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明复兴的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佩荣 《传承》2008,(9):46-49
1982年,世界各国历届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开会,讨论哪一种思想可以使人类和谐?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孔子思想。为什么呢?全世界人受过教育的都知道孔子说过一句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族群都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意别人怎么对我,我就不要这样对别人),这不是天下大同了吗?  相似文献   

2.
最苦与最乐     
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相似文献   

3.
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些年,平顶山市残联的工作在全国和全省都获得了许多荣誉,您认为这些是残联工作的亮点吗?衡量残联工作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马四海(以下简称马):我认为各项工作都应该成为亮点.所谓有亮点就是有不亮的地方,而我们的目标是把所有工作都积极往前推.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整体工作不敢说在全国最好,但在全省一定要做到最好.最好的标准就是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幸福,让他们得到更多实惠.这是方方面面的,包括物质和精神上.但由于财力上有限制,工作就要有侧重,有些地方需要多花钱,有些地方需要少花钱.比如发达地区财政收入高,给残疾人提供的物质上的帮助就多,而我们做不到,做不到怎么办?我们就尽力做自己能做到的事.  相似文献   

4.
愤怒的大刚:我是个用双拐行走的年轻人,在一家公司干了四年多了,一直工作得不错,可是最近他们居然以合同到期为名要和我解除合同!这是为什么?政府不是要求各个单位都要照顾残疾人吗?他们这样做是不是违法了?我该怎么做?到哪里去告他们?大伟:非常不情愿地听到了你这个不幸的消息  相似文献   

5.
周昭麟 《黄埔》2014,(5):85-86
正"老周,咱们写一首歌唱老兵的歌。"这是三年前音乐制作人、作曲家黄埔汉先生(真名张忠良)向我发出的邀请。"好呀。"我随意答应了一声,没想到他竟较起了真,一星期后就向我索稿,并邀我一道去荔浦看望他父亲——九十岁的抗日老兵。其实我早已开始构思酝酿了,只是这是个重大题材,绝不是几句口号,几段漂亮的文字就可以组成的,它的分量太重了,几十年来积压在我心中的情感又太多太多,一时还找不到最佳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刚颁布 ,记者就采访了倡德十年坚持不懈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记者 :“纲要”颁布了 ,这是您期盼多年的事吧 ?李汉秋 :是的。 1 995年 1 2月 5日《光明日报》和 1 996年 1月 1 8日《人民政协报》都刊出我的《道德建设当务之急》的建议 ,其中第一条 ,“建立起全国性的领导机构” ,“可以定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这在几年前已实现 ;第二条“着手建设新的道德规范” ;第三条“制定公民道德建设大纲” ,这次都实现了。记者 :关于基本道德规范 ,您是连续不断一再建议的 ,是吗 ?李汉秋 :是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堂我们该关注什么?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教师的教学计划?是教材的内容还是学生的发展?是压抑学生的个性还是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我在教学初二《保护消费者权益》时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我原来的教学设计是以“小明旅游中遇到的消费问题”为线索来展开课堂教学的。在简单导入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旅游过?你碰到过什么问题吗?”这下子课堂“开了锅”:生1:坐汽车,半路上想小便,司机不停车。(老师与同学都笑了)生2:在旅游点买牛角梳,结果是塑料做的。(老师:噢,假冒伪劣)生3:吃饭时,一碗鱼不新鲜。大家吵起来了,后来换…  相似文献   

8.
媒体专访     
<正>环球时报记者:最近马云说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是某些企业的实体经济不行了。中国的工业要提振的话,怎么做?曹德旺:这是他们的事,都是企业家,这些问题要他们自己去找最好的办法。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我建议大家去查例子。美国70年代推工业化,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提出来恢复制造业大国,过去美国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很少人去制造业,都跑到华尔街、硅谷。今天的美国年轻人还是不想到工业企业去  相似文献   

9.
平等的爱     
杨如雷 《人民公安》2006,(23):58-59
有一个好心的女富翁,一直想做点善事。给我打过好几次电话了,昨天她在百忙之中,特意来找我,告诉我她很想资助几个孤儿。她说她是做生意的,想积点阴功,不是有“明里去暗里来”这句话吗?她在报纸上看到慈善排行榜上的富翁,都是越往外捐越发大财,她要向他们学习……“如果条件合适  相似文献   

10.
冲动是魔鬼     
刘楚仁 《人民公安》2006,(13):51-51
这是我在看守所工作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我在巡逻时,15号监室的陈窿喊我:“刘所长,我明天就走了,今天是最后一天,您能最后提我一次吗?”我止住步,问:“有事要说吗?”“明天您就换班了,走时就见不到您了。”那几天我值班(我们三天一个班)时他每次见到我,都要重复一句话:“刘所长,  相似文献   

11.
“谁死谁有理”“恶人先告状”“好人没好报”“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好人难当,自保是王道”这些个话语,过往中您听到过几个?又说出过几个?当八旬老人掉倒后,无奈喊出“没人撞我!我自己摔的!教救我……”不管你是不是在场的当事人,听说这件事心底难道就没有产生“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的疑问吗?  相似文献   

12.
我反问道:“现在办暂住证不是只收5元工本费吗?再说,我住的小区每个月的卫生费,我都照交,为什么还要在你这交卫生费?”那位大姐立刻不高兴地说:“现在北京搞建设,你们这些外地人不也享受着吗?交不交?要想办暂住证,这钱就得交。”  相似文献   

13.
法律信箱     
房租款过高可以提取公积金编辑同志: 我于2003年从乌鲁木齐来到北京工作,一直在缴住房公积金。由于我是单身,也没有考虑过在北京买房子的事,所以都是和同事合租公寓居住。现在我和同事每人每月要交房租900元,但我每月的薪水只有3000元,目前房租已占了我月收入的30%。我知道从4月1日开始,关于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有新规定了,其中一条是“房租支出超出家庭工资收入5%的部分,可申请提取公积金”,请问我符合此规定吗?如果符合,是一个月提一次,还是一年提一次?是自己去管理部门办吗?要带哪些材料? 夏雨  相似文献   

14.
我叫马基迪·阿卜杜·法塔赫,1963年出生于开罗西郊的一个贫穷农家。尽管我们家很穷,但我也有一个可回忆的美好童年。小时候我很顽皮,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尼罗河玩水,在金字塔脚下溜沙。我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前几名,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无时无刻不在编织金色的梦。当时我想当企业家,还想成为一名工程师。但当我刚满8岁的时候,大祸从天而降。一辆有轨电车从我的小臂上碾过,就这样,一夜之间我变成了残疾人。从此,我在本来就很贫穷的家庭里变成了多余的一员。我上不了学、踢不了球,更当不了企业家和工程师了。我当时痛苦极了。"难道我就这样老死一生吗?难道我真地就与纸笔无缘了吗?"我想学习!我想工作!但,我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现在的马基迪,已经不是原来的马基迪了,现在的马基迪已经没有了双手,能干点什么呢?但同时,我又不甘心:我是失去了双手,但我的心脏不是和原来一样吗?我不是还有双肘和双脚吗?难道不能奋发自立吗?噢,你问我是怎么想到画画的?那是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天,我看到我哥哥的一个同事在画图,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每逢礼拜天,总要到成都市平安桥天主教堂望弥撒。受他们的影响,我从小也频繁出入宗教场所,并对天主教产生了浓厚兴趣。去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支部负责人告诉我,今后不能再去教堂了,因为共产党员是不能信仰宗教的。今来信询问,真是这样吗?象我这样有信仰天主教家庭背景的人,该怎样处理这些事?  相似文献   

16.
有个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次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白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还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主觉得奇怪,询问之下秀才道出原委,店老板一听乐了:我也会解梦啊,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振奋精神,参加了…  相似文献   

17.
有时候常想,过年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不是指大家伙儿在这一段过年的日子里做些什么,而是选择出了这样一个日子去做这些事。  相似文献   

18.
人家“老外”能够做到的事,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就说顾客,我们不是也在大讲特讲“顾客是上帝”吗?可谁有过“上帝”的感觉?谁有过“上帝”的礼遇?拿退货来说,上帝”根本连想都不敢想!至于错过公共车,一个电话打过去公交公司二话不说就给你弄辆专车,更是做白日梦!  相似文献   

19.
台湾有一句口号:“经济学台湾”,那是自我陶醉。台湾经济值不值得学习?我看,在本质上是不值得学习的。我相信,台湾政府是要用这个口号来欺骗台湾人,争取台湾人。“经济学台湾”虽是自我陶醉,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台湾三十多年来在经济方面是有它值得重视的一面,当然更有不值得学习的一面。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海蛱两岸,有了几十年的敌对状态,现在这种形势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党和政府对台湾当局是没有敌意的,我就是在这种没有敌意的状况下,毅然回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不是以敌对观  相似文献   

20.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80年前我们前一辈人大声疾呼欢迎的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一直到今天仍离我们很远。从五四运动到现在,我们80年来不住地原地踏步”。这篇文章又特别是这段话引起了某些人的愤怒,于是在某刊(不想帮它做广告,故以某代之)登出了一篇声讨文章责问道:“我们还在原地踏步吗?”上纲上线,妙不可言。前几天两位老友来访,谈到这篇妙文,三人不禁哈哈大笑:何止原地踏步?仅就赛先生而言。今天看到12月20日的《科学时报》,其中有一则《当代中国十大伪科学代表作是哪些》,披露了相关的答案。这十本书,除了吹捧女巫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