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构建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政治价值体系,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改进政治生活质量奠定价值基础。当然,在构建新的政治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认清政治价值构建的依据与困境、挑战与风险。现代化国家应从政治价值主体、政治价值客体以及政治价值偏好等角度,采取渐进式开放战略,兼容并蓄地构建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价值多元变化的政治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国际政治中的权利政治与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学,以认识、判断和研究国际社会舞台上演的国际政治戏剧为主要任务,是与国际政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紧密相联的。国际政治,指的是行为主体间(主要是国家间)围绕权力、权利、利益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是全球范围内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强权与主权、球权与人权、结盟与不结盟、动荡与秩序的总称。国际政治虽然纷繁复杂,变化无穷,但国际政治的实质,始终是权力政治与权利政治的较量。  相似文献   

3.
政党纷争下台湾青年的社会政治心态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政治心态是人们对所处社会的政治生活及过程的一种不定型、感性的反映,表现为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归属意识、社会理想追求等,它是某一时期民众比较普遍的心理投向与政治情绪。由于我国台湾地区独特的社会历史和政治背景,台湾民众的社会政治心态有明显的独特性和微妙性,尤其是转型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一代,他们生活的政治环境、经济条件、资讯手段等与台湾老一辈相比有了根本改变,其社会政治心态与理想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社团大致可以分为经济型政治社团、政治型政治社团和社会型政治社团三种类型。现阶段,政治社团与政府的关系具有多样化和行政化倾向,政治社团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一定的功能畸形,各种类型的政治社团发展很不平衡是政治社团发展的三个基本特征。当前,应从协调和理顺政府与政治社团的关系,完善政治社团的管理体制,加强立法,改善政治社团的法律环境,培育公民社会,以及加强政治社团自身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推进政治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所谓国际政治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指国际政治主体用来影响国际政治的手段与财富.它是随着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逐步提出来的.它的分类,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可以分为硬性的和软性的国际政治资源,也可以分为长期性的和瞬时性的国际政治资源,还可以分为体制性和规范性、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结构性和非结构性国际政治资源等.开发和利用国际政治资源的形式主要有战争、军事威慑、经济制裁、政治动员、政治谈判、政治结盟、文化传播、政治协调、政治妥协、政治游说、利用高科技等.开发与利用国际政治资源是参与国际竞争、确立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高度重视这一课题.因此,要制订好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变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无疑面临着政治发展这一严峻课题。一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尚未成熟,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政治稳定,制约政治发展的进程。在现代化的大背景和中国社会转型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需求下,只有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关系,切实解决公民政治参与所面临的两难境地,才能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实现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政治参与视野中的民族地区政治资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政治资源是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的政治手段和政治财富。政治参与是民族地区的重要政治资源。政治参与膨胀或冷漠所形成的并发症是民族地区政治资源流失的突出表现,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文化落后、民族意识狭隘、参与制度不完善等是政治参与并发症与政治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加强政治参与的治理,主要包括以顾客为导向,及时转变政府职能;以参与为理念,引入政府竞争机制;以有序为前提,优化政治参与制度;以创新为动力,提升政治参与水平;以发展为要务,夯实政治参与基础等路径选择,最终能高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民族地区政治资源,从而推进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发展,全面建设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是党的政治建设科学化的风向标,党的政治建设科学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化水平。从本质上讲,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就是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与宗旨且民主集中制原则有效运转的状态与取向。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经历了起步与探索、发展与曲折、恢复与提升、新局面开启与推进四个历史阶段。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的演进历程,凝聚着党对党内政治生活理念、目标和行为规范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求,在不断推进党内政治生活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2008年对山东省莱西市东大寨和牛溪埠村的调查数据和访谈笔录,对农民政治参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的结果充分说明,经济收入与政治参与程度之间相关性最弱,文化程度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最强,年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比较显著,性别和政治面貌与政治参与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汉文 《国际政治研究》2012,(2):125-142,10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部分学者围绕"欧亚主义"与经典地缘政治理论,分析这两大思想传统的现实价值及其启示,力图藉此理解当代俄罗斯的政治身份、国家地位与未来命运。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的兴起,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对俄罗斯对外政策实践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看来,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依然是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延续,基本没有克服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存在的诸多缺陷。个别激进的地缘政治观点与沙文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联系较为紧密。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与国际政治相互融合产生了国际政治心理学这一独立的交叉性学科,政治心理学理论成为研究国际政治现象的路径之一。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心理学有了新发展,中国的国际政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经验开始受到重视。由于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那么,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如何?如何评价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如何看待此研究的未来发展?本刊特约记者王海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尹继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心理学和国际安全与中国外交,著有《政治心理学》《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战略心理与国际政治》等。  相似文献   

12.
和平发展时期“两岸政治关系”理论内涵包括两岸之间政治对立、政治互动、政治互信、政治定位与政治合作等,这五方面关系总体上是逐步递进关系,如在存在政治对立情况下开启政治互动,通过政治互动增进政治互信,并在此基础上面对与处理政治定位,最后开启政治合作;同时这五方面也存在彼此促进、互为条件关系,如在政治互信基础上开展良性政治互动,反过来会增进政治互信;如果政治定位能得到妥善处理,政治互动会更顺畅,政治互信会更强化,政治合作也能深入开展。“合情合理安排”“两岸政治关系”路径包括双方协商、平等协商、务实协商与公权力协商。  相似文献   

13.
纵观古今,中西方关于法律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不胜枚举,哈贝马斯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法律与政治两者之间是"构成性联系"的观点,并从他的商谈理论出发对法律与政治的构成性联系进行了独特的论述。他认为,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具有合法性的法律,使政治权力与交往权力联系起来,由此形成一种法律与政治权力的互相构成。法律与政治之间的构成性联系是一种良性循环关系,两者彼此没有先后和高下之分,两者互为前提、相互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任何政治发展,只有兼顾了民族性与现代性,才能够有所成就,而当两者出现不协调甚至有所偏废的时候,政治发展就会陷于停滞甚至是倒退。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体现。只有在充分借鉴东西方国家政治发展历史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才能推进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有政治关切的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如何处置?知识分子要获得其立言的独立性、批判性与超越性,似乎必须与政治权力保持一种疏离甚至对抗的关系,但知识分子立言的根本意图又在于改造政治和社会,并非仅仅停留于生产一堆"批判性的话语文化",那么知识分子似乎应该要寻求与政  相似文献   

16.
认同政治取代阶级政治是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规划,这种后革命的政治规划是对马克思主义解放规划的放弃.究其原因,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叉政治哲学在深层逻辑上和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的观点非常一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抗消失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运动的革命历史终结了.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历史演进的梳理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民主政治实践的期望价值指向与现实需要的双重考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依次选择了与特定历史时空相耦合的动员型模式、大民主模式、组织化参与模式与社会参与模式。从新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历史演进的实际落差来看,以人为本的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必须同民主政治的价值相吻合,必须置于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框架内,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世俗社会中不存在完美的公民政治参与模式,我们只能在从人类一切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中汲取创新的灵感与资源的同时,依凭政府、学术研究与社会形成的有机合力,不断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治属性是党的根本属性,政治职能是党的首要职能,这就决定了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价值要素不同、功能呈现各异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机制.广义上,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政治建设涉及党的自身政治建设——"基础性政治"、政党政治建设——"功能性政治"以及现代化国家建设——"目的性政治"三个基本方面.这三个基本方面既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指向,也是其价值内涵的实践形态.三者之间的价值融通与协同推进,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基本逻辑.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党的自身政治建设为价值牵引、以政党政治建设为价值保障、以促进现代国家成长为价值归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价值内涵与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的特征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政治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农村政治结构的合理化,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了农民政治参与水平.然而,在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胶着在一起,滞后于农村政治制度的发展.因此,要加快农村政治文化创新,提高农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为农村政治制度变迁提供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20.
政治效能感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的政治态度,农民政治效能感的程度不仅反映了他们与村委会的关系,更体现了农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通过量化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其一,农民的内在、外在政治效能感多数偏低。其二,在影响中国农民政治效能感的因素中,经济水平并未影响农民的政治效能感,而受教育程度和党员身份是影响农民内、外在政治效能感的重要因素;物质诱因没有构成对农民内在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却构成了对其外在政治效能感的负面影响;与干部是否有关系是影响农民内在、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