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基础要求有一定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其不可忽视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才能出现一个诸要素协调的社会系统并走向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社会”是个综合概念,作为某种具体的社会现象,往往既涉及经济的因素也涉及政治的因素。“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设施和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政治”从体现社会不同阶级或利益集团的要求和倾向方面讲,在一个国家中往往表现于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制度;而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讲,这便是一定的行政体…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唯物史观的初步成型唐振南,王文珍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政治态度;划分社会各阶级的标准,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及占有的多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观点,都导源于经济。本文拟就社会经济对毛泽东早期...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认为政治与经济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政治根源于经济,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经济基础决定政治的发展。同时,政治对经济基础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一定经济基础特点的政治上层建筑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将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延缓或阻碍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改革处于攻坚阶段的历史时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善政治上层建筑,使之更好的适应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了使政治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使社会政治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此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试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作一些初步思考。一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首先在于它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既是一种…  相似文献   

5.
第一节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规范作为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由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它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由此可见,道德规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促进社会道德规范的更新与发展,道德规范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应该首先从社会结构中得到理性的界定.这一地位的实质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价值化育为基本目的的思想上层建筑及其要素功能的自觉展开.它集中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承担了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思想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对社会意识、政治思想对思想上层建筑作用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规范作为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由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它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由此可见,道德规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促进社会道德规范的更新与发展,道德规范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9.
郭强 《求实》2007,2(1):34-37
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在特定情况下,政治决定经济。这种说法既缺乏文本依据,又不符合经典作家的本意,它其实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通俗说法。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传统说法也是缺乏文本依据,不符合经典作家的本意。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命题中的“决定”一词的含义。将“决定”改为“影响”或“作用于”,是符合经典作家的本意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三个代表”体现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以生产力为起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且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衡量某种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步与否的标准只能是看其是否适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如邓小平所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来被看作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但是,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的结果”的逻辑结构与句法意义的分析和对马克思前后思想的比较研究上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句话的逻辑平台是认识论,出发点是唯物主义,表达的是马克思的反映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面对技术时代沉醉于对象性世界 ,而失去“物”的意义 ,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以诗意的态度对待“物” ,前者通过从“上手用具”到“艺术作品”的分析 ,主张让物成为物 ;后者从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提出“物”是一种“符号体系”。与此同时 ,他们的理论批判之箭共同射向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理论 ,试图以“存在”或“符码”取代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出发对物的追问 ,他们的分析仍困于“镜像” ,也缺乏马克思所谓的“可靠的感性” ,而总归不可能看到真正的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根本方法论是"新唯物主义"辩证法,但在层次方法论中,系统方法论表现得最为充分。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是指导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所有制概念指的是以生产条件、生产和产品的占有为基本内容的财产所有制。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对判断所有制的性质、设计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不是现代科学观中的"我-它"关系,而是感性地表现为"我-你"、"我-我"的存在状态。对此,学术界往往解读为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批判或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残余。然而,当我们在理论上将其置于哲学存在论变革的视阈下,在实践上将其纳入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运动中,我们发现,这实际上已经是唯物史观的表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被表达为人与自然在劳动中的对象性生成,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活动构成一部交互生成的总体性历史;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现实生活的任务,现实生活为自然界的解放同时也是人的解放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公有制下商品关系将消亡的理论是科学预见 ,那么如何解释马克思的商品关系消亡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商品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暴露的实践之间的矛盾呢 ?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主要是由本质与现象的差别、目标与过程的差别造成的。从前者看 ,本质往往是表面观察难以看到的 ,需要借助理论思维去探索。当还缺乏这种思维能力时 ,人们往往会把现象当成本质。从后者看 ,马克思关于商品关系消亡的理论是指出未来社会的必然趋势 ,而不是规定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要求人们立即采取的具体措施。客观的发展可能是这样的 :通过在目前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以创造更雄厚的物质基础 ,以为最后消亡商品关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精神生产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精神生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因素归根到底起着决定作用,政治等上层建筑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反作用同样不可小视。因而,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互为目的和手段,互为因果;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也互为目的和手段,互为因果。根据具体国情,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二者处于不同地位。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推进和取得最终胜利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二重特征与二重效应。所谓二重特征即逻辑演绎的严密性与逻辑前提的思辨性,由此导致了其在青年马克思思想演进过程中的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即虽然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关于永恒性的论调,发现了历史主体,但却囿于人本主义的局限,未能认识到历史主体的本质,从而未能真正建立科学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研究地租理论时发现,广大的农产品的消费者购买农产品不是以价值量为基础,然后认为农产品的价格是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他研究地租理论首先从供给的角度出发,碰到理论逻辑矛盾后转向需求的角度。从供求双方的角度研究自然水资源价值的决定,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