当程序约束自动化行政权,运用数字技术促进社会公正,更好地满足公民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
胡燕 《法制与社会》2011,(24):224+231-224,231
城乡统筹的时代背景要求乡村治理适应城乡一体发展轨迹,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治理结构转型。而传统通常具有一种两面性,在基于它的负面性产生转型必要的同时,又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文章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重点分析了传统乡村治理结构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数字化认知、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术全面推进和系统建构法治中国,已成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需求和必然选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民族复兴全局,在百年变局的世界历史背景下谋定数字中国战略,对世界数字革命下的法治中国、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作出具有关联性、系统性、集成性的整体谋划。习近平关于以法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推动政府治理法治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论述,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实践场景中,原创性地构筑起具有世界意义和中国智慧的数字法治思想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数字法治观深刻回应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急迫需求,深刻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可感知正义的现实期待,深刻回应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价值选择和制度路径,彰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系统前瞻性和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健全和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基于中国国情和多年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了“整体性治理”的党和国家机构的全面深化改革,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格局。我国政府治理体系的构建,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人民政府与法治政府的内涵建设,将人民政府打造成体现多种功能的多维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过程,也是各种社会问题不断产生和不断被解决的转型治理过程。其中,从效率优先转向公平正义优先体现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的一般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四中全会决定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治理规律的深刻认识,也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法治路径。具体表现为: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对社会现代化和转型治理基本规律的自觉把握;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和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完善以法律法规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系的整体构建;坚持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在法治轨道上实现社会转型问题的系统治理;把公平正义作为坚持完善法治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和民生保障制度的逻辑主线,科学把握现代化后期转型治理的重要内容;坚持法律治理和道德治理相结合,展示了中国社会转型治理的社会主义风貌。  相似文献   

17.
数字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之所以能够赋能治理,是因为数字技术可以使国家精准识别特定个体并提升宏观治理水平,赋能立法和科学决策、自动化行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公众守法和法律监督等。但数字治理也存在诸多难题。系统化构建数字治理的基础制度、平衡数字治理中的多维度法律价值、强化对数字公权力的制度控制以建构技术发展的社会信任基础、在国际竞争中提升数字治理的国际化水平、预防和矫治数字治理的异化,是数字治理应当遵循的基本法治进路。  相似文献   

18.
实践层面的政策范式常常被理解为一种稳定的和能够识别的政策模式或政策风格,包括政策问题、政策主体、政策价值和政策工具等构成要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涉及到具体政策和基本政策的改变,亦是对我国元政策的一次重塑,具有丰富的政策内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将带来我国公共政策范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治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以CNKI中近14年的文献为研究数据,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2021年数字治理研究相关文献发表数量、作者和机构合作关系、高频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直观地展现数字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对于数字治理的研究自2008年以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研究热点从数字治理、技术治理转向基层政府、乡村振兴等与社会问题相结合的应用领域,未来研究可以从数字治理如何更好地嵌入社会时事问题、大数据背景下如何保障公众的隐私权出发,进一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既催生了一系列不可多获的历史机遇,也产生了一系列风险问题。就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而言,在改革开放政策所开启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转型带来了相应的风险问题。其内在逻辑是社会秩序的革命性变迁提出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性创新要求;其关键在于实现有效的治理需要建构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而正确认识和剖析社会转型风险中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的认知逻辑和行动逻辑,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也具有实践层面上的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