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画作品选     
《工友》2010,(2):F0003-F0003
王建新,漫画撰稿人,赤壁市书画院院士、省科普美术家协会会员、从1986年至今从事漫画创作20多年,在全国200余家报刊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晚报》、《检察日报》、《解放军军网》、《紫光阁杂志》、《新民晚报》、《法律与生活》等共计发表5000余幅漫画作品,国内漫画赛大小奖90多次。三组抗震救灾漫画被四川地震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2.
旭晓肥  罗斯 《工友》2013,(2):50-51
在你千万次的追问之后我选择了你的背影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目送》是全书的首篇,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第二篇《雨儿》写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母女情感真心实意,让人感动。第三篇《十七岁》写的是青春期儿子的"独立",还有《爱情》、《明白》、《胭脂》、《为谁》等等,这些都是写父亲的逝,  相似文献   

3.
刚刚过去的2007年,由于《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三部法律的出台而被媒体誉为“劳动立法保护年”。随着这一部部法律的出台,社会公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欢呼雀跃,由此形成的社会主流看法是,《劳动合同法》是我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结晶,它的颁布弥补了《劳动法》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当前社会劳动用工制度中的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必将起到极大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管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部论文集,它是我国古代国家控制论产生的原点。对国家如何控制经济,《管子》提出要掌握“衡”、“准”、“流”、“权”、“势”、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5.
《管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部论文集,它是我国古代国家控制论产生的原点。对国家如何控制经济,《管子》提出要掌握“衡”、“准”、“流”、“权”、“势”、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延安时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其女性色彩非常强烈。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我在霞村的时候》进行解读,以文本个案分析的方法重审丁玲的小说实践,可以剖析丁玲对女性与革命问题的思考,揭示其对女性解放认识的深化和超越。  相似文献   

7.
我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既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聊斋志异》用多主题、多视角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各个侧面,其中又以多个典型故事,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与黑暗,痛斥了各色贪官污吏的残酷和丑恶行径,对当时的政治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本刊启事     
《中国工运》2007,(12):56-56
张心虹在《上海工运》2007年第9期撰文认为,《劳动合同法》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此部法律相对《劳动法》有了多方面的突破,这些突破必将对劳动者、对用人单位、32会、劳动行政部门,以及中国的劳动关系状态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突破一,《劳动合同法》适用于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9.
王红梅 《农村青年》2009,(11):46-46
过去有部电影,叫《甜蜜的事业》,讲的是计划生育的故事。在农村,计划生育几乎是个永恒的话题。万万没有想到,当上大学生村官的我,也干起了计划生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26日,伴随春城昆明温暖和煦的阳光,《云南省企业工会条例》审议通过了,将于明年5月1日正式施行。对于一名参与《条例》制定和修改的工会工作者来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几多付出,几多努力,反复推敲,13易其稿,终于促成了又一部良法落地生根。回想《条例》的起草和诞生,我现在的心情平静而踏实,穿行于风中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相似文献   

11.
1979年.我从农村招工到中铁一局.成为一名铁路电力工人。我只有初中文化.面对复杂的电力专业技术和不断的技术升级.我横下心来刻苦自学。自费近万元购买了《高等数学》、《电工学》、《电磁学》、《电子技术》等书籍。白天施工细心钻研.晚上把要点记在本子上。日积月累记下了60多本、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逐渐由一个门外汉成长为铁路变配电施工的高级技师。1999年我所在的分公司有了电脑.  相似文献   

12.
作家陈学昭曾写过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基本主题,也就是它的书名——《工作着是美丽的》。拜读陈凯元新著《你在为谁工作》,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觉得只有深悟为谁工作这个基本问题,才能让工作闪烁美丽光辉。  相似文献   

13.
非常时尚     
精典回放我曾深爱郭靖 ●阿忆首先声明,我说的郭靖决不是李亚鹏版那个怎么看都不像的郭靖,我说的乃是1983年版黄日华、翁美玲版正牌的《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那个年代,《射》剧热播,其风靡的程度是今日的电视迷不可想像的。第一部《铁血丹心》一播出,我们班23个女生,没有一个不为《射雕英雄传》发痴。可是23个女生,22个迷的不是郭靖,而都是风流又潇洒的杨康。为了老实憨厚的靖哥哥,一向好人缘的我就这样给孤立了。好朋友玲子为了让我重回大集体,真可谓苦口婆心。“你想一想,杨康有什么不好的,长得又帅,对穆念慈又痴心,而且…  相似文献   

14.
潘华 《农村青年》2006,(6):45-45
真正结识《农村青年》是在我参加工作不久的那年秋天。乡团委书记到我们单位,要求我们订阅《农村青年》杂志。那时我还不知道《农村青年》杂志是本什么样的杂志,于是找到团委书记借了几本样刊。刚看了一本,我就喜欢上了她。她的内容丰富多彩,十分适合我们这些农村青年,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曹祖兴 《农村青年》2007,(10):39-39
编辑您好: 我是于1997年结识《农村青年》的,那时我刚刚走出校园,暂时还没有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村干部的父亲从村委会给我带回一本1997年第9期《农村青年》。随手翻了翻,我就被其中精彩的内容和贴近农民生活的文章吸引住了。记得那天中午,我都没顾上吃饭,用两个小时的时间一口气就读完了。  相似文献   

16.
崔永元说,他读《看见》,是泡在浴缸里看,一直把水从滚烫看到冰凉。我读《看见》,正是春寒料峭之时,歪在寂静的床头,从冰凉看到滚烫。  相似文献   

17.
胡晨 《农村青年》2007,(7):43-43
与《农村青年》初相识时,我刚刚从校园步入社会。时光飞逝,转眼,我已经在农村这块广博的土地上走过了8个春秋。回头看看与《农村青年》相伴走过的路,我觉得,与《农村青年》的相识真的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邂逅,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幸运。  相似文献   

18.
江湖之善     
网站上有人评出了“十大哭片”,有《红楼梦》、《妈妈再爱我一次》、《搭错车》、《卖花姑娘》等等。我基本上都看过,中间记忆最深的是《卖花姑娘》,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看电影的时候,我哭了,不只是我哭,放电影的广场上,一大片一大片的眼泪在飞。过了10年,日本有一部电视剧叫《血凝》来到中国,又一次调动了中国观众的眼泪。又过了七八年,中国的一部叫《渴望》的电视剧,再度催落了中国观众的眼泪。三个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在不同时期拍摄的三部影视作品,都点中了中国观众的良心泪泉。按照现在的“鼓舞人、教育…  相似文献   

19.
13年前,当我远离父母去求学的时候,我拜读了《傅雷家书》;13年后,我已为人母,重新翻阅《傅雷家书》,总是思绪万下。直到现在,我被傅雷的思想影响着,感动着,鞭策着。  相似文献   

20.
初次认识《农村青年》是在2003年春天,当时团区委给我们订了一份。从此,我如获至宝。每次看到她时,我都非常兴奋。细嚼慢咽之后,再借给早已等候在旁的知音。最近,我惊奇地发现,周围许多青年的生活都依照《农村青年》来安排,大到选择脱贫项目,小到处理个人间的矛盾。现将我们对贵刊的一点肤浅认识归纳出来,供更多的知音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