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邵天一  王晓 《法制与社会》2011,(26):240-241
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法官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建设者和捍卫者,通过司法行为,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三个至上"。法院也通过文化建设对法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保证队伍的先进性,落实司法核心价值观。文章从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阐述为根基,对法院文化建设作一探索。从工作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司法行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系统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部署,大力繁荣社会主义司法行政文化,推进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性课题和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余涛 《人民法治》2021,(5):68-69
基层司法档案是司法活动和司法实践的真实记录,是法院审判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历史记录,为认识和研究司法实践规律提供了最为真实、直观、生动的实物见证。可以说,司法档案既是“文化记忆”,亦是“文化传承”。大邑,地处川西,因“其邑广大,遂以为名”,儒、释、道文化聚集于此,孕育出以和为贵、礼让终益的传统司法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3月29日,"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创新‘福州杯’院长论坛"在福州召开,论坛围绕法院文化建设与司法公信力、法院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追求、法院文化建设创新之路径三个主题,先后有17位获奖作者发言。精辟的观点、精彩的发言使与会者受益颇丰,现摘取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精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为一步提升法院文化建设实质化水平,蒲江法院紧密结合地域特色和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融入本土文化精髓,把法院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推动司法改革、彰显公平正义的“硬支撑”。近三年已有72项工作和120人次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先后被命名为全市、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以盖碗茶调解室为依托构建诉讼服务文化体系被省高院表彰为“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相似文献   

6.
构建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和国家新时期的历史重任。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的基本要求,为全面推进平安和法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本文试从司法行政文化的文化属性、价值属性、作用和构建等视角,对新时期司法行政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沈明磊 《法律适用》2012,(5):99-103
司法建议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司法建议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延伸与提升。"它产生于中国特有的法院文化也直接反映着中国的法院文化。"〔1〕人民法院开展司法建议工作由来已久,特别是2007年以来,司法建议工作成为人民法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坚持能动司法、参与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8.
北方  茹克雅  黄晓明 《法治纵横》2013,(1):F0002-F0002,F0003
2012年,拜城县人民法院认真开展“人民法庭为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抓班子、带队伍、促绩效,全面推进法院工作不断取得进展、新成绩。通过阳光司法活动,积极培育先进的法院文化,为构建“和谐拜城”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正、廉洁、为民作为人民法院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是法院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稳定、最本质的部分,它高度浓缩了当代中国法官的行为理念和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法院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广大法官履行神圣职责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法院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根本,是人民法院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本文将从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自觉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其中,“规范司法行为”对于预防和遏制司法领域的腐败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健全司法工作规范和违法司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是规范司法行为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陈雷 《中国审判》2010,(7):59-59
本刊讯 为进一步提高司法公开工作水平,密切人民法院与群众的联系,打造“阳光法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于6月11日举办了首次“法院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人民法官为人民,能动司法促发展”,为此,鄞州法院邀请了来自该区各个行业的150余名代表,通过走进法院参观、零距离接触,使他们对法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加了法院工作的透明度与公开度。  相似文献   

12.
林鸿 《中国审判》2020,(2):64-65
近年来,智慧法院建设方兴未艾,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等先后向社会发布了“AI法官”和“AI法官助理”(AI,全称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人工智能”),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也组建了“AI法官集群”,AI对传统司法的渗透日益深入。在提高司法效率、减轻法官工作负担的同时,AI也引发了一些理性的反思。如果机器可以预测法律判决,甚至代替真人作出判决,那么人类法官怎么办?人工智能进入司法领域,究竞是福是祸?本文展现了西方世界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怀疑和思考,以资镜鉴。  相似文献   

13.
日前,江苏省司法厅制定下发《关于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系统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强化价值观念、打牢思想基础、激发队伍活力、宣传自身工作、树立良好形象,为推动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发展,在新的起点上争当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排头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4.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信任和服从的基础,对法院的司法裁判的信服度和对其公正性、法律权威性的评价,它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标尺。影响法院公信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法院内部的原因,也有法院外部的原因,并与社会经济、文化及法制环境密不可分。相应地,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加强队伍建设,有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探索司法创新,强化司法宣传,优化司法环境,加强法院与外界沟通等都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提高司法公信力将对司法工作、政治体制、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社会道德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它是法官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维护司法权威是所有法律职业者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和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5.
卢静 《法制与社会》2012,(19):151-152
宣传工作一直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当今这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做好法院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法院宣传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增强群众法制意识,巩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基层法院做好宣传工作,一方面可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认同,有利于树立司法权威和法院公信,向群众展示法院公正廉洁为民司法的良好形象,切实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实现"阳光司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行动指南,对司法体制改革也有着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司法体制中长期存在的法官身份保障、经费保障、法院内部非行政化等问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改革要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以创新思维研究司法体制改革,正确处理上下位法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借鉴国外经验。  相似文献   

17.
黄书乐 《法制与社会》2013,(14):102-103
司法能力是人民法院对司法工作的组织管理及法官在司法活动中了解、掌握法律知识,分析、确认、解决具体案件所必须具备素质和基本能力,集中表现为法官运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能力。本文通过对法院司法能力进行剖析,指出新时期法院司法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通过加强法院的文化建设,发挥法院文化的作用,强化法官人文素养,重塑新时期人民法官和法院的新形象,从而不断提高法院司法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2,(2):105-105
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2012年"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以法院文化建设、司法能力建设为重点,紧贴审判工作,突出实践特点,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人民法院司法理念教育,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入推进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努力保持法院干警思想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司法职权的优化配置和科学建构,推进司法行为科学化建设,中国行为法学会、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首届“司法行为·东岳论坛”于2010年5月15日在山东省泰安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20.
在“三个代表”理论中,把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构成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各系统为落实党的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政法部门也不例外。为将法制工作寓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法院文化”、“检察院文化”、“警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