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具有自愿性、志愿性、非营利性特征的社会组织,农村第三部门则是其中专门面向农村基层社会和农民福利设立的、有针对性的、专业性较强的社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第三部门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但随着其数量的激增,在先天不足的缺陷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现有农村第三部门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尽管如此,农村第三部门仍然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和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其可持续发展对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有着重大意义。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社会治理思想,这些思想的基本内涵成为我国农村第三部门发展的行动纲领。另外,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理论观点也为我国农村第三部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我国农村第三部门自有的先天优势也为其充分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支撑。因此,必须确立新理念,完善配套制度,从内到外全面推动农村第三部门的发展,使我国农村第三部门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充分发展,实现社会治理优化。  相似文献   

2.
第三部门正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关于其定义,目前尚无定论,清华大学邓国胜认为除政府和企业外都是第三部门。官办色彩浓厚、经费不足、人才匮乏和法律制度不完善是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政府要正确认识第三部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逐步放松对第三部门的控制;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调整第三部门组织成员结构,积极创造第三部门组织成员自我发展的阶梯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可行之途。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以来,第三部门的痕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它不仅空前而深刻地影响和调适着传统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架构,并在社会演变中承担起愈来愈重要的责任,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第三部门在美国发育得最为成熟、在社会中的影响最为广泛。我国的第三部门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与美国的第三部门还是有诸多区别。要顺应第三部门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推进其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第三部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部门作为介于市场和政府之外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第三方力量,日益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第三部门的外界环境和自身发展等因素,使其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协调城乡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增加其独立性,加快其自身发展进程等来优化第三部门更好的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5.
论第三部门与我国政府行政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第三部门是西方制度文明的产物 ,在我国主要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介组织等。文章探讨了我国第三部门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我国第三部门与政府行政的关系 ,认定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导型 ;分析了当前我国第三部门组织与政府行政关系的错位情况 ,强调只有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相互协调、平等合作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体系领域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地位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三部门”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日益显示了其不可或缺的角色和地位。其最主要的补位功能是整合、协助、替代、维护、制约、教化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生活的不断变化,我国的第三部门不断发展壮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第三部门的发展却遇到了诸多问题,如行政化倾向严重、社会公信力缺乏、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推进第三部门发展,必须推动第三部门去行政化改革,树立第三部门的权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聚集了大量新社会阶层的第三部门,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促进了新时期统战工作得以有效开展,而且其自身也在这个双向运动中不断成长,奋力实现崛起。在整个统一战线呈现大统战、社会化的特点和趋势的背景下,深入探索当前开展第三部门统战工作存在的现实困境,以创新思维开辟第三部门统战工作新路径,对于发展、壮大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达国家将社会经济结构区分为三大部门。即政府为第一部门 ,企业为第二部门 ,非营利组织为第三部门。 80年代以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与其同时 ,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 ,即第三部门的迅速发展以及它们作为政府、企业之外的新角色广泛参与我国社会各领域的活动。进入 90年代后 ,在发展领域里 ,第三部门已成为时兴的话题。现在 ,我国第三部门正处在从低级向高级递进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农村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政府与市场的失败,呼吁第三部门应当介入农村养老保障事务并提供更多元、有效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文章通过对当前第三部门介入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经济发展、制度供给、自身管理、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第三部门参与农村养老保障事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完善第三部门参与农村养老保障事务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194 9年新中国成立后 ,原有的民间组织几乎完全消失 ,这种状况到了1978年以后才有了实质性的改变。第三部门由于其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等特点 ,能够有效地遏制政治寻租 ,从而为建立廉洁政府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西方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其对我国发展第三部门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面临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困境 ,第三部门应运而生。第三部门具有强大社会功能 ,对中国具有借鉴功能。在中国要嵌入第三部门 ,政府应给予其合法性和行动空间 ,推动国家、个人和社会志愿组织共同负担机制的建立 ,加快政治社会化过程 ,注重智识群体在推动第三部门的专业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一场范围广泛的“结社革命”,即第三部门运动。成千上万的第三部门组织活跃在环保、医疗、宗教、慈善、教育等传统的政府活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第三部门也获得了很大发展。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及国家与社会关系不断的调整,第三部门对于克服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效”、推进政府管理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缓解就业压力以及提升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愈来愈不可或缺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服务型政府与第三部门互动关系是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基础.二者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第三部门助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促进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执政风格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执政界域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执政形象由“慵懒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另一方面表现为服务型政府为第三部门发展提供支持:服务型政府为第三部门提供“合法性”的法律支持,为第三部门参政议政提供“民主的”平台支持,为第三部门发展提供行政生态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是政府与全体公民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桥梁,同时第三部门为广大公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提供了活动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第三部门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很大的契合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它可以凭藉其特点和优势而突显其在引领社会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但第三部门发育不良的问题却严重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当下我们急需做的就是创设良好环境,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第三部门作为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在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中国第三部门在供给公共物品过程中更多地倾向于城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需要第三部门的积极参与。要拓展第三部门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必须改变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体制,改善第三部门的法律、政策环境,理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并加强第三部门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8.
治理理论与我国第三部门的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育较为成熟的第三部门是治理理论得以产生、发展并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然而由于我国第三部门还很不成熟 ,所以在当前情况下 ,我国还缺乏将治理理论引入公共管理实践的社会条件 ,将该理论引入我国公共管理实践应当缓行。我国政府当前的现实选择是通过多种途径培育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网络的优先政策选择是发展第三部门,发展第三部门的优先政策选择是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的优先政策选择是依据优势和效率领域进行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0.
第三部门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限之间存在的矛盾迫使世界各国对公共服务领域进行市场化改革,第三部门的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以及灵活性决定了其在提供某些公共服务时比政府更具低成本、高效率、灵活多变的优势。因此,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就成为解决公共服务需求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