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江 《今日民族》2014,(5):20-24
<正>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美丽地方,各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和谐共生。这里还是我国唯一一个汉传(汉语系)佛教、藏传(藏语系)佛教、南传上部座(巴利语系)佛教齐聚的地方,佛教各派艺术在云南这块土地上交相辉映,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奇观。当我们欣赏诸如阿嵯耶观音造像、剑川石宝山石窟、《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绘画、昆明官渡妙多宗教并存的美丽地方各民族  相似文献   

2.
章生  戴江 《今日民族》2009,(7):31-34
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石宝山属老君山脉,因山上有石如钟而得名,这里的沙岩特别适合开凿石窟和造像。石窟寺艺术发源于印度,自佛教传入,云南历史上的南诏大理国受其影响,在这里开凿了一批石窟群,计有石钟寺区8处,狮子关区3处,沙登村区5处。这些石窟及造像不论是对研究佛教艺术,还是对研究云南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历史文化悠久,自然、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水目山是云南开创较早的佛教圣地之一,曾一度成为全省的佛教传播中心;水目北岗塔林是云南最大的佛教塔林建筑群;云南驿是云南最早的县治驻地之一,古驿道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南方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4.
谭舯 《统一论坛》2013,(2):75-77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历史最悠久,传入中国时间也最早、佛教来到中国后.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又不断与中国社会会通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老挝人民革命党如何处理宗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  唐海军 《协商论坛》2006,(12):36-38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佛教曾是其国教,现在也相当于国教地位。长期以来,老挝人民革命党(以下简称“人革党”)重视宗教特别是佛教在老挝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重视通过发挥佛教与现代社会制度相适应的功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并对其不利于社会文明与发展的消极因素,采取温和态度予以抑制和改造,使佛教逐渐与现实社会相适应,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民族、宗教在社会的和谐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南诏大理国是唐宋时期崛起于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 阿吒力教是在南诏大理国颇为流行的佛教密宗。 阿吒力教的传播及法术具有诸多特点, 体现为阿吒力梵僧的传教与白蛮大姓的结合, 以及阿吒力教经历文化传播而地方化、 民族化的特质。 南诏大理国时期流行的阿吒力教, 能够融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经历文化涵化而形成地域特色的佛教密宗, 这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阿吒力教是指佛教大乘密宗传入南诏大理之后,与当地以白族文化为主的土著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密教新宗派。它兴盛于南诏中后期及大理国时期,降及元、明、清逐渐衰落。至今阿吒力教仍在剑川、洱源等白族聚居地有不少信徒。它对南诏以来的云南社会经济、文化艺术、政治制度乃至民情风俗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对阿吒力教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文化特征至今仍无人作过专题研究,致使学术界对阿吒力教的认识还处在模糊阶段。本文试从僧侣及僧团组织、典籍、造像、仪轨法术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舛漏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8.
傣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云南境内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的傣族主要集中在滇南、滇西南一线,以西双版纳、德宏、孟连、耿马等地的傣族为主。这些地区傣族的佛教经典和世俗典籍在历史上主要是通过僧侣用铁笔刻录于贝叶上,被称为“贝叶经”,是这部分傣族保存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记载中还包括了傣族的天文历法、道德法律、医药卫生、文学艺术、生产生活、体育武术及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并借助宗教文化的传播而深入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这种以佛教文化为特征的傣族文化同无数宗教经典一起又被概…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徙莫祗蛮源于汉晋时期的氐羌系民族,初为唐所属,置于唐初所设的弄栋节度,后为南诏所并,聚居于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后随着南诏的扩张而不断向东向南发展。到大理国时期,以徙莫祗蛮后裔自杞人为主体,建立了独立于大理国的地方政权自杞国。以往对徙莫祗蛮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源流、族属方面,从多视角多层面对其民族关系、社会、经济文化等的揭示和研究不够。作为从氐羌系民族中不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支,唐宋时期的徙莫祗蛮正经历着同源异流、异源同流的发展阶段。探究这一过程,将有益于乌蛮民族历史,乃至于西南民族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理是云南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古代西南丝绸之路通过这里,使大理在内地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随着滇缅公路、滇藏公路的相继修通,大理又成为通往滇西和滇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理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使大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但是,由于建国以后长期以来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欠债,使大理的基础设施与日益发展的改革开放新形势之间极不适应的矛盾日益…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云南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既要“强调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又要“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反对非法宗教活动”,而且还要看到云南各个民族由于社会历史发展差异,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俄地理、民族、宗教、历史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化有很大差异。不了解或忽视两国社会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差异,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人文交往和经济合作,甚至损害政治互信。但如果处理得当,这些差异会丰富中俄合作的人文景观,增强扩大交往和加深合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2,(10)
在云南古代文明中,白族及其先民占有重要的地位。三千年前,洱海区域在云南率先进入青铜时期,而其后的南诏及大理国的建立更将白族人创造的历史和文化推向鼎盛时期。大理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而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美丽、丰富、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人们看到了充满魅力的大理。七百多年前大理历史上的“兰室居士”段宝姬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能文能武,有很高的艺术修养,独创了“宝姬兰苑”,养殖了三十八种名兰,第一次将白族人的兰文化推向高潮,明代大理白族名士杨安道所著大理兰谱——《…  相似文献   

14.
把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为促进云南社会经济建设、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举措,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云南省作为一个民族众多的省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利用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在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价值、民族文化与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与云南的形象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上,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结合发展进行新的探讨。一、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及其在当代的价值民族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何以有此必要,民族文化又有什么价值,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民族文化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15.
谭舯 《黄埔》2013,(4):82-84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历史最悠久,传入中国时间也最早。佛教来到中国后,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又不断与中国社会会通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特点。台湾佛教和祖国大陆佛教渊源深厚,发掘和弘扬中国佛教文化,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的冶金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当时全国冶金业的中心之一。其发展状况表现出两个很突出的特点。一是武器制作技术十分发达,二是生产制作了大量工艺复杂、体积巨大的金属宗教艺术品。除此之外,在南诏大理国雄踞云南近600年间,对外交流非常广泛,云南的镍白铜已远销中东一带,对中外科技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波斯、印度的黄铜工艺和炼锌技术也传来了云南,极大地丰富了南诏大理国的冶金业内容。本文根据史料记载和笔者的实地调查,对这一问题分类作具体的论述,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王曼 《青年论坛》2011,(3):140-142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宗教在傣族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在各个领域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傣族宗教的最大特色是外来宗教与本地信仰并存。傣族宗教是傣族社会中发展起来的本地信仰与其中浸透着外来成分的小乘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的多元结合体。  相似文献   

18.
纳张元 《创造》2011,(8):100-101
一、南诏大理国与中国西南边疆 南诏、大理国是唐宋时期在西南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地方民族政权。南诏、大理国在西南特别是云南历史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是中国西南边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云南历史发展的的重要阶段,对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固作出了重要贡献,基本奠定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基础,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以怒江峡谷诸民族为例李子贤编者按: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开始了社会、文化转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实现...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其密切和复杂的关系.对世界上大多数人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对于“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回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H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问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