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书房     
《南风窗》2011,(25)
《民主不是说着玩的》章文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11月版6年来,章文的博客闻名国内外,国内粉丝无数,国际上像《经济学人》、《纽约客》、《卫报》等知名媒体或采访过他或引用过他的博客观点。这本博客集倡导民主、自由、人权和法治,呼吁和解共生,由博联社总裁马晓霖作序,历经曲折终于面世。如章文所言,民主不是说着玩的,不能光挂在嘴边而不付诸行动。民主在中国固然不能期望其速成,但也要一步步去推。革命与改良赛跑的教训,中国仍须记取。  相似文献   

2.
赵盛基 《法制博览》2011,(12):43-43
看过几期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出场的男嘉宾大都比较正统和庄重,可是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他不是走上台来的,而是扭着、跳着、手舞足蹈着、全身乱动着上来的。动作夸张,表情搞怪,给人的感觉很不稳重。有位女嘉宾说他像耍猴的,另一位女嘉宾说他好像不属于银河系的,主持人乐嘉说他不是天才就是疯子。  相似文献   

3.
高峻 《台湾研究》2001,(3):76-81
孙中山是一位“爱国若命”的真诚爱国主义者,为中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百折不挠地奋斗了一生。他关于中国和平统一的思想,在1903年至1924年的20多年时间里曾作过多次论述。这些论述分别记载在他的《支那保全分割合论》、《三民主义与中华民族前途》、《临时大总统宣言》、《民权主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统一宣言》等著作、演讲  相似文献   

4.
南书房     
孙伟锋 《南风窗》2011,(24):96-96
《青春》韩寒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版本书不仅收集了韩寒两年来撰写的文章,还有他从未发表过的杂文。本书主打篇目《青春》曾发表在韩寒博客中,讲述了一个月薪1200元、生活在上海郊区的年轻人的绝望。那段时间发生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书中还包括韩寒两次公开演讲的全部笔录。一篇是他在母校松江二中校庆上的演讲,题为《纪念母校致  相似文献   

5.
南书房     
《南风窗》2011,(24)
《青春》韩寒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版本书不仅收集了韩寒两年来撰写的文章,还有他从未发表过的杂文。本书主打篇目《青春》曾发表在韩寒博客中,讲述了一个月薪1200元、生活在上海郊区的年轻人的绝望。那段时间发生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书中还包括韩寒两次公开演讲的全部笔录。一篇是他在母校松江二中校庆上的演讲,题为《纪念母校致  相似文献   

6.
来信     
孔田平 《南风窗》2012,(4):14-14
本期几篇文章《超级换届年里的战争风险》、《党内民主从选举做起》、《为什么要追求自由》、《波澜不惊的台湾大选》,都围绕着中国现实,在选举框架下,探讨民主和自由。隔岸观火,当然是"波澜不惊"。事实上,我们围观了一场宝岛所历经的波澜壮阔的民主洗礼。记得选举以后看过一个视频,马英九当选当晚,一个用闽语唱歌的大叔道出了一句大真话:"如  相似文献   

7.
来信     
《南风窗》2012,(4):14
本期几篇文章《超级换届年里的战争风险》、《党内民主从选举做起》、《为什么要追求自由》、《波澜不惊的台湾大选》,都围绕着中国现实,在选举框架下,探讨民主和自由。隔岸观火,当然是"波澜不惊"。事实上,我们围观了一场宝岛所历经的波澜壮阔的民主洗礼。记得选举以后看过一个视频,马英九当选当晚,一个用闽语唱歌的大叔道出了一句大真话:"如  相似文献   

8.
怀旧的起因     
人们常常把怀旧作为衰老的标志,好像怀旧是老人的专利。其实不是,凡是有过一点经历的人,都可能患上怀旧病。我记得一个邻居家的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面对周围的小伙伴感慨地说,我小时候可好玩了。好像他现在七老八十一般。  相似文献   

9.
陈统奎 《南风窗》2012,(10):96-96
罗伯特议事规则中国本土化推广者袁天鹏在安徽农村教农民学习开会,当地父母官区委书记很敏感,以"下乡调研路过"的形式过来瞧瞧,袁天鹏到底是干什么的。看后,这位书记一边笑一边说,袁天鹏是"从美国带了两斤民主回来卖卖"。孙中山之后,袁天鹏是第二个将罗伯特议事规则这洋玩意带进中国农村。议事规则是一种程序民主,2007年《南风窗》曾将"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奖"颁给袁天鹏,褒扬他的起而行。  相似文献   

10.
当事人     
杨军 《南风窗》2010,(19):20-20
<正>人民大学原副校长谢韬去世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谢韬8月25日晨去世,享年89岁。2007年他发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推崇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曾引起很大反响。谢韬是四川自贡人,毕业于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曾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延安新华总社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中国社科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主  相似文献   

11.
在哈佛大学,坐落着一个赫赫有名的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这里收藏着八十多万册中文图书,其中的善本古籍特藏,以其质量之高、数量之大享誉世界.可以说,这里是西方世界最大、最好的中国善本收藏地之一. 从图书馆的创办者、继承者,到慕名而来的众多学者,哈佛燕京图书馆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 肇始:戈鲲化带来首批藏书 “一位熟悉自己国家典籍的中国知名作者,给‘新世界’带来了从其祖国的文献中精选的著作.其中最新也让人好奇的,是他自己刊行的诗集.”1882年1月9日,《波士顿每日广告人》这样写道.这位中国人不是别人,正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教授中文的戈鲲化,其中提到的诗集,就是他当时用作教学的《人寿堂诗钞》.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蔡欣怡(Kellee Tsai)教授针对《中国的经济开放和地区政治》、《从铁饭碗到非正式化:变化中国的市场、工人和国家》、《中国的管控型政府:面对全球化的新战略》这三部著作发表于美刊《政治观点》(Perspectives on Politics)杂志2013年9月号上的一篇评论性文章。蔡欣怡教授长期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学,出版过《后街金融:中国的私营企业主》、《绕过民主:当代中国私营  相似文献   

13.
那不是张建生吗?他不是于去年八月间骑单车作环球旅行了吗?怎么他的身影又出现在街头?单车闯世界 1985年8月10日上午,34岁的《大众电视》杂志社记者张建生,与31岁的浙江电视台记者闵曙光,踏上征程,开始了为期两年、行程五万多公里的自行车环球旅行的壮举。行前,他们充满信心地说:“作为当代的中国青年,应该做些具有开创意义的事情,要让全世界看看中国八十年代青年的崛起和信念!”一时,海内外舆论界纷纷发表评论——《杭州日报》:“这样一项有胆识、有组织的世界环球旅行,在我国建国以来还是首次。”香港《大公报》:“这是一次勇敢的壮举,反映了国  相似文献   

14.
子堃 《工会博览》2010,(10):53-54
不是旅行社职员,不是国航空乘,不是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不用自己出钱,只要写写博客就可以被人邀请四处旅行? 北京媒体人伊夫,自2006年在新浪开旅游博客“独行伊夫”,目前累计拥有1200多万点击率,以至受到世界各地旅游局的关注,纷纷邀请他四处旅行。  相似文献   

15.
任何公共机构的建立、运作、任何集体行动都必须尊重个人的权利和意愿;反对任何裹胁、洗脑、强迫、欺蒙。“他感觉到自己的心脏抵在树林里的松针地上怦怦地跳着。”这是《战地钟声》一书中的最后一句话。虽然小时候玩过惊险的“杀人”游戏,“击毙”过别人也被别人“击毙”过;虽然庸庸碌碌的前半生中也曾有过一两次惊心动魄的遭遇,但是,都比不上读完全书来到最后这一句话面前时所感到的震撼。这是一个人全部人生中最寂静的几秒钟,罗伯特·乔丹,美国蒙大拿大学的青年讲师,西班牙内战中的共和派游击战士,已经不能按期销假返回校园上课了,他将战死在异国的土地上。海明威常常带给读者宗教般的体验,但他不扮演圣人,这是他的可爱之处。他的叙述以松针上的寂静收尾,似乎在暗示人们去扒开松针探寻下面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16.
甄静慧 《南风窗》2013,(5):82-85
母亲从小就不准他干写作这一行,但发现了真相后,他按捺不住地要说话,要用笔来说给更多的人听。签售成为文化事件后,他说自己不打算挑衅谁,但责任在肩,不再反感标签。如果不是2011年突发其想要出一本杂文集,李承鹏现在还只是作家和前足球评论员李承鹏。也会有很多人关注他,但那都是些当年的足球爱好者,以及喜欢看他书和博客的读者。然而一念  相似文献   

17.
龚克 《法制博览》2009,(7):39-42
中国文人能玩得转皇帝者,非解学士莫属。他玩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玩过夺了侄子皇位的永乐皇帝朱棣。这对父子暴君,竟然被解学士玩得团团转。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6,(24)
正据说,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是资本的胜利和"吊丝"的胜利。那些长期被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压得喘不过气的"白人直男"们,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但很快就爆发了示威游行。很多人呼喊着"(特朗普)不是我的总统"、"不要种族歧视"等口号。看来,民主越来越不是愿赌服输。我观察到,一些欧洲媒体也没有放弃对特朗普的疑虑。德国新闻网10日称,特朗普被称有"自恋型人格障碍",他今后将控制核武器,如果按下核按钮,那世界可能毁灭。有意思的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兰克在他的《小布什心理传》这本书里,说小布什是一个"对人类有威胁的精神病患者"。他当年发动伊拉克  相似文献   

19.
如果要将法国作家贝尔纳-亨利·莱维的《美国的迷惘——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作某种比较,那么我更愿将前者视为对托克维尔著作的"质问"而不是"致敬"。1831年4月,法国政治思想家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在经历了9个月对美国的访问,于4年后出版了这部令他留名  相似文献   

20.
戴维·赫尔德(David Held)是一位享有很高声誉的政治理论家,也是一位多产的学者。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有《民主的模式》、《民主与全球秩序》、《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等,在其2010年出版的《世界主义:观念与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