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励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因素。如何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已成为高校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现状,提出高校教师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青年强,则中国强。高校教师党员担当了青年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主要引领角色,在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承担了重要任务。对教育者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对高校教师提出意见建议如下:思想激励是基石;文化激励是动力;愿景激励是保证;情感激励是手段。  相似文献   

3.
陈洪文 《学理论》2009,(12):134-135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将“激励”一词用于管理,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更多的实现企业赚取利润的经济效益和服务大众的社会效益。但是,激励只是一种手段,如神话激励、万能激励,有时不仅不能刺激员工积极性,反而会增加压力。但压力达到一定程度而又无法完成任务时,员工就可能不堪重负,只好选择离开了。对企业来说.没有激励是不行的,但激励也并不是万能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浅析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激励有效性表现特点及其实施现状.首先,考察高校教师群体和高校科研活动的特点,总结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组成与涵义.其次,直观地给出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自1986年改革以来的实施现状数据资料.加以探讨.再次,以激励理论为基础,探讨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激励特点.本文旨在为研究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激励作用探索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董薇 《学理论》2013,(2):312-313
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一些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着的中国教育事业,因此有效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对策建议如下:目标激励,兴趣激励,自我价值激励,竞争激励和授权激励等。  相似文献   

6.
于延庆 《学理论》2013,(13):102-104
如何运用激励理论,结合本企业实际,探索员工激励的有效形式和方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效能,构建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始终是企业管理的关键课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描述了激励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论述了常用的激励方法及其运用,阐述了构建员工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指出了在员工激励问题上的五种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7.
激励是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由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呈现明显下降,而且随着经济危机等社会因素,学生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显得越发突出,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与优化高校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得高校的资源能够充分利用,提高高等教育的效能,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张鹏妮 《学理论》2012,(35):267-268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亦即调动人的积极性去高效地完成某一任务或工作的心理过程。教师是幼儿园的主力军,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的缺乏直接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幼儿园管理者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激励教师,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幼儿园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顾婷 《学理论》2014,(9):246-247
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对高校科研管理的激励对象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了高校建设过程中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和在激励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原则,着重提出高校教师激励过程中忽视的精神激励对教师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影响,并最终在四个方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激励是公务员管理活动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政府刨设各种既能朝向组织目标又能满足个人合理需要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条件,持续激发公务员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以调动公务员的行为积极性的管理活动.我国女性公务员的特殊性使得强化其职务激励具有必要性.完善我国女性公务员职务激励,应该考虑职务安排上的男女平等和职务安排上的女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人的管理是管理活动的核心问题。激励又是贯穿管理活动终始的重要问题。激励的根本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使人自觉自愿。心情舒畅地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离开了激励,管理就成了消极的、被动的、机械式的管理.其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就是短暂的、有限的。 构成激励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目标。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进行的,大到追求远大的理想.小到购买一件商品。即使一个不太自觉、不够情愿的行为也是有目的性的。二是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人是高级…  相似文献   

12.
毕慧 《学理论》2011,(34):69-70
激励机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论述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继而谈及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激励过程中尚存诸多问题,如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薪酬结构设计不完善、激励措施的同质化、职业生涯设计缺失等,需要从企业文化、薪酬分配、绩效管理、培训手段、职业生涯等方面考虑员工激励问题,不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制约高校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的核心问题是基层党建工作中激励制度的缺失。通过研究高校党建激励制度与青年教师的互动关系,来研究高校青年教师入党的激励制度建设问题。这种激励制度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建立一种激励相容机制,即使青年教师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同时满足基层党组织所制定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27)
以"双因素"理论为视角,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务员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应在完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监督机制等保健因素的基础上从公务员的绩效考评、晋升、培训、奖惩、责任意识等方面发挥激励因素的关键性作用。以保健因素为基础,以激励因素为导向,从而达到有效激励公务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王瑶  蒲长永 《学理论》2012,(18):231-233
学生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由于当代大学生个性差异化较大,因此,单一的、流于形式的激励方法,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期望值和效价,更达不到理想的激励效果。本文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入手,着重阐述了激励理论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体,是高校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因此,对高校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拟从建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入手,透视目前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如何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要“适时、适地、适情”激励。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激励中,能选择适当时机是关键。“适时”就是要避开职工逆反心理强、未平心静气的时机,“适地”是批评职工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和环境,“适情”是要避免在职工遇到困难、处于逆境时、承受压力时的批评。二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职工在得到物质奖励的同时,更需要精神方面的激励。  相似文献   

18.
“三重三轻”:科研激励机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激励是科研管理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有效的、科学的科研激励机制可以极大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多出成果特别是精品成果、多出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目的。本文侧重梳理了社科院系统的科研激励机制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即重低层次激励、轻国家级政府激励,重成果、轻学者,重精神激励、轻物质激励,最后提出改进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小春 《学理论》2013,(15):349-350
课堂教学质量是反映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科学、客观、合理的课堂教学绩效评价考核能正确反映教师的教学工作业绩,课堂教学绩效评价对教师课堂教学热情以及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激励导向作用,探讨影响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绩效评价结果的重要外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1997年开始的公务员加薪到今年的“阳光工程”,公务员的待遇不断提高,对于激励公务员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带动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公务员激励的角度就公务员加薪这个举措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