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人说,居京城,大不易,不堪忍受的首要问题是行路难。行在北京,谁能说没有堵得慌的经历。北京的堵车举世闻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车龙在宽阔的路上蠕动早已经成了京城壮观一景。 作为每个生活在钢筋水泥浇铸的城市森林里的个体,我们无法超脱于这方土地。我们快节奏的生活就是城市在高速运转。对于北京交通,怨声载道并不能解决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京拥堵,走路的说车多路窄是罪魁祸首;坐小车的说公共汽车是最大堵源;开车的说自行车太多是交通堵塞的根本原因。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理清思路再治“堵”,是什么跟不上发展步伐? 北京交通拥堵是目前中国城市交通状况的典型缩影。交通与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未来关系如此紧密。交通阻塞、混乱已严重影响了北京城市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堵车,“堵”住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现在。 每一个发展中的城市都有她的一路畅通梦。这梦看似缥缈,实则公众热切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高水平的交通管理和服务,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和“平安奥运”的承办目标。北京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方,如何营造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是北京市公安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必须形成以“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全社会参与”的交通安全防范体系,坚持严格执法、严格管理,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为总体结构的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交通管理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湖北省的交通建设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为中部崛起当好交通先行”的精神,抓住机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交通建设规模持续增长,无论是铁路、民航、公路还是水运,都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态。结合湖北省交通发展状况,我们重点就发展大交通、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以及武汉城市交通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树立大交通理念、实施大交通战略中部崛起,交通先行。这已经成为共识。湖北要在中部率先崛起,必须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既涉及城市内外交通,如与铁路、民航、水上运输等陆海空交通和…  相似文献   

4.
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两个“牢固树立”、三个“显著提高”、一个“协调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其落脚点是形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一目标的确定,体现  相似文献   

5.
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武汉在“十一五”及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首先就要整合基础资源,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武汉作为城市圈建设的核心,在构建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中需要加快解决重点和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
乐华 《公安学刊》2014,(1):91-94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五年治堵工程"的决策部署,杭州交警将治堵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创新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治堵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广泛征求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提出包括施工组织管理、公交优化建设、停车综合治理、立体交通建设、交通文明建设、交通需求管理等六方面的治堵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出 经过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的建设,北京的交通体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能等闲视之。一是交通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这个栏目的创意,其实来自孔老夫子。此“出行”第一回也,出门即遇北京城堵得厉害。随着北京城市的快速发展,北京人口快速膨胀,目前全市常住人口已经接近1500万人。近年来,北京平均每年增加常住人口30万人。人口规模的高速膨胀给资源、交通、环境带来了压力,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前不久举行的北京“十一五”规划市民建言会上,市民代表围绕“如何解决北京的人口问题”各抒己见,其中“北京对外地人进京是否该设门槛”是争论的焦点。北京既是北京人的北京,也是全国人民的首都,研究北京的问题,理应听取全国人民的意见。同时,北京遭遇的人口难题在全国各大城市也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您的看法呢?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的信访工作中,一些地方或单位由于接访责任不明确,加之少数接访者思想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认真办理,能拖则拖,能缓则缓,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直接影响了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一是重“堵”轻“疏”。一些地方的领导视上访群众为不稳定分子,对上访对象采取防范态度,工作上主要采取“堵”的方法。有的地方在一些交通要口设立“上访劝阻站”,阻止群众上访;有的建立“包保责任制”,拖住群众上访。一旦上访人员有个“风吹草动”,就组织人员想方设法加以阻拦。他们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认真解决上访者的实…  相似文献   

10.
《上海机关动态》2010,(10):32-32
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北京市直机关党组织始终坚持“围绕一个中心”、“立足两个提高”、坚持“三合原则”、“建立有效载体”,不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为“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科技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