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  相似文献   

2.
<正>一、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六项任务的第一项。而第一项任务中的"首要任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命题,将"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并列纳入马克思主义实践形式和发展形态的范畴,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在当代中国,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就必须回到马克思,"以马解马";立足现实,以中解马;扬弃传统,依托民族文化;深入群众,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立场和发展脉络的具体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从以卢卡奇等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修正,到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补充,再到以“后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的背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正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5.
"读经典、悟原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以下简称《讲话》)。以上这段引文是《讲话》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论断,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对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我国学界,一些论者那里长期以来是处于"用经典、注原理"的。《讲话》之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进入了一个转型期,即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从"三个组成部分"(三驾马车)转变到从经典解读上来。目前,学界对经典研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亮剑型的,一种是绕道型的。这两种类型都力图往经典解读上汇流。但是在这里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这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两个问题搞不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读就没办法进行。文章的研究在于使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奠基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著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鲜明地展示出与时俱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有力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诠释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遵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理论自信和充分的理论自觉将指引中国人民继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骨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培养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育人工程.应把握普及和提高学生骨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坚持以能力培养促进学生骨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的形成和巩固,构建学生骨干良好的心理要素,培养学生骨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稳定的兴趣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可以类比其他理论)的神圣追求——能“抓住事物的根本”的理论通过“掌握群众”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9.
理论逻辑是指理论在实践推动下内在的演进过程,是理论自身发展进程的逻辑呈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经典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条路径形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到21世纪马克思主义演进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0.
李捷 《理论视野》2009,(12):46-48
从根本上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是两条。一是能否坚持用实践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能否用正确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换一个角度讲,前者是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后者是要搞清楚怎么样把马克思主义跟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两者合在—起,核心是要解决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理论参考》2009,(11):15-16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内涵,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前者是一种现实的追求,后者是一种理论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8)
理论创新必须在现有的理论的基础上,在运用现有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它的不足,然后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实践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现有理论,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是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然后从具体实际出发,不断变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同时在实践中不断革新的科学。因而社会实践的动力、自身所具有的批判性的动力、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关键动力。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并从“党的根本建设”的新高度,突出强调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新要求,确立了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新的目标体系,形成了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发展史,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与哲学、政治的关系,同时提出新时期十八大精神的感召下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展望,可以宏观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有参考意义的法律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为它总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总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曹威伟 《理论导刊》2023,(1):59-66+75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理想价值层”“制度策略层”双重话语结构方面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理想价值层”能够合理包容未来的秩序,“制度策略层”则能够灵活应对现实世界、安排现有的秩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通过重心转移、历时延伸、共时吸纳等机制,通过核心话语符号的义理再阐释和再编码,论证新理论、新思想、新政策的合法性,调适与弥补理想价值层与不断变化的制度策略层的结构差,成功推进理论创新与生命力焕新。在此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话语在结构、场域、主体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陈曙光 《党政论坛》2010,(19):11-1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识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理论研究中却依然存在不少的误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文选》集中反映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纪之交艰难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沉着应付,艰辛开拓,与时俱进,不仅表现出很高的领导水平和很强的执政能力,而且表现出富有时代特征的理论创新精神,从而生动地记录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背景、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1,(1)
问题意识包括提出问题、界定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验证结果五大环节,是促进学科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其中提出问题在问题意识中占据首要位置。以问题意识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依据。而结合史学理论知识,有助于了解历史学中问题意识的内涵和重要性。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历史学中培养问题意识可以从立足现实、拓宽知识面以及不惧权威、树立批判精神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张传平 《理论探讨》2006,3(1):42-45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结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和哲学基础。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行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造,赋予实事求是以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引入到对实事求是概念的理解中来,坚持了实事求是命题的客观真理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我们党在新时期进一步突出了实事求是命题中的创新精神和要求,从而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的认识。实事求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