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针对社区组织不健全、工作关系不顺、队伍素质偏低、服务设施薄弱等突出问题,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强化管党意识,落实管党责任,提升管党水平,创新“一核为主·多元共治”社区治理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共联、多元平台共建、多元组织共商、多元资源共享、多元服务共担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共促进,有效破解了社区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目标,为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社区治理共同体是促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努力,而当前政府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与社区治理多元主体有效参与不足导致的社区治理“碎片化”问题凸显,这就需要运用整体性治理的理念,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协商民主增进共识、法治建设促进规范、科技支撑推进现代化的共同治理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合作化、无缝隙的高质量社区公共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的本土特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不是“统合”社区、“管控”社区、“包办”社区,而是“激活”社区,推动社区自治迈向党建引领社区“共治”。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形成“联动”治理、“委托”治理、“情感”治理、“自主”治理、“兜底”治理的创新模式。“结对帮扶”“多方联动”的方式,党建引领商业型社区“联动”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区单元楼“无人管”的难题。党建引领安置型社区“委托”治理模式增强了居民的主体性意识,明晰了治理主体间的权责边界。以“情感”为联结机制和治理要素,党建引领过渡型社区治理模式推动“陌生人”社区向“共同体”社区转变。党建引领老旧型社区“自主”治理模式以供需有效对接为核心,社区党组织引导社区自组织主动对接居民需求,促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党建引领院落型社区“兜底”治理以“连片捆绑”为核心机制,推动院落型社区的整体性治理。  相似文献   

4.
肖新岳  谭军  吴文勤 《唯实》2014,(6):74-76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终端,在治理框架中处于“承上启下”地位,在治理实践中承担着多种角色和任务。如何构建多元共治社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基层社会治理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无锡市积极探索建立扁平化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形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无锡样本”,并被评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社区居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的规范和通过社区组织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构成了社区社会资本,是社区治理的基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要加快培育社会资本。宁夏银川市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探索出了“四优四提”基层治理模式,基层党组织利用社会资本进行城市社区治理,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支撑,为社区社会资本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要探索建立多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业主作为城市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自治主体之一,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却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问题。与物业管理人员地位不对等,自治意识、参与治理意愿程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多数业主的个体利益诉求难以兑现,引发多元社会矛盾,增加行政管理负担。因此,需借助业主委员会这一自治主体,凝聚共识,争取利益,化解矛盾纠纷,引导业主参与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治理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城市社会治理主体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统治型治理模式被新的政府主导治理模式所替代,其治理体制特点为:权力配置集中;自上而下单项进行;“政社合一”;社会被国家结构化。到了80年代,由于非国有经济的出现,大量国有企业的破产以及利益集团和民间组织的出现,使城市社会治理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方面,政府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为社区提供了政策与法规;另一方面,非政府社区组织日益参与、渗入社区并介入社区活动。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治理转型将是一个趋势,它表现为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的结…  相似文献   

8.
共建就是要对多元主体的权责建立制度性安排;共治强调的是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共享是指治理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当前,社区日益成为基层治理的着力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成为趋势,针对社区治理存在多元主体权责规范不明、联动机制缺位、共享意识不足等问题,深圳市福田区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建立联动机制、搭建党群平台等方式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的路径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社区治理是多元主体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推动着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构建和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需要重新定位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培育多元化的社区治理主体,构建多元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机制,推动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加强社区法治建设,推动社区治理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胡玉山 《当代贵州》2018,(51):58-59
近年来,安顺市西秀区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稳步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创建工作。以社区“多元治理,强化服务”为主题,建设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着力搭建社区治理协商平台、社区组织服务平台、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三台联唱”的社区运行机制,努力打造“社会文明之城,安全祥和之区,养老养心之地”。  相似文献   

11.
市民参与协商公共事务治理是社区自治的基本要求与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协商治理的理论视角,以杭州市"湖滨晴雨"工作室为个案,按照"公共平台——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模式——协商效果"的框架对社区居民协商共治公共事务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的社区协商治理模式,不仅是对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对构建新的社区治理体系、促进政府科学决策和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应该引导、吸纳各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协商治理。结合"湖滨晴雨"工作室运行的经验,本文提出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治理机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党建引领是构建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基层党组织以价值引领凝聚治理共识、以机制创新整合治理资源、以行为垂范驱动治理活力、以利益协调保障治理成效,构成了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内在机理。对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进行个案考察发现,塔元庄村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用凝聚思想共识、推动责任共担、强化协同共治、实现利益共享等方式,汇聚多元治理主体和治理资源,构建了以党建为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提高了村民的“参与度”,提升了多元主体的“协同度”,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该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启示:加强思想引领,建设价值共同体;加强责任共担,建设责任共同体;加强协同共治,建设行动共同体;加强利益协调,建设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区域化党建是实现社区治理主体横向联合合作的组织平台,是实现社区治理主体整合党建资源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社区治理主体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保障。"社区复合共治"模式下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抓住"共同利益"这个核心,必须抓住"双向服务"这个关键,必须抓住"互动活动"这个根本。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在中国的城市治理中,党建工作做得出色的社区,就能够取得共建共治共享的好效果。在推进中国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西方的社区治理理论框架因缺失"政党"的维度,与中国国情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中国的城市社区治理要把握凸显社区党建工作的引领性地位,从横向和纵向健全社区党组织体系,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城乡社区。近年来,我省在社区治理工作中以习近平总书记“形成做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重要论述为指导,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和群众中的凝聚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初步形成了“同心凝聚、辐射发散、同轨运转、同脉相连”的区域命运共同体和社区“共治同心圆”。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作为日常生活载体和基础治理单元具有重要价值,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厘清社区治理共同体基本内涵和“纽带-关系-规范”理论框架基础上,通过56个城市社区治理案例的QCA定性比较分析,探讨社区治理共同体的生成路径。研究发现,在“党政推力”和“制度保障”下,部分社区在特定场景下生成了以“共治平台”和“社区自组织”为特征的内生型社区治理共同体、以“利益引导”和“专业支撑”为特征的孵化型社区治理共同体和以“场景紧急性”为特征的应激型社区治理共同体。当前,构建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要增强社区治理动力内生性、结构互嵌性和制度有效性,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社区和不同治理场景采取差异化策略,在纽带凝聚、关系联结和规范保障中逐步形成社区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孟燕方雷 《探索》2022,(6):85-97
组织动员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组织的基本功能与重要优势。以党的基层组织为中轴,组织基层社会并动员社会主体参与治理是党领导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内蕴动员型治理逻辑,其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动员功能,引领重塑基于信任的社区治理关系结构;嵌合市场组织与社会组织,整合治理资源以降低治理成本;发挥党员示范带头效应,带动社区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因此,要实现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需通过枢纽链接、组织嵌合与行为垂范等机制提升动员型治理效能,即建设枢纽型党组织,通过机构合作以实现治理过程的系统化运作、资源交换以降低治理成本、空间优化以提高治理效率,引领构建社区治理整合体系;深化党的组织嵌合,通过完善党的组织架构以组织带动社区居民、拓展党的组织覆盖面以整合社区治理组织化资源、建设政治引领工程以推进合作治理,塑造社区治理网络格局;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统筹加强社区党员与在职党员双重示范引领效应,激活社区治理主体参与动能,进而破解基层治理困境,稳固现代化国家治理根基。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区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最小单元,处于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社区治理成效不仅是直接反映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更关乎疫情整体防控工作的成败。针对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社区治理行政化、社区自治边缘化、治理主体单一化等问题,应该坚守法治底线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居委会赋能赋权,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通过社区网格化治理促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建设,构建以培育公众法治精神为基础、治理重心下移为核心的多元共治的社区协同治理新格局。在未来应对同类突发公共重大卫生事件时,城市社区治理能够更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防控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良好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区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最小单元,处于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社区治理成效不仅是直接反映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更关乎疫情整体防控工作的成败。针对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社区治理行政化、社区自治边缘化、治理主体单一化等问题,应该坚守法治底线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居委会赋能赋权,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通过社区网格化治理促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建设,构建以培育公众法治精神为基础、治理重心下移为核心的多元共治的社区协同治理新格局。在未来应对同类突发公共重大卫生事件时,城市社区治理能够更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防控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良好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在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层面来认识。在对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研究上,深刻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社会治理相关论述,重新对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区服务工作者在职能定位、工作机制、发展途径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举措,以推动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和社区治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