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起,每年11月份为"三湘读书月",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文明湖南"为主旨,将围绕"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开展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学校承载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人们追求知识、提升素养、铸就理想的重要阵地,通过对建设书香校园、享受阅读快乐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全民阅读活动”看省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民  齐正军 《政策》2013,(8):60-61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没有围墙的大学"。近年来,湖北省图书馆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湖北的意见》精神,以"书香荆楚·文化湖北"为活动主线,积极参与全民阅读"十进一创"、争创"青年书香号"等活动,努力探索推动全民阅读新路子,先后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被中国  相似文献   

3.
朱晓兰 《群众》2014,(7):61-61
<正>推进全民阅读,学校教育责无旁贷。一、教育理念中阅读因素的提倡与考量教育是知识的传授、传播和传承,而书籍,就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从来没有一个可以离开阅读而存在的教育体系。在全民阅读的倡导下,"书香校园"更是成为很多学校的口号与追求。幸运的是,对经典和专业的深度阅读是很多学校尤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成就人生,书香创造未来。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连续3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推进全民阅读的立法项目也已被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全民阅读活动始于2006年,至今全国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全民阅读组织领导机构,相继举办了"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等活动,形成全民阅读"热"。在生活节奏加快和各种高科技阅读终端多元化的今天,你还在读书吗?全民阅读在河南省开  相似文献   

5.
夏亚灵 《政策》2012,(8):69-70
"书比益友,开卷有益。"今年3月29日,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致信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亲自向全省干部群众推荐4本好书,为深化全民读书活动擂鼓助威。在"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中,咸宁市"快乐阅读.书香咸宁"全民阅读活动深入推进,鄂南大地掀起读书热潮,为鄂南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阅读带给人以智慧,是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6.
<正>我省《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对于最大程度地动员全社会树立全民阅读理念,培育全民阅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一、整合阅读活动,提升品牌效应。《决定》将每年4月23日设定为"江苏全民阅读日",并确定省政府每年举办"江苏读书节",定期举办"江苏书展"。事实上,在  相似文献   

7.
阅读心语     
正4月23日,以"阅读圆梦,决胜小康"为主题的2020年广西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在南宁主会场,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向获聘的8名"广西全民阅读推广人"代表颁发了聘书。据了解,今年我区共面向社会征集了30名"广西全民阅读推广人",通过他们向公众传播阅读理念、开展阅读指导、提升群众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本期我们特约请其中的几名推广人撰写心得体会,听听他们对阅读的理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经过近50次修改,即将提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有望于2015年上半年出台。这意味着,深圳将率先为全民阅读权利提供法制保障。阅读立法,这次是真的近了。2014年11月25日,7章41条,9页纸的《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在"深圳人大网"、"深圳政府在线"、"深圳新闻网"全文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在2014年11月的"读书月"期间,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这份  相似文献   

9.
正十年间,全民阅读研究聚类图谱以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及公共图书馆为中心,连接着数字阅读、儿童阅读、阅读立法等分支,并且分散着数字出版、阅读推广人、阅读文化等零散节点。由此可见,十年间,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全民阅读为中心的研究体系,逐渐聚合一些集成性专题研究,例如公共图书馆研究、阅读推广研究等。通过梳理和分析2006-2016年全民阅读聚类图谱(图1),并借助于"从主题中抽取聚类标签",可  相似文献   

10.
提升全民阅读能力、建设智能智慧化阅读空间,构建全民阅读建设与服务指标和标准体系,是推动全民阅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和路径。以安徽全民阅读标准化建设为例,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从法规、文件、标准、规划、指标等方面梳理当前全民阅读标准化建设现状,提出构建全民阅读标准化建设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全民阅读标准化建设提供多维视角,为实现全民阅读的科学发展提供标准引领。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镇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把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镇江纳入文明城市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品牌带动,通过打造15分钟阅读设施服务圈,举办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阅读活动,推动全民阅读广泛深入开展,有效提升了书香镇江建设水平,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进一步助推"书香镇江"建设,近期,镇江市政协组织开展了专项视察活动。委员们实地视察了西  相似文献   

12.
李若愚 《人权》2013,(4):46-49
近日,一条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消息,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目前,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阅读,是个体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立法层面促进民众阅读,在中国还是第一次。一、阅读的权利及其法律属性有学者将阅读的权利命名为"读者权",从狭义的角度,即将读者限定为"从图书馆借用图书资料或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信息的人",进而研究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法律关系,将读者权"界定为"国家提供图书资源,读者通过借用或自由阅览,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3.
杨绪春 《政策》2013,(7):71-72
近年来,襄阳市在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进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入开展"书香溢襄阳"全民阅读活动。通过领导垂范、全民参与、品牌吸引、媒体造势,引导市民在阅读中感受快乐、汲取智慧、锤炼品格,激扬动力。目前,全民阅读活动已覆盖襄阳,浓郁的书香弥漫在古城。"书香襄阳"建设已成为惠及民生的文化工程,成为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是从信息符号中提取意义并影响人类非智力因素的过程,是人类汲取精神食粮、传承和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与桥梁。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第8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不仅可以培育国民的知识素养、文化品位,也锤炼着国民的精神气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四面八方     
《天津人大》2015,(1):48
江苏:施行促进全民阅读法规全国首部促进全民阅读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近日施行。每年的4月23日定为江苏全民阅读日。决定共19条,亮点在于立足政府倡导、鼓励全民阅读,为全民阅读提供便利。决定要求推进公共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逐步实现县级公共图书馆图书与本行政区域内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工作内容。杭州将继续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创新机制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全民阅读活动,为学习型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助推区域创新发展。要养成全社会的学习阅读习惯,关键是要通过有效的保障手段,切实提高全民阅读活动的持久力、吸引力、影响力。一是加强组织保障,确保全民阅读的持久力。把全民阅读活动同推动学习型城市的系统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将全民阅读活动纳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人们提高个人修养、学习科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了解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人均阅读量不断攀升,人们的阅读选择逐渐增多,影视文学IP逐渐成为人们热衷的对象,为人们开启了阅读的新纪元,为吸引更多人参与"全民阅读"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蒙牛《城市之间》全国100城市全民健身展示活动。为积极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大力弘扬奥运精神、传播奥运理念,推动群众性健身活动进社区、进家庭,全国妇联宣传部与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设书香城市、推进全民阅读,是当前各级文化与教育部门重点抓的一项工作,而弘扬优良传统、实施家庭阅读以及亲子阅读工程,则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举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梁启超先生(号任公)及其家族,实在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辉煌篇章"。在梁一位文化大师的家庭阅读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北仑区全面实施阅读阵地延伸、阅读精品引领、阅读服务创新、阅读推广参与、阅读文化培育的"五大阅读工程",推进全民阅读蓬勃发展。全市首创公共图书馆公共馆+学院馆"合作共赢"管理模式,通过打造全省首个海疆数字文化导航站、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流动绘本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大厅,构建城乡阅读联盟,推出了全民阅读"悦买享"、"九峰讲坛"、"换书大集"、"苗苗悦读"亲子故事会等七大阅读品牌,营造了全城共读、品鉴阅读、互动悦读的城市书香生态。截至目前,该区图书馆馆藏量纸质图书达65.8万册,接待到馆读者106万人次,借还150万册次,年均增长保持在6.7%以上,全区年人均借阅量为36册,借阅量位居全市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