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所需住房的若干制度安排,是国家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住房领域的延伸,也是住房制度对社会保障的体现。完善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研究和分析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对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社会管理的特点是注重非营利组织和私人的重要作用,财政支持以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调和社会矛盾,通过社区建设实现社会融合。住房问题往往是社会矛盾的焦点,美国住房保障政策是其社会管理的一个缩影,表现为:政府投资建造公共住房来解决住房短缺的难题,政府补贴私人和非营利组织为低收入家庭建廉价房,用灵活的补贴提高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并以社区为平台缓解住房引发的社会管理问题。美国社会管理对中国的启示是,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应与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政府应加快向公共服务政府转型;注重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多元共治与协同合作;鼓励公众参与社区管理;引入市场力量时要做好制度设计;社会管理要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4,(13):18-18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研究报告称,2013年我国城镇住房空置率为22.4%,现有住房存量完全可以满足可实现住房需求,而现有住房年供给的40%即可满足年新增住房需求。根据估算,我国城镇地区目前空置的住房总最约为4898万套。比2011年增加842万套。  相似文献   

4.
张迎 《工会博览》2009,(7):23-24
住房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民群众往往通过日常生活来感受社会和谐,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来评价社会和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已经能够得到基本保障,而住房问题由于需要较大资金的投入,人们承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住房新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促进我国住房制度由福利分房到货币货币化分房的转轨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制度激励了职工为解决、改善自身的住房条件而购买住房,解决了城市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毛凌云 《南风窗》2011,(17):72-75
不论是城中村改造还是保障房建设,原本都可以在一种规划更严密、更长远的框架内进行,但今年以来保障性住房建设骤然提速,产生了巨大资金缺口,地方政府只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动员各种资源,而不是从制度建设上确立保障房的法律地位,引发的资金风险、权力寻租、挤压市场以及房屋质量等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本研究通过对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制的梳理,从理论上分析其与现有保障性住房的区别及联系,释明我国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产生原因和发展意义。并从相关立法、实施现状入手,吸收借鉴国外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和发展经验,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立法体系,规制住房租赁市场乱象,以租赁赋权的施策思路促进租购同权发展目标的实现。以期通过对有关制度的创新与改进,使得租购并举住房制度能够更加合理、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瑞典社会民主党虽然从未主张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但在职能社会主义方面却做过诸多有益尝试。瑞典社会民主党1932年上台执政后,在“人民之家”思想指导下,施行普惠主义住房政策,提出要削弱收入与住房之间的联系,力图保障所有阶层的住房权利,将全体国民纳入到普遍、平等、高标准的住房福利体系之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为其福利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自由主义在西方世界的兴起,瑞典的住房政策也受到了冲击:建造新房、房租、房产税等各种干预措施明显放松,在普惠性与选择性之间逐步偏向选择性。这一变化很快引起了瑞典民众的不满。社会民主党重新上台以后,瑞典政府在住房政策上又开始加大对市场机制的控制力度,重新向“人民之家”回归。瑞典虽从未大规模建造公有住房,却在住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调节效果,瑞典的住房政策经验可以为我国解决当前住房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政策法规     
北京:住房困难家庭可申请"公租房"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户型面  相似文献   

9.
符俏瑜 《法制博览》2022,(6):103-10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多层次住房政策,我国施行的《民法典》增设"居住权"制度,为我国现实的养老和住房矛盾问题给予了制度支撑.本文将从"居住权"的定义和制度设立背景入手,阐明居住权的设立方式及需要关注的实务要点,并逐步深入剖析居住权制度在实务层面给社会及审判活动带来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实现“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重要举措。为探究国内外保障性租赁住房研究历程和热点趋势,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集到的2324条文献数据,借助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开展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研究前沿探测。研究发现,国内外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研究历程可以划分为萌芽期(2000—2006年)、成长期(2007—2012年)和爆发期(2013年至今);相关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需求分析、政策法律、市场调控和运营机制方面。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领域研究进行了前沿预测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以来,我国开始进行住房制度改革。 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出台,提出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即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  相似文献   

12.
王志安 《法制博览》2010,(20):68-68
近来,有报章称中国的住房市场有6540万套的空置房。引用者为了证明这一数据的权威性还特别指出,这是社科院城调队调查,国家电网根据智能电表采集的数据,这些空置住房连续6个月的电表数为零。好家伙,一方面大众买不起房子,另一方面还有可供两亿人住的房子空着,这不是泡沫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刑少文 《南风窗》2011,(14):80-80
为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治任务,中央为地方保障房新开辟了一条融资渠道——地方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6月9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允许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4.
邢少文 《南风窗》2012,(18):13-13
保障性住房应该剔除福利分配的概念。如果可以不用努力赚钱,只用很便宜的价格就能获得一套自己的住房,那么,对于那些辛苦拼搏的人来说,是极不公平的。随着分配高峰期的到来,保障性住房的腐败越来越触目惊心了。建设资金被挪用,干部和未成年人参与申购,开着豪车住保障房等等,不一而足。作为一项以实现社会更公平为目标的社会制度,当它出现如此多的不公平现象时,逻辑上就说不过去了,如同为  相似文献   

15.
周望 《当代世界》2010,(9):61-62
切实解决与改善中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问题,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目标,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对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妥善解决居民养老问题已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住房反向抵押养老制度的发展现状,剖析其在实践中的发展困境,并以综合性公证养老法律服务为视角,探索住房反向抵押养老制度发展的新路径,发挥综合性公证养老法律服务在解决居民养老问题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意 《工会博览》2008,(10):61-61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对住房租赁市场做出税收优惠规定: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减征10%的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在3%税率的基础上减半征收营业税,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按照立法计划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保障法》。《住房保障法》究竟应当规定多大的保障范围,即应当把哪些人纳入保障对象的范围,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基本问题。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概述国务院1998年出台的房改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19.
单爱萍 《法制博览》2023,(13):58-60
针对婚姻家庭住房权采用优先保护的措施,体现出较大的实用价值,历经长期的实践在国内不仅形成了可靠的法律理论基础,也存在着一定社会基础。世界上很多国家陆续在法律层面上对婚姻住房权的优先保护做出强制性规定,我国在这一方面应有选择性地进行借鉴,结合国情,尽早建立健全相配套的优先保护制度,最大限度地显现出宪法对人权的保护与尊重,利用法律这一武器保护婚姻家庭当事人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约一亿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遭遇到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劳动权益受损等诸多瓶颈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应实施放开户籍门槛、提供更多集体宿舍和廉租房、建立基本社会保障、切实保护其劳动权益等政策,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