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工是国家的主人,是企业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最重要的特征。在我国的《宪法》、《企业法》和《工会法》中,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发挥好职工的主人翁作用,是杜会主义的政治优势,是深化企业改革,搞好企业的根本动力。下面,就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谈点浮浅的认识。我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成为不同利益的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出契约化的性质。由此可能引起职工主人翁意识弱化的现象,如不及时加以教育和引导,势必造成职工积极性受到压抑,企业的改革发展受到影响。如何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发挥职工在企业中的主力军作用,目前已成为国企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职工是国家的主人和企业的主人。《企业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为职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于职工主人翁意识的高低,要充分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不断地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怎样强化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呢? 首先,要使职工正确认识自己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企业的主人是谁?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出资者,即企业的所有者。资本主义企业的主人是资本家或资本家集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永远不能变,这是根本的政治原则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根据江泽民同志的指示精神,针对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对我国国有企业中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问题进行一些探索,这对于进一步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  相似文献   

5.
刘兴余 《工会论坛》2003,9(2):32-3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产权制度、劳动关系、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极大变化 ,但这并没有改变职工主人翁的地位与作用。理论与实践证明 :职工既是国家的主人 ,也是企业的主人。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确定劳动标准的法律。《劳动法》的施行,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劳动制度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推行劳动合同制的过程中,社会上有一种看法认为: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就不再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了,实施《劳动法》,搞劳动合同制,是要让职工回到雇佣劳动者的位置上去,根本就无主人翁地位可言了。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就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和影响下,部分职工的雇佣思想抬头,主人翁意识淡薄,工作积极性不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自然也就有所动摇。我们认为:贯彻《劳动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决不是削弱和损害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相反,通过调节劳动关系,确定劳动标准,会更加有力地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一、实行劳动合同制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7.
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应充分享有合法权益。目前,职工合法权益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政治地位方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职工当家作主出现了某种社会范围的弱化,部分单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呈下降趋势。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地位不平等,劳动者处于劣势和弱者的地位,职工主人翁的理论地位与现实生活中的反差,“主人”与“仆人”关系的错位,引发了部分职工的失落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职工还是不是企业的主人?是当前国有企业职工关心议论的热点。本文指出:必须通过新型主人翁教育对此予以澄清。要使职工认识到劳动合同的签订使企业主人由抽象变为具体,使职工民主权利由形式转向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工会维护职能进一步具体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制度与职工主人翁地位作用”研讨会观点综述刘四辈1994年4月下旬,湖北省机械工业厅职工政研会《强化工人阶级意识》课题组,在武汉召开了“现代企业制度与职工主人翁地位作用”专题研讨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职工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 ,职工能否在企业改革中顺应形势 ,全面参与 ,支持改革 ,是企业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而增强职工的应变能力是最基础的一项长期工作 ,既保证职工在企业改革中的主人翁地位 ,又能推进企业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职工主人翁地位实现的多元化。广大职工只有通过参与企业管理 ,才能实现职工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有企业员工“主人”地位之经济、社会学思考管益忻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特别是在实行股份制改造中,对于国有企业职工的所谓“主人翁”地位问题,迫切需要予以说明──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现代企业制度规则──当然,又要注意到我国国情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3.
《内部文稿》1995年第11期.刊载了卞敬德同志的文章——《职工与股东、董事、经理到底谁是企业的主人,谁是公仆?》。文中批评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忽视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的一些观点,阐明了职工群众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读后受到很大启发。但也感到其中有些概念上的混乱之处。因此,愿就这些问  相似文献   

14.
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关键是摆正主仆位置、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第一,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摆正领导者与群众的关系。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不仅在思想上应认识到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而且应在实际工作中,把唤起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作为振兴企业的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在国家公民中倡导和树立三种意识,即主人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何谓主人意识?就是当家做主的意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事业者,我们的事业。以主人翁的姿态  相似文献   

16.
发挥电网职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切实保障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坚持对职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引导职工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清工人阶级肩负的重任,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把个人的理想同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自觉地以主人翁姿态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领导者和职工的关系是实现领导权威与职工主人翁地位相统一的前提条件 ;提高领导者与职工的素质是促进领导权威与职工主人翁地位相统一的内在动力 ;健全法制是实现领导权威与职工主人翁地位相统一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重新认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晓亮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工人阶级或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发生不发生影响?发生什么影响?怎样正确认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怎样体现?这里,我想就这些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一、劳动者是自己劳动力的主...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发展,会不会改变国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进而影响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职工的主人翁权利,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改变职工的主  相似文献   

20.
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在企业管理走向“以人为本”的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为根本出发点,做到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并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尊重职工就是要充分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合法权利,尊重职工的个性、人格和尊严,尊重职工的劳动和劳动成果。企业领导要牢固树立“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的思想,让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代表企业职工直接参与企业的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