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区江西省党政军机关驻地曾迁移陂头、富田、于都、兴国、宁都等地,其中在宁都驻扎和革命活动的时间长达两年,历经苏区江西省的发展巩固和坚持游击战争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苏区江西省的发展以及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宁都是中央苏区的的“金砖四县”,中国共产党红一方面军前敌委员会、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以及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各机关在宁都的前期政治、军事工作,直接促成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对中央苏区的形成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如果说瑞金是苏区的首都,那宁都就是苏区的摇篮.  相似文献   

3.
宁都是中央苏区的的"金砖四县",中国共产党红一方面军前敌委员会、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以及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各机关在宁都的前期政治、军事工作,直接促成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对中央苏区的形成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如果说瑞金是苏区的首都,那宁都就是苏区的摇篮。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都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是第一次反“围剿”的红军集结地、指挥部和主战场之一,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决策地和备战基地,第三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场之一,第四次反“围剿”的巩固后方,第五次反“围剿”的后方基地、阻击地和最后放弃的核心根据地之一。苏区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宁都进行过大量革命实战活动,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所以宁都在中央苏区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宁都发生过一系列对党史、军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其中在宁都诞生的红五军团和少共国际…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9日,中国政治学会苏区精神研究专业委员会暨江西省苏区精神研究会(简称苏区精神研究会)在江西省赣州市成立.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在贺信中指出:"成立苏区精神研究会,研究和宣传苏区精神是我们宣传、理论战线的责任和荣光,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并且强调:"这是一个'红色学会'!作为社科类国家级学会落户江西,是我省目前唯一的一个.作为研究苏区历史与精神的社科研究学术团体,在全国是第一个."为此,我们专程采访了苏区精神研究会创始人之一、现兼任苏区精神研究会秘书长的杨木生研究员.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16,(11):27-33
正在苏区进行长征准备的同时,国民党军发动了对苏区的全面进攻,中革军委决定采取分兵把口、全线抵御的方针。虽然红军指战员英勇作战,但战略战术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的节节败退,到1934年9月下旬,中央苏区仅存瑞金、会昌、于都、兴国、宁都、石城、宁化、长汀等县城及其周围的狭小地区。  相似文献   

7.
谢金生 《党史文苑》2006,(12):51-5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都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是第一次反"围剿"的红军集结地、指挥部和主战场之一,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决策地和备战基地,第三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场之一,第四次反"围剿"的巩固后方,第五次反"围剿"的后方基地、阻击地和最后放弃的核心根据地之一.苏区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宁都进行过大量革命实战活动,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所以宁都在中央苏区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宁都发生过一系列对党史、军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其中在宁都诞生的红五军团和少共国际师这两支威武雄师,更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8.
正1933年9月27日至10月4日,在博生(今宁都)县七里村召开的中共苏区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是一次中央高度关注、群众热烈拥护的党代会,也是一次紧张、热烈、务实、高效的党代会,一次特色鲜明、意义重大的党代会。鉴于多年来学界对此事鲜有关注研究,笔者谨据历史文献就这次大会的背景、概况、特点与意义作一梳理,权当抛砖引玉。大会背景苏区江西省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之日,正值蒋介石纠集百万兵力并200架飞机,开始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军事"围剿"之时,其中投向中央苏区的兵力高达50万,且多属其训练有素、经验丰富、装备精良的嫡系  相似文献   

9.
中央苏区时期,赣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中央苏区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促进苏区经济建设、保障苏区军民必需品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茅店是中央苏区通往白区赣州城的必经之地,距赣州城15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龙南、定南、全南、信丰、兴国、于都、瑞金、宁都等县的出口物资都要经过茅店,才能运到赣州。从赣州进口的物资也要经过茅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文苑》2015,(2):81
1.《苏区研究》是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专业学术研究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内统一刊号CN36-1341/C,双月刊,公开发行。2.本刊坚持唯物史观,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踏实严谨的文风,反映苏区历史及与其相关的前沿研究与最新成果。刊登研究全国各苏区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人物、思想文化、革命精神、理论方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共产国际、国民党和其他政治派别,以及土地革命之前之后与苏区有关的研究成果。选登有关原苏区现状和振兴发展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一方面军主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随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也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实行战略撤退和转移。在长征的滚滚铁流中,闪现着一大批燕赵儿女的身影:董振堂、柴鸿儒、韩振纪、孙毅、谷广善、白志文等。他们英勇顽强、拼死杀敌,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事迹感人至深。韩振纪:军委干部团中急先锋韩振纪,河北高邑县人。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苑》2010,(5):F0002-F0002
为深入研究湘鄂赣苏区的历史,弘扬革命前辈和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促进湘鄂赣边各县的交流和合作,推进老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多方协商,建立相应的协作机制——“湘鄂赣苏区论坛”,定期或小定期由湘鄂赣苏区中心区域县轮流承办。2010年9月将在江西省修水县举行首次“湘鄂赣苏区论坛”,以“湘鄂赣苏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题。  相似文献   

13.
十六、国民党反动派对福建苏区的“清剿”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主力红军撤出苏区,蒋介石召开南北将领会议,调动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主力红军;并以十几万大军“清剿”中央革命根据地,叫嚷“掘地三尺”、“斩草除根”,决不让苏维埃政权“死灰复燃”。国民党反动派在占据宁都、瑞金、于都、会昌等县城之后,派“东路纵队”入闽,至一九三五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向我省各革命  相似文献   

14.
1931年11月,李富春到达中央苏区,不久被苏区中央局任命为苏区江西省委书记,直至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离开江西。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李富春为苏区江西省呕心沥血,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创了苏区江西省工作的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江西省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宁都县委原书记王四华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他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2008年至2018年,王四华利用担任万安县县长、宁都县委书记的职务便利,在人事任免、企业经营、工程项目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受贿额共计折合人民币961.9796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时期,其间发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事件,也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点。那么,史学界对这些历史事件的研究进展如何?还有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待继续探讨?本文选取了中央苏区若干事件,即富田事变、宁都起义、宁都会议、反罗明路线及反江西罗明路线、查田运动等作为学术史考察对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事件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总的来说,在中央苏区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受人瞩目、影响深远。如1930年引发中央苏区大规模肃反的富田事变,1931年改造国民党军的典范事件宁都起义,1932年中央苏区反腐反贪案谢步升案,1932年排挤和剥夺毛泽东军事指挥权的宁都会议,1933年严重侵犯中农利益的查田运动,1933年错误的党内斗争反罗明路线事件,等等。这些历史事件,一方面体现了苏区政府在政权、经济、法制、统一战线等方面的积极建设,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受共产国际错误指导而推行"左"倾路线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黄如松 《党史文苑》2009,(12):46-47
江西老表都知道,江西省弋阳县出了个方志敏。方志敏是赣东北苏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称赞“赣东北的同志有很好的创造”。在极其艰苦和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创建苏区银行,发展金融事业,支援革命战争,便是“赣东北的同志”伟大创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1、《苏区研究》是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专业学术研究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内统一刊号CN36-1341/C,双月刊,公开发行。2、本刊坚持唯物史观,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踏实严谨的文风,反映苏区历史及与其相关的前沿研究与最新成果。刊登研究全国各苏区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人物、思想文化、革命精神、理论方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共产国际、国民党和其他政治派别,以及土地革命之前之后与苏区有关的研究成果。选登有关原苏区现状和振兴发展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及对策性论文。热切期盼海内外学者、研究者惠赐佳作。3、本刊实行匿名审稿,按照学术标准取舍稿件。稿件一般不少于1万字,欢迎研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苑》2014,(1):F0002-F0002,F0003,F0004
正创新研究,成果丰硕长期以来,中心搜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如《红色中华》《斗争》《陈诚文库》《民国日报》《中央日报》《国民政府公报》《苏区工人》《苏区教育资料汇编》等珍贵文献,建立了苏区文化数据库,并正在建设中央苏区研究信息平台。特别是自2007年获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础以来,中心围绕学科研究方向成功中报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50余项,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21,(10)
正湘鄂赣苏区是在秋收起义的基础上,经过平江起义,在红五军帮助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湘鄂赣苏区与罗霄山脉南段的湘赣苏区相配合,南与赣南闽西苏区、北与鄂豫皖苏区、东与闽浙赣苏区(又称赣东北苏区)、西与湘鄂西苏区相呼应,成为影响全国的六大苏区之一。中共在湘鄂赣苏区执政的实践,丰富了地域特色的党史、军史和苏区史。湘鄂赣苏区以长达10年的艰苦斗争经历,对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以及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