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政治体制、国家规模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等决定,我国应确立中央相对集权,同时向地方适度分权的复合税权分配模式,建立以中央立法为主,省级立法为辅的税收立法格局.地方税收立法能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减少因中央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制定地方税法带来的效率损失;使地方在清费立税,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税收立法权因地制宜地合法取得收入,并纳入预算管理,从根本上规范地方的收入行为.根据地方税种的不同界定地方税收立法权限,同时辅以配套措施以落实地方税收立法权.  相似文献   

2.
自2011年上海市和重庆市房产税改革试点以来,我国的房地产税制度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理论。房地产税作为重要的地方税种,应充分发挥组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职能。沪、渝房产税试点存在"收入少、征管难、难推广"的问题,可借鉴美国房产税减免制度、日本鼓励自主申报的措施和香港房产估值防腐机制的经验,通过实行"宽税基、低税率"的方针、健全减免税制度、建立房产价值评估系统、明确税收用途的公益性、强化房产税征管措施、实行比例税率和提高立法层级等举措来完善房地产税制度。  相似文献   

3.
颜昌武  侯一麟 《探索与争鸣》2022,(3):100-110+178
开征房地产税是一项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房地产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并非只是补充地方税源不足的渠道,也不是抑制高房价的权宜之计,而是推动和促进我国更深层次改革的治理工具。房地产税承载着调整和完善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等关系的使命。房地产税作为地方辖区居民投入和受益的链接纽带,其征收和使用能够促使地方政府更负责、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服务,也有利于培育具有公共精神的现代公民。要使房地产税顺利开征,首先要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稳定宏观税负,最大限度地保障纳税人权益,最大限度地规范政府的权力。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税立法成为我国税收立法的重中之重,即涉及到房价调控,也涉及国民收入的公平分配。但我国房地产税立法理论研究薄弱,立法一直畏葸不前。本文通过国际立法比较,揭示出房地产税立法的困境所在与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税收上也相应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因而对其征收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征管实践来看,营业税实施“项目管税”、企业所得税狠抓“核定征税”、零星税收推行“协作控税”等控管模式初步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税收收入层面的增长依赖、欠税等问题还值得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1~2008年为分析期,围绕武汉地方税收发展态势,将武汉与大连等七市进行多角度比较,分析了武汉地方税收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产生这种状况的经济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促进武汉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史丹 《时事报告》2013,(7):26-26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不是单独的价格问题,税金也是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征收资源税,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作为地方性税收,又能够为地方政府增加收益。通过税价政策的协调改革,可以实现对资源消费的有效调控。资源税改革,方向是要由收益型税收转向绿色生态型税收。怎么转?主要有三点:一要提高资源税税率。从税收总量上看,资源税在总税  相似文献   

8.
郑楚光 《世纪行》2012,(3):14-15
自1994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央的“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部署指导下进入新阶段,财税体制改革充当改革的先锋。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建起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制度.并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收机构分别征管:  相似文献   

9.
在征税、纳税和用税环节引入文化元素,以形成促进税收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税收文化建设已愈来愈为社会所重视。由于我国税收文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尚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的税收文化依然桎梏着我国的征税人、纳税人和用税人,亟待加强税收宣传,明晰纳税人权利,注重对纳税人的税收文化培育;加强税务建设,落实征税人的服务文化观;重塑依法用税,增强用税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
略论完善我国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税是指以土地和房屋的价值或收益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是指调整房地产税收征纳关系的一系列规范的总称。房地产税具有现代税制一般税种在征税对象方面所没有的特殊性 ,即一般税种如所得税、流转税等 ,其征税对象为经济行为 ,是对经济增量征税 ;而房地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土地等不动产 ,是对存量资产征税。由于两者在征税对象方面的根本不同 ,决定了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作用也各不一样 ;前者直接影响纳税人的经济决策 ,对经济运行难免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会有扭曲作用 ;而后者并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 ,具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在国家整个税制面临改革的大环境下,房地产税制的改革尤显突出,而我国目前房地产税制却存在着租、税、费不分,费多而税少;税制结构、税种的某些规定不合理;税收优惠太宽,税基过窄;税收征管力度不够,税收流失严重;税收调控功能较弱等问题。因此,需要减费规税;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无需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房地产税制;改革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严格征管,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房地产登记、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2.
何忠党 《前进》2011,(1):48-49
县级地方税务机关是国家税务部门最基层的税收征收单位,也是国家各项税收法律、规章制度和征收任务最基层的落实单位。做好基层税收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持续、稳定发展,是基层税务部门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3.
李波 《长江论坛》2009,(5):32-35,51
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下至今并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地方税体系,由此阻碍了整个税制的完善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真正确立。本文基于地方税改革的理论,提出选择在武汉城市圈开展以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资源税三个税种为主要内容的财产行为税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武汉城市圈地方税改革试点工作,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地方税收支持,为武汉城市圈发展提供相应的财力保证,为全国地方税制改革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4.
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作为税收三个特性一直是中国税收学研究和实践的起点,鲜有反驳之,被作为先验的真理为多数人所接受,且有国外的经验相佐证。税收三性映射的税公法、税权力法主导着税法学的研究和实践路径,使征税机关和纳税人失衡的权力、义务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下来,且固定之。我国税法基础理论,尤其是纳税人意识提升研究,亟需在税收特性上深化认识,并注重税收学和税法学的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朱宝林  朱永恩 《群众》2009,(10):45-46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做好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地方税务部门。应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工作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工作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税收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方税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税收管理工作水平应着重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高培勇 《小康》2013,(12):19-19
有人说,正在推行当中的营改增已经颠覆了地方政府原有的税收体系格局,但是我想说的是,迄今为止它所颠覆的主要是财权层面的事项,而对财力方面的事项并没有触及。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税收体系是我国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房地产税收体系、房地产税负水平、房地产课税环节、房地产收费水平四个方面对于我国及国外典型国家房地产税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我国房地产实践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房地产税收体系调整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韩啸 《时事报告》2011,(2):57-59
经济衰退令美国地方税收锐减,社会保障等支出却急升,资不抵债的风险飙升。由地方债务引发的新一轮危机被称为“美版欧债危机”。统计显示,美国州政府和市政府的债务总额已经高达2万亿美元。美国各州开销比税收多出近5000亿美元,而且还面临1万亿美元的福利基金缺口。  相似文献   

19.
论唐代税收体系和结构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玉峰 《思想战线》2003,29(3):59-64
以德宗建中元年租庸调制的废弃和两税法的实行为分界,唐代税收体系和税收结构呈现出前后两个时期的鲜明特点。唐前期的租庸调制继承并总结了北魏隋朝以来的租调制,唐后期两税法和多种工商业税的推行则全面开启了征收资产税的法制化新里程。唐代国家税收体系和税收结构总体呈现出的由租庸调农业税为主向多元资产税并存的转化变动特点,对宋代以后的国家税收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体现了唐代社会乃至中古封建社会的经济变动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北地方税收与经济发展若干矛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来,在湖北经济逐步好转的新形势下,地税收入增幅却持续下滑。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反差现象?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深刻揭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要冷静正视当前湖北地方税收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反差现象,构建理性、规范的地方税收增长机制,客观评析地方税收在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改革与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而要消除反差,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优化湖北经济结构,同时构建科学、规范的地方税体系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