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是当前国家治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包括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当前,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要的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而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的提升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必须树立法治思维,树立领导干部的规则意识和契约意识,树立权利义务观念,坚持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法治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刘双丰 《行政与法》2013,(12):92-95
本文分析了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应当具备的洞察和鉴别能力、统御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快速反应和决断能力,提出了提高领导干部应时突发事件能力的对策,即应当充分认识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学习,重视在实践演练中提高,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政法学刊》2019,(6):15-20
农村政治生态治理与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法治与政治生态治理和建设密切关联,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性,法治思维是推进农村政治生态治理与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探寻农村政治生态治理与建设的法治路径,应当注意从法治建设的不同层面形成合力。完善规范农村政治生活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农村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法治保障;狠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治理和优化农村政治生态的重中之重;深化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改善农村政治生态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是治理和建设农村政治生态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抓手。只有以法治思维为考量,才能合理回应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实诉求,为农村政治生态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15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意见》)。这是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领导干部是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的骨干力量。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法律的实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韩孔林 《法制与社会》2010,(27):221-221,241
检察机关年轻领导干部必须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科学决策能力,通过全方位的学习、多角度的实践、深层次的思考、新领域的探索,不断总结提高和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6.
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所在,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依法行政总体现状的客观需要。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包括依法决策能力、依法协调能力、依法执行能力、依法指导能力。必须从人事考核制度、法律培训制度、监督机制、行政诉讼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体制上强化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黄兰松 《法学论坛》2020,(3):112-119
当前流行的法治观念与国家治理在价值立场和制度层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张力,这根本来源于理念型法治与国家治理所面临的实践难题之间的裂痕。国家能力是指国家将自身的意志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不同于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使用,它更多表示的是国家对于社会需求的回应性。实现优良治理,国家能力建设可谓至关重要。就与国家能力的兼容性而言,那种嵌入国家治理逻辑之中的治理型法治观念更为可取,其不仅可通过规范官僚机构的行为、塑造官僚精英的自我认同、增加制度供给来提升国家的制度化能力,而且能够从铸就公共政治文化和法律判断的正当化角度增强国家的合法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晋鸽 《法制与社会》2012,(18):173-175
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提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能力的重要性,正视当前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时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切实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转变观念,消除认识上的误区;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提高突发事件中应对媒体的能力;讲究与媒体打交道的艺术;为领导干部提高应对媒体能力创造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9.
提高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重在提高法律意识和树立法制观念,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能力和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建立一个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考核评价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是确保依法治国这一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落地生根,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方面新需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宪法法律及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得到切实有效实施的必然要求.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要在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创新政治参与途径和形式,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建立依法决策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加强人权的法治保障,狠抓“关键少数”、增强领导干部民主法治意识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主要包括深化立法实践、执法实践、司法实践和守法实践四个维度,需要加强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组织保障、行动保障和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11.
孙洁 《行政与法》2023,(10):87-95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三力”为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找到了落脚点。基层干部处于为民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最前沿,其政治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必须深刻领会“政治三力”的深刻内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把握政治主动;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坚定政治自觉;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强化政治担当。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实行依法行政关键在领导干部,必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从国家机构和活动规则上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实现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行政执行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文从关注领导干部行政执行能力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了制约领导干部执行能力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领导干部行政执行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既催生了一系列不可多获的历史机遇,也产生了一系列风险问题。就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而言,在改革开放政策所开启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转型带来了相应的风险问题。其内在逻辑是社会秩序的革命性变迁提出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性创新要求;其关键在于实现有效的治理需要建构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而正确认识和剖析社会转型风险中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的认知逻辑和行动逻辑,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也具有实践层面上的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调查和分析,概括了基层领导干部在依法行政方面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基层领导干部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新形势下,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制度化程序化、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推进法治建设的新课题,也是当前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抓好落实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水平、能力的集中表现。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做好任何工作,都要靠各级领导去策划、去组织、去落实。而要使我们的策划、组织和落实进角色、上层次、人品位,除了要求我们各级领导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领导艺术水平、增强驾驭全局和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外,必须强化“3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强化政治意识,就是脑子里始终要有政治这根弦,自觉地锻炼和提高政治修养,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努力做政治上坚定清醒的领导干部。就司法行政工作而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大服务”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与公益、民生关系密切,是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切入点。成都市龙泉驿区检察院通过一线办案实践,逐步探索出"四夯实""五落实"之推进公益诉讼检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可行性路径,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  相似文献   

20.
王薇 《法制与社会》2012,(7):157-158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深刻影响着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互联网政治正成为中国社会民主政治生活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网络言政议政,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意,汇聚民智.党和政府的执网能力建设,与时俱进,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