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民导刊》2009,(4):59-59
打官司你没时间吗.没关系。你可以与法院衔接。预约开庭;打官司你工作抽不开身吗.没关系.你可以选择在假日开庭;打官司离法庭远吗。没关系.你会享受到法官主动到院坝去开庭的司法服务。丰都县法院所打造的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便民诉讼网络.使老百姓可从中切实体会到了司法为民举措的实惠。  相似文献   

2.
正说起"打官司",不少基层群众都有些茫然,写诉讼材料、走诉讼程序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困难,基层群众依靠"打官司"解决问题显然不是一个便捷的方式。为此,南平市建阳区回龙乡人大主席团多次主动与水吉法庭探讨如何使诉讼服务站发挥最大功效,为群众提供诉讼服务。2020年4月,以回龙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为依托,回龙乡人大主席团和水吉法庭携手共建,通过人大代表和法庭工作人员担任调解员参与的模式,建立了诉讼服务站,为群众提供诉讼咨询、调解等服务,让群众省时省心省力。  相似文献   

3.
近日,襄阳县新集镇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经过举手表决,决定罢免何建国新集人民法庭陪审员职务。至此,一起拖了4年的法院法警和法庭陪审员违法收费案件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人们无不拍手称快。1996年12月15日,新集人民法庭陪审员何建国在执行村民张道云欠新集洪庙基金会贷款一案中,以收取诉讼费、执行费为名,向贷款担保人杨维华收取现金1000元。1997年4月1日,襄阳县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张宏伟来新集帮助法庭执行该案时,又向杨维华收取诉讼费、执行费1000元。按照有关规定,该案实际应收诉讼费、执行费190元,而2人共向杨  相似文献   

4.
时下,公益诉讼一般具有诉讼成本较高、案件争议性较强、诉讼风险较大等特点,因此,当人们遇到“霸王合同”时,一般都是吃个“哑巴亏”算了,很少有人再为几块钱的事儿去较真儿。然而洛阳市的李先生,却因某加油站多收他燃油清净剂费用2.44元一事,不惜时间和成本,勇敢地提起了一场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5.
全国范围内,因农村集体土地问题而产生的纠纷并不少见,而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新村的84位村民通过集体诉讼的方式争回属于自己的仅有两亩的晾晒场亦是不足为奇的。但是,较为新鲜的是,这些村民拥有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并且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均判决村民胜诉。新村村民收获的不仅仅是重新拥有了两亩晾晒场使用权,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的勇气与信心,并且意识到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上就有着“厌诉”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普及法律知识活动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百姓懂得了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但是,拿起法律武器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到法院打官司。近年来,众多原来可以不进入诉讼的纠纷,进入了诉讼,“不蒸(争)馒头争口气”,“一怒之下上法庭”的“激情诉讼”已在许多国人心中形成了思维定式。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缠诉”.“滥诉”的行为:有的人因为对审理结果不满,反复申诉;有的甚至耗费终生精力成了“上访专业户”,造成部分基层法院受案率直线上升,出现了“诉讼爆炸”。其中少数国人在盲目地追求诉讼的过程时。甚至忽视了诉讼的本来目的。其实,一纸爿决只是手段,诉讼也并非解决纠纷的惟一途径,良好的结局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从不敢诉、不懂诉到权利意识增强后产生。诉讼爆炸”,是许多法治国家建立初期的“通病”,而从“好诉”走向理性的诉讼。则是一个良性的回归过程,也是一个法治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今天我们提倡少诉.慎诉,与二十年前的不懂诉.不敢诉,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历史意义。这是富有权利意识的现代人的理性选择,它既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谛。其实,解决纠纷不止诉讼这一条路,在许多情况下,采取其他更沮和的方式也同样能够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本期刊发的这组稿件,就想说明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7.
薛荻  张宏  郑志 《福建通讯》2001,(11):23-25
家住福安市区锦鸡路的蔡某被何某借款1.4万元,可到期却未能归还。蔡某于今年8月25日来到福安法院,没想到不仅法院当场受理了他的诉讼,还在2小时内给被告送达传票。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法庭在第三天开庭审理此案,并仅用20分钟把案件调解结束。8月27日下午,当蔡某从法官手中领回首期4000元现金时激动不已,他说,料不到在福安法院打官司如今这么容易。  相似文献   

8.
新《环保法》第58条有明确诉讼主体、扩大可诉范围的亮点,也存在规定过于原则、法律效力不高、诉讼主体狭窄的不足。环境公益诉讼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能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数量少、"法律规定的机关"范围不明确、作为环境公益诉讼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不能开展、"企业污染,政府买单"、环保法庭"低受案率"的困境。面对这些问题,要解决,更要反思。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大环境诉讼主体的范围、消除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恐惧、完善环境保险制度使政府不再为污染买单、引入"原告奖励"制度来降低环境公益诉讼的成本,提高环保法庭的受案率。  相似文献   

9.
印度女红星阿丽达把上海富豪周剑涛以重婚罪告上法庭。并索赔2500万卢比。随后周剑涛又接到妻子提出的离婚诉讼,再次被索赔300万元。天价离婚案因何而起?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诉讼中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当事人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提出巨额的赔偿请求。但是,不少诉讼当事人对精神损害赔偿的了解不多,甚至仅限于知道这个名词,加上其他因素,原告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并非都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如果请求不当,原告还要因败诉而承担诉讼费等费用。  相似文献   

11.
董刚 《民主与法制》2013,(13):65-67
诉讼 2004年11月19日,等着N集团掏钱的我们,正式地向法院递交了对G公司的诉讼材料,主要主张G公司给付招待所欠付的租金1301306.38元、水电气费276725.40元,以及违约金70000.00元,合计164803178元。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引进被称为中国环境保护“最后的希望”。然而如今,一些省市法院的环保法庭却面临无案可审的尴尬。这并不是因为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少了,而是因为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根本就没有人去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弱势群众中不少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后,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拥有100多万农村人口的遵义县,遍布全县的法律援助网络却有效解决了贫困弱势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黎鹏昊 《天津人大》2006,(12):42-42
案例:吴某与陈某均系某乡农民。2005年5月,他们按当地风俗自行成“婚”,但并没有到民政局登记。两人同居生活后,因性格不合,2006年5月,陈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与吴某同居生活后共同创造的财产。该案判决后,吴某认为陈某就应当按照当地风俗返还其在结婚时给付的彩礼5800元。7月4日,吴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陈某返还彩礼。就在案件审理期间,陈母声称绝不返还彩礼。吴某及其所在村的村民听到消息后,极为不满,认为不返还彩礼的行为有违当地的风俗。7月28日下午6时许,吴某伙同几位村民,强行将陈某从其娘家劫持回村,逼其返还彩礼。法院干警接到报案后,在公安干警及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配合下,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成功将陈某解救出来。事后及时组织吴某和陈某及各自家属一起到法庭进行调解。最终促成吴与陈就返还彩礼费的问题达成调解协议,陈某愿意返还彩礼3500元给吴。婚姻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那么,送出去的彩礼还能不能要回来?  相似文献   

15.
“民告官”不稀奇,“官告官”还是头一遭。2014年10月,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检察院对该县环保局提起诉讼,原因是,环保局没有对逾期不缴纳排污费的企业进行处罚。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以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身份将行政机关告上法庭,这在全国还是首例。  相似文献   

16.
吴志杰 《今日浙江》2011,(17):25-25
2007年7月,瑞安市塘下法庭立足辖区实际和群众诉讼需求,率先推出“午间法庭”制度,法庭干警放弃中午休息时间办案,为确有困难不能在正常时间应诉的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  相似文献   

17.
《广东民政》2008,(5):13-13
2007年3月28日,全国首例“民政局替死亡流浪汉打官司”一案在南京审结,南京市中院终审宣判,江苏高淳县民政局为两名车祸遇难流浪汉的维权诉求被驳回。法院认为,高淳县民政局与该案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民政局不是该案适格的诉讼主体,故对其诉讼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18.
第三回据理力争上次说到,法庭经过进一步合议后认为:“原始原告”的异议成立,石庆和、石庆晓二人不能作为本案原告参加诉讼。根据石庆和、石庆晓的申请,法庭同意他们以第三人的身份进入本案。法庭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开始庭审调查。原告的诉讼请求很简单:依法分割石阶的遗产,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相似文献   

19.
毛泽善 《中国民政》2013,(11):43-43
城镇化的加速在农村造就了大量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不能有效行使监护权,导致很多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专门服务机构和法律监督不完善。因此,迫切需要构建留守儿童公益诉讼机制,从机制上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亚生 《民主与法制》2008,(16):31-33
近日,江苏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以栖霞寺传真法师作为原告,讨还投资余款的官司。僧人走上法庭打官司,比较罕见。僧人成立公司是否合法?传真法师的诉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