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社区认同就是对社区共有价值的认可、赞同和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区认同发生了急剧变迁,腾尼斯意义上的中国农村社区正处于解体之中。生产方式的转变、快速的城市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所谓的现代性"下乡",以及国家自身在基层的治理转型,都对农村社区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成为安定有序和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当前看来,农村社区认同重构成为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人们所说的社区,通常指城镇居民委员会辖区或住宅小区。然而社区的社会学解释,则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那么,农村的行政村或自然村何尝不是社区——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农村社区的范围与边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社医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对农村社区组织与规模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的工作,也是农村社区组建的前提和基础.文章认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并非是一种自发形成的"自发型社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一种政府主导的规划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一种"规划型社区".农村社区承担着农村社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功能.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它要求立足农民共同利益、需求和认同基础,确定社区的边界;作为一种农村基层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单元,它也要求根据管理和服务效率争效益来划定边界.在实践中,各地应立足于当地实际,尊重农民业已形成的共同利益、需求和认同,科学规划社区的布局及其规模范围.其中,以村民委员会为基础设置社区是一种现实和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吴理财 《学习月刊》2010,(15):26-27
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村社区认同重构又是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区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社区入手 ,阐明了现代社区和传统社区、现代社会的区别 ,提出现代社区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认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大力开展社区服务 ,重塑社区文化 ,促进共同体意识形成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进程中,撤村并镇、宅基地置换、征地拆迁等齐头并进,广大农村面临重大转型。农民转变为居民,村委会转变为居委会,农村转变为城镇,农村社区开始出现。农村社区由生产共同体向生活共同体转变,农村社区治理由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转变,城乡格局由城乡二元向城乡统筹一体转变。在这一系列转变过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问题频出,因而,从治理模式、公共决策、权力配置和条件保障的路径提升农村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转型与创新,离不开村民的广泛参与和大胆实践。目前,北京农村社区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传统农业社区、城乡过渡型社区、迁移型社区和现代型社区。不同类型农村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取向、行为动机、参与效果和结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在开展乡村治理、推进居民社区参与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社区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农村社区转型发展,营造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促进居民社区融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以社区为重心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改革进程中,文化共同体意义上的农村社区逐渐淡化和解体,农村社区发生的重要变迁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资源的流失。在现实情况下,以社区为重心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传承与发展丰富的地方文化体系,对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对于公共文化生活的回归等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以社区为着力点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十分必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党建引领是构建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基层党组织以价值引领凝聚治理共识、以机制创新整合治理资源、以行为垂范驱动治理活力、以利益协调保障治理成效,构成了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内在机理。对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进行个案考察发现,塔元庄村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用凝聚思想共识、推动责任共担、强化协同共治、实现利益共享等方式,汇聚多元治理主体和治理资源,构建了以党建为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提高了村民的“参与度”,提升了多元主体的“协同度”,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该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启示:加强思想引领,建设价值共同体;加强责任共担,建设责任共同体;加强协同共治,建设行动共同体;加强利益协调,建设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农村社区不断涌现。在民政部的推动下,2007年以来,全国共确定了251个县(市、区)作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  相似文献   

11.
构建农村社区建设与民间组织发展的联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碍农村社区建设推进的原因之一在于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社区自我服务能力弱,社会自治功能差.而农村民间组织能够解决这一困境,将农民组织起来,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的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联动机制:一方面,农村社区为民间组织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撑;另一方面,发挥农村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支持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与“行政村”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人认为农村"社区"与"行政村"是两个不同的事物,社区是政府供给公共品的基层单元,行政村则是村民自我事务的自治体。造成这种混乱的重要原因,是行政村自治体的"群众自治"性质和当下对农村"社区"的实用主义应景式诠解。社区的本义应是人类基层生活共同体、决不仅仅是政府供给公共品的单元体;村庄自治体不仅治理自己的村务,而且"一肩挑"起公共品进村入户等政务。不论从地域共同体层面还是从治理层面,在全国绝大多数的"一村一社区",农村"社区"与"行政村"应该是统一的;从公共产品不同的供给主体上来硬性区分"社区"与"行政村",在逻辑上陷入了严重谬误。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历史阶段行政村建设的新形态,而不是并列于行政村建设之外的一个东西。若把两者强行分离,势必造成怪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7,(2):45-45
“社区”是我国社会学者从外文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1887后,德国社会学家F·媵尼斯最早提出“社区”的概念,其后,美国人C.P.罗密斯将德文“社区”英译为Comlullity。Community有公社、团体、共同体等含义,后来,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等人又赋予了它地域性的含义。1933年,燕京大学一批青年学生翻译帕克的社会学论文集时,首次将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  相似文献   

14.
《学习月刊》2013,(22):52-52
一、城市社区党建创新的主要挑战 1、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压力。从传统城市社区走向现代城市社区,就是从共同体走向社会的过程,社会化发展的越充分.城市社区就发展得越成熟。市场化发展产生了分工的细化、资源的聚合和协作的加强.为社会转型期的协同治理创造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5.
覃万科 《学习月刊》2009,(12):55-55
近年来,宜都市按照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总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农村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今年,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严艳红 《党史文苑》2012,(24):61-6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它借鉴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经验,将农村社区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变。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生活的舒适、环境的整洁,但也存在着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的极端发展及其解构力量,给城市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在现代性的阴影下,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面对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结构,培育现代城市社区的"共同体意识"是社区共同体建设的核心问题。积极构建社区参与共同体、社区服务共同体、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体和社区自治共同体,是重建社区"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口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进程中,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对于促进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结合我国农村的发展实际,努力探索适应城镇化要求的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途径,为“新农民”进入城市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候德苹 《世纪桥》2012,(5):138-139
2008年“5·12”地震后,四川蒙受巨大损失,农村受灾面积大,农民损失惨重。在灾区逐渐恢复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之时,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本文通过对“社区”概念的理解,界定了震后四川农村社区建设的含义和内容,并针对其特殊性,提出震后四川农村灾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措施建议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单媛 《学习月刊》2010,(10):80-81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近年来,部分地区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基点和平台,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设模式。可以概括为:“整体搬迁”模式、“规划导向”模式和“自然过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