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最新考证,恩格斯曾用法文或德文写作过六篇马克思传。恩格斯笔下的马克思形象经历过“科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之间的摇摆,但最终凝结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统一体”。基于不同的历史语境和革命需要,恩格斯在不同的文本中采用不同的写作策略,在德国更加强调马克思的理论,在法国更加侧重马克思的实践。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重整材料,把马克思塑造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统一体”。恩格斯写作的马克思传不仅影响了同时代人对马克思生平和思想的理解,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者书写马克思传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
全明姬 《学理论》2010,(3):156-157
长期以来,在韩国语教学中,写作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以往的精读教学中,因为重输入轻输出,写作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作为一项特定的语言表达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而精读课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韩语写作能力,不能只依靠有限的写作课上的训练,而是要充分地利用精读教学,使阅读写作贯穿于整个精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汪朗  汪明 《各界》2014,(1):24-26
写作是因为数学不佳 爸爸出生在江苏高邮县。当时汪家在高邮还算是殷实人家,有两百多间房、两千多亩地和两家中药店、一家布店。汪家虽没出过大宫,却有些文化,家里人大都读过书,书画、字帖之类的也不少。爸爸的祖父考取过小小的功名,算是“儒商”;爸爸的父亲画画在当地很有些名气。所以爸爸上小学时,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作文常得满分,画的画也总被贴上墙展览。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分析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琴 《学理论》2010,(21):285-286
英语写作作为一种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活动,一直是英语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中最难掌握的。从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造成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缓慢的原因,以及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各项分析结果中探索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3,(14):48-48
刘震云是15岁开始走上文学道路的。那是1974年,他刚当兵。 母亲对他写作影响最大 刘震云说,母亲是对他写作影响最大的人。他说:“我母亲是个卖酱油的,酱油店边上有个书店,她经常拿鲁迅的书看。有一天,她知道我在搞写作,就说:‘你也写东西?这工作不难。’  相似文献   

6.
徐一青 《各界》2010,(11):30-31
随着中共中央正式为王实味平反,他的一些事迹和有关材料亦陆续披露于报端。但对于他撤离延安及被秘密处死的经过却绝少有人涉及。笔者与王实味非亲非故,也没有在一起工作过,所以能提笔写作此文,  相似文献   

7.
贾文峰 《学理论》2009,(17):258-259
将体裁写作教学法与分项评分相结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元认知意识,优化教师的书面反馈,准确定位写作难点,有效提高写作成绩。  相似文献   

8.
魏智男 《学理论》2013,(17):259-260
近年来,模因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入,作为一种新兴的能够指导语言学研究的理论,为语言学的研究者带来了新的启发,正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研究之中。而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和习得过程中,如何将其应用到写作的教学中,以解决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难心理,同时也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崭新的教授写作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汪冬梅 《学理论》2010,(21):291-292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厌写、老师怕改的现状。造成这一尴尬的原因与教师忽略对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密不可分。读者意识对于写作本身有重大的意义。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视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影 《学理论》2014,(3):236-237
应用文写作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毕业生必备的工作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应用文写作教学却处于一种领导不愿开、教师不好教、学生不爱学的尴尬地位。为使应用文写作课摆脱边缘化状态,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以学生就业需求为纲,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序列化的写作训练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中国和德国的作文题型比较,看到西欧母语写作教学非常重视写作技能训练的系统性,而中国的写作教学尚缺少独立的、完整的、可供操作的训练序列,从中审视自身的不足,吸取优秀的经,在比较中借鉴、成长.  相似文献   

12.
本调查对商丘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的80名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进行了有关英语写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目的是试图比较两组之间在写作学习策略方面运用的差异,揭示写作学习策略对英语写作学习成功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波 《学理论》2009,(27):241-242
严密性是写作思维的一个重要品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严密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第一,主题提炼过程的严密性,第二,精心选材过程的严密性,第三,结构安排过程的严密性,第四,语言运用过程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14.
王曦  王立梅 《学理论》2011,(20):224-226
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学习者拥有一定的元认知基础,能有意识地用英语进行写作并进行自我反省,同时对写作过程进行有效的规划、监控和评价,使写作成为学习者自觉、能动的认知活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有效地写作策略而存在种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调节和监控自己的写作行为,提高写作能力。将元认知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融为一体,对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熊广琴 《各界》2014,(10):20-23
我和高晓声先生认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时,我对写作热情颇高,一家晚报的副刊正在给我开散文专栏。我常常白天画画,深夜写作,时间用得很紧。高先生家住在长江路边的相府营。  相似文献   

16.
许宪国 《学理论》2009,(8):156-156
应用写作能力作为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与人交流、信息处理和与人合作等任务,应纳入高职院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应用写作课程真正发挥学生职业素质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苦难是人类生存境遇中无法规避的本质属性,而文学是人类言说苦难的诗学方式。底层写作与苦难之间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从精英到底层展现了作家们重返现实关怀的写作之路;但透过“写什么”到“怎样写”却表达了作家们对底层苦难不同的价值立场,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可以看到底层苦难的精神嬗变。  相似文献   

18.
王婷婷 《学理论》2015,(2):170-171
目前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将写作与阅读割裂的现象。写作教学过分强调写作这门课程的独立性,忽视写作与阅读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密切联系。将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融入英语写作教学是极有必要的。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够增强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篇章构筑能力,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文学与底层     
王玉 《学理论》2009,(27):239-240
近年来“底层写作”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语词“底层”作为文学的表现对象,这并不是当下文学新的题材发现。中国现代文学从来不缺乏对于现实的“关注和凝视”。文学再度进入“公共领域”,也提出了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底层写怍(对底县的表述)能否代表沉默的大多数.“底层能否被表述”?文学以怎样的方式介入底层问题?知识分子(作家)扮演什么白色?“底层写作”的价值边界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以学习风格的分类为基础,结合了写作的五个步骤,以统计学中数据处理分析的方式来研究大学生的写作风格特点,旨在开发出一个可靠、规范的评价中国大学生二语写作风格的调查工具,希望能够对大学生二语写作风格的评测提供准确的信息,以帮助诊断学生的写作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