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耿飚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驻外大使,也是著名的"将军大使"。在新中国成立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和中国之间有过一段特殊的关系。但是这种特殊的关系却建立在一种畸形的援助基础之上。耿飚出任中国驻阿大使后,这种状况才引起国内的重视并最终得以解决。毛泽东称赞"耿飚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个好大使"。  相似文献   

2.
剑钧 《党史博采》2002,(10):13-1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调耿飚到外交部工作,并出任我国驻瑞典王国的第一任大使,成为首批驻外国的”将军大使”之一。  相似文献   

3.
耿飚,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派驻外国的十位大使之一、他一人曾同时出任瑞典、丹麦、芬兰三国大使。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老一辈油籍无产阶级革命家耿飚是一位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将军,又是一位才能非凡、建树丰硕的外交家。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耿飚就来到外交部,先后担任了我国驻瑞典王国大使、驻巴事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职,为开拓我国外交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本刊从本期起将连载《将军外交家耿飚》一文,向读者详细介绍耿飚辉煌的外交生涯,一展这位格军外交家独具魅力的人生风采。1950年初,正在西北地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耿飚,接到中央调令,离开部队赴外交部工作。从此,这位…  相似文献   

5.
在跟随毛泽东参加革命的众多的湖南老乡中,有一位“将军大使”深得毛泽东的喜爱和赞赏,见面后常戏称他“小老乡”。他就是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原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国防部长耿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调耿飚到外交部工作。耿飚成为首批驻外国的“将军大使”之一。 1949年冬季的一天,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的办公室,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近期外交工作的情况。 听了周恩来的工作汇报,毛泽东点燃一支烟,说道: “我们的外交工作要  相似文献   

6.
正早在红军时期,耿飚就是名噪一时的人物:担任过红九师、红一师、红四军参谋长,是李聚奎、陈赓、陈再道的好军师;担任过红二师第四团团长,带领这支队伍斩关夺隘,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开路先锋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是人民军队历史上著名的"无冕将军"。耿飚的红军生涯,锻造了将军百战名将的军事素养,也折射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10,(8):50-50
新中国成立后,瑞典成为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国家。1950年9月19日。中国首任驻瑞典大使耿飚代表新中国政府向该国元首呈递国书。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准备了许久。  相似文献   

8.
《广东党史》2010,(9):53-53
2010年6月23日,是原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耿飚去世十周年。八年抗战,他保卫陕甘宁,收复张家口;解放战争中,他是著名的“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位驻西方国家的“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9.
耿飚,新中国著名的“将军大使”。革命战争年代,他作为红军、八路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的高级指挥员,曾率领十几万大军驰骋沙场,屡建奇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长期奋战在外交战线上,历任外交部副部长和驻瑞典等6个国家的大使等职,为我国外交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耿飚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赵兰香陪伴他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他们相濡以沫、同舟共济的爱情故事,已成为今天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传奇。  相似文献   

10.
叶晖南 《党史博览》2010,(10):49-53
人们知道耿飚的大名,可能先是在解放战争的历史中,听说过那个驰骋在华北、平津战场上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继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派出的第一批将军大使中,看到过他藏在屏风后学习周恩来总理如何接待外宾的身影。再后来,中联部部长、国防部部长、军委秘书长、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的职务越高名气自然也越大。其实,他一生多传奇。  相似文献   

11.
耿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才多了点属于自己的时光,便萌生了去当年战斗过的甘肃看看的念头,特别想看看陇东人民。耿飚和夫人赵兰香是1941年在甘肃庆阳结婚的,金婚之际重访故地更是人生难得之行。到庆阳,耿飚一行住的竟是县招待所。当晚,招待所外人声鼎沸,耿飚叫小女儿耿焱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女儿回来报告说,外边黑压压来了一群老百姓,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来找耿飚告状的。离开庆阳的那天早晨,耿飚接见了县里所有的主要领导同志,到场的还有甘肃省顾委的负责同志。耿飚心情十分沉重地讲述了一件往事:“50年前,我们三八五旅在…  相似文献   

12.
袁南生 《湘潮》2006,(9):32-37
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出生在湖南醴陵的耿飚(1909—2000)是颇具特色的人物: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半数以上工作时间在外交岗位上;他既先后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又担任过中央军委秘书长兼国防部长,融外交家、军事家于一身;他既是传统  相似文献   

13.
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我国,其中夏威夷亚洲问题顾问德穆克先生派人送了一张名片给耿飚将军,并要求会面。由于耿飚将军正忙于其它公务,德穆克先生的要求未能如愿。德穆克先生在回国之前又托人转交给耿飚将军一本厚厚的影集,扉页上用英文写着:“献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德穆克先生是谁?他又为什么这样称呼耿飚将军呢?翻开影集的第一页,一张耿飚将军与一位美国军人的合影展现在面前。看着这张照片,耿飚将军又想起了40多年前一段往事。一1944年8月,耿飚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贺龙曾考虑把他调到抗大五…  相似文献   

14.
正1991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耿飚赴革命老区看望陇东人民。当晚,耿飚住在庆阳县招待所,群众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他,但也有一部分人是来告状的,怎么劝也不愿离去……看到这种情景,耿飚心情十分沉重。在离开的那天早上,耿飚接见了县里的领导,到场的还有甘肃省顾问委员会负责同志。耿飚给大家讲述了一段故事:50年前,三八五旅驻防时,部队的一个战士犯了严重错误,部队决定按纪律枪毙他。当准备行  相似文献   

15.
《清风》2018,(1)
正耿飚是谁?何为"耿飚之问"?耿飚是已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解放战争时期,他与杨得志、罗瑞卿领导的"杨罗耿兵团",曾参加过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宁夏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耿飚回到当年战斗过的陇东某县。话说当地的老百姓听说老首长回来了,纷纷来看望他,还  相似文献   

16.
1956年秋,耿飚在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上"热处理"和"将军缘"1956年春,耿飚接到国内调令,调任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原来的驻巴基斯坦大使韩念龙则调任驻瑞典大使。这是一次正常的职务调动,但从气候上来看,却是一次有趣的"冷"和"热"的对调。因为,瑞典位于寒带地区,而巴基斯坦常年高温。所以,后来当耿飚和韩念龙见面时互相打趣,耿说自己是从冰窟跳进了火炉,韩称自己是从火炉掉入了冰窟。对于这件事,毛泽东说得更风趣。有一次他对耿飚说:"你们两人(指耿飚和韩念龙),一个是热处理,一个是冷处理。"耿飚很欣赏毛…  相似文献   

17.
孔祥琇 《湘潮》2011,(9):15-18
在1977年8月20日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耿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政治局委员中,耿飚分工负责外交工作。一个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知的行业旅游业,进入了耿飚的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18.
老一辈革命家耿飚同志的夫人赵兰香曾在回忆文章中讲过一个故事:1991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耿飚,到抗日战争期间驻守过的甘肃某县去看望父老乡亲。当晚,耿飚住的县招待所外人声鼎沸,黑压压来了一群告状的老百姓,纷纷诉说他们对县乡干部的不满,怎么劝说也不肯离去。离开那天,耿飚接见了当地所有的主要领导同志。他心情十分沉重地  相似文献   

19.
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我国,其中夏威夷亚洲问题顾问德穆克先生派人送了一张名片给耿飚将军,并要求会面。由于耿飚正忙于其他公务,德穆克未能如愿。于是,他在回国之前又托人转交给耿飚一本厚厚的影集,扉页上用英文写着:“献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  相似文献   

20.
正耿飚是老一辈的革命家,曾经横扫千军,然而在他的回忆录中,很少讲他的金戈铁马,写他的赫赫战功,却说了"一件非常痛心的事"。1991年,已经退下来的耿飚,重返半世纪前战斗过的陕甘宁陇东某县。晚饭后,他住的招待所外忽然人声鼎沸,黑压压来了一群"告状"的老百姓,诉说他们对一些县乡干部的不满,怎么劝说也不肯离开。这个县干群关系的恶化,使耿飚感到震动,也深为痛心。耿飚召集省地县的干部讲了一次话——不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