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尤蕾 《南风窗》2012,(24):86-88
如果说他的观察角度以前是自上而下,那么如今他自下而上的民间立场让他的发言更自由了。他曾被称为最"个性"新闻发言人,传达政策时,也常常让自己陷入新闻与舆论的漩涡之中。他抛出的"大学生养猪论"、"媒体无知论"、"教育买衣论"等言辞让公众哗然,也因言遭炮轰,甚至有媒体直接刊文喊其"下课"。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5,(3)
<正>近期的多个公众事件都有传统媒体卷入,并且不再以幕后的客观报道者形象出现,而是在大众面前形成了仿若具有整体性和"人格"的媒体形象,还有了介入事件的"行动"。这种趋势值得关注。但实际上,中国现有的信息系统正在经历蘑塑,"媒体"的概念本身就已经模糊。传统媒体是媒体,自媒体应该也算吧?有牌照的新闻网站算媒体,那自带  相似文献   

3.
媒体与群体     
石破 《南风窗》2013,(26):10-10
今天的媒体,不管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群体,因为群体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只是报纸、电视和杂志们传播观点、知识和智慧的被动接收者,而一跃变成了积极参与新闻的发布以及互动、有时甚至表现得比媒体更强势的一方。但今天的媒体,也不见得都能够充分了解群体:他们是一群什么人?他们有着怎样的禀性?我们该怎么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0,(18)
<正>时下,媒体多如牛毛,有责任感的媒体并不多;同样,吃新闻饭的人不少,真正的记者却不多。在我看来,一个人能称作记者,除了从业新闻这个"硬件"之外,应当是一个观察家,一个用自己的眼睛孜孜不倦地观察身边或近或远的各种事物,对  相似文献   

5.
邓聿文 《工会博览》2013,(23):15-15
中国是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家,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水必湍之",特别是在官场,不乏庸庸碌碌或唯唯诺诺之人.这种时候,如果偶有一两个锐意进取敢做敢为的冒尖者,就很容易被舆论当作官场"异类"看待. 仇和就是这样一个官场"异类".这位曾被称为中国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履职昆明还未到两月,已经在昆明官场刮起了一股新政风暴.他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欢迎,对会议上打瞌睡干部的训斥,特别是规定全市领导和各部门官员的电话向老百姓公布,等等,使他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6.
<正>更多的人认为他们的生活在改善,而别人的生活在恶化,也许这就是新闻记者长久以来偏好坏消息的结果。看看报纸或者看看新闻,你会觉得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坏。镜头里,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死亡、毁坏、绝望,越多这样的消息,媒体就越兴奋。一本丹麦新闻学教科书说:"好敞事通常都是坏消息。"偶尔(只是偶尔)我们也可以从新闻中看到一些正能量的关于"越变越好"的故事。这时媒体就会收获一种带着内疚的快慰。因此,我们通常会觉得世界比实际上更糟——尽管我们感觉自己的生活正在改善。  相似文献   

7.
杨清华 《工会博览》2008,(10):129-130
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根据中外媒体对2008年中国大事件的报道以及中西方文化特点,研究中西方媒体运营模式的异同以及文化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国际传播力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西方媒体对中国议题的"泛政治化"传播使得中国国家形象屡遭"误读"而"失真"。中国国家形象的"客观现实"与西方媒体的"妖魔建构"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在国际传播中所面临的逻辑困境。从"防御型国际传播模式"到"主动型国际传播模式"的逐渐转换,有助于积极建构"和平发展"的整体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报道及其舆论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媒体是美国人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渠道①,也是影响美国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b无论在舆论的形成、传播,还是对舆论的控制、管理过程中,新闻媒体都发挥很大作用.因为现代新闻传媒并非仅仅传播信息,还向人们提供思维和行为模式,如通过创造"形象”暗示哪些是重要的、合乎道德规范的和可以接受的,哪些不是;媒体还提供重要的政治传播渠道,起到政治整合与同化作用.此外,在美国,传媒协助维护着一套政治准则并监督政府.对于那些人们不能亲历的事件,媒体塑造的故事和形象尤为重要.从这个角度讲,加强对美国媒体国际报道特点的认识并对其舆论影响做出进一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禹晋永新事     
《南风窗》2010,(17):76-76
<正>在唐骏和方舟子为学历门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个叫禹晋永的人跳了出来,在微博和一些媒体上露面,公开力挺唐骏。禹晋永是中国世代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和唐骏一样获得了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具有戏剧性的是,当禹晋永主动让自己暴露于媒体的聚光灯下之后,针对他的调查次第展开,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位商界名人收获了比唐骏多得多的质疑,包括"学历造假"、"诈捐"、"逃税"、"伪造土地使用证"和"公司注册资金虚假"等等。  相似文献   

11.
特朗普执政后,美国政府与媒体之间既博弈又相互依赖的传统格局被打破。特朗普与主流媒体之间的持续对抗,是美国政治极化的反映。特朗普代表的是左和右的民粹主义,美国主流媒体代表都市知识精英,后者一贯坚持自由主义理念和价值观,但在高度政治化、精英化、都市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他们把政治立场和利润置于真相之上,从而削弱了其监督作用和公信力。假新闻的泛滥,也对美国主流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美国媒体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体自身、新闻传播方式和民众获取信息渠道均呈现多样化。传统主流媒体依然是了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渠道,但数字媒体、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美国媒体的新变化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关注那些位于美国中西部"锈带"的"沉默的大多数",从而更加全面和准确地了解美国政治和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2.
田磊 《南风窗》2012,(21):12-12
关于公职人员收入的新闻总是能引起人们围观的热情。最近,西安"表哥"的事情刚落幕,浙江磐安县"85后"美女干部财产公示"无车无房,年收入58490元"的新闻又占据了媒体头条。过去几年,基层政府进行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改革有过不少,多屡试屡败,这几乎已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一个景观。一方面,人们对于这类信息极其饥渴,不光是官员财产,还有最近两年的政府"三公"消费公示,每一次,都是举国瞩目;另一方面,五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媒体方面,美国长期以来把自己标榜成客观、公正的典范。但实际情况是,美国的媒体并未走出受制于政府的阴影。媒体是美国国家利益的代言人,是美国国家总体利益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美国政府对媒体的管理是采用一些主动的方式进行的,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实施新闻审查等。在美国人中有这样一种传说,即“战争是新闻自由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政府通过收紧言论立法、完善管理机构等手段加强了对媒体的管控,主流纸质媒体也通过趋同性报道参与了战时日本政府话语权的构建和战事传播。而日本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赤旗》积极反映日共反帝斗争的政治诉求,对日本在华侵略行径进行了抨击,对中国革命提出了声援,并祭出"反战"大旗,在日本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尽管当时的舆论生态较为严峻,加之先天条件不足及缺乏宣传经验,《赤旗》未能改变战时日本舆论导向,但它的存在却从侧面论证了"战时日本媒体被害论"的荒谬。  相似文献   

15.
当中国日益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存在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变成了"最坏的投资者"?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中国人必须思考并加以改善的时候了。近日,国际人权观察(HumanRights Watch)发布的一份劳工报告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报告指中国有色矿业集团(CNMC,简称"中色")下属的4个矿业公司在赞比亚虐待当地劳工,与其他5家外国投资者相比,中色被形容为"坏雇主",拥有"产业中最差的劳工安全保护、薪资与工会组织权"。过去的10多年里,随着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投资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也开始被西方学者、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密集关注,而在各类研究报告和媒体报道中,与中色的遭遇类似,中国人多被定义为"坏雇主",中国投资者的形象越来越不堪,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6.
据笔者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的观察,过去媒体上对警方抓获、指认、判断甚至推测的作案者,往往是以歹徒、小偷、犯人、罪犯等定论性词语称谓的,但1997年10月1日之后,这类语言逐渐消失,统一以"犯罪嫌疑人"代之。因为我国新修订的《刑法》生效了,其中明确规定,执法机关对任何公民都不得采取"有罪推定"。然而在9月26日的一桩惨案里--残疾老汉姜云春到兰州讨要7年之久的债务,被债主、警方怀疑带有"炸药包"而被警方当场击毙--我们分明看到了警方长期沿用的"有罪推定"办案模式的惯性。事后获悉,姜云春背的小包里只是些日用品,右手  相似文献   

17.
愚蠢无极限     
李北方 《南风窗》2014,(20):12-12
<正>在暮色中乘车上莫干山,一路上胡思乱想,不知道怎么就联想到了水泊粱山。其实没什么联系,只不过都是山而已。然后就又想起一个旧闻。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一群人聚在北京开全国"两会"。有个姓李的政协委员抛了个观点出来,说《水浒传》那样的电视剧应该禁播,因为和暴力有关,而且《水浒传》是旧时代的名著,和现在的时代不符了。这个旧闻还是新闻的时候,引起了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5,(16)
<正>"寻租"这个词,大家恐怕都不陌生,它在媒体上经常出现。"寻租"绝大多数时候和"权力"被连在一起使用,即说成"权力寻租",这是对腐败的一种较为文绉绉的表达。只说"寻租"的时候,一般是对"权力寻租"的简化,意思也约等于腐败。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用这两个关键词加上任意一个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或者其他什么学家)的名字百度一下,就会知道我没有撒谎。"租"在这里的意思和生活中常用的意思(比如房租)有很大的不同,比较难理解,故而勾起了  相似文献   

19.
石勇 《南风窗》2012,(2):60-63
似乎是一夜之间,"发展"成为这个县域社会最为蚀骨的渴望。8年时间,它近乎浓缩了中国100多年的漫长历程,并把自己纳入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嬗变的既定轨道。中国西部。贵州、重庆、湖南交界处,一个叫"松桃"的县城。沈从文所描述的"边城"上游几十公里。在"改革开放"这一汹涌的现代化浪潮已经让中国天翻地覆的时候,直到2004年,这个县的县域社会都还笼罩在古老神秘的民族风情和现代化前夜的紊乱之中。作为曾被媒体称为"全国两大黑枪基地"之一(另一是青海化隆),"松桃"这个名字让媒体、警察、枪贩印象深刻。其治安的恶劣远近闻名。而公安  相似文献   

20.
谁的韩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磊  陈统奎 《南风窗》2012,(5):82-85
去年底,韩寒写了3篇文章,《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被网友们概括为韩三篇,在网络世界,一时间洛阳纸贵。议题其实是媒体设定好的,因为那个时候,从突尼斯开始,全世界"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在中国,革命也很快成了时髦且敏感的字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