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川大地震,可以说全球瞩目、举世关注。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更是魂牵梦萦,心里时刻挂念着灾区人民、急切关注着抢险救灾的进程。可以说,整个中国都陷入这场灾难的悲伤和救援之中,全国各地的人们,几乎都深夜无眠,情系灾区,祈福灾民。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等地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各路救援队伍迅速开进灾区,各种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向灾区,全国人民以捐钱、捐物、献血等各种形式,全力支援灾区,团结一心抗震救灾。这场斗争,是对中华民族意志、信心、凝聚力的一次严峻考验,需要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精神,迎难而上,百折不挠,顽强拼搏,众忐成城,在抗出地震灾害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8,(6):47-49
镜头一:年轻妈妈怀抱女儿遇难女婴含乳头吮吸活命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救援人员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军地结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月6日,北京市丰台区成立了北京市首家军地应急救援队。这支队伍由丰台区政府与武警驻丰台某支队特勤分队共建,拥有骨干队员100名、后备队员1000多名,可担负综合性救援任务,并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内实施救援。军地救援队的组建有效地整合了丰台区的军地资源,探索出一条以军民结合为特色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6.
龚艳  颜峰 《传承》2011,(20):46-47,50
灾难教育是传播有关灾难知识,培养防灾救灾技能,并促使受教育者生命情怀和坚强意志养成的过程,它对于人类社会十分必要。日本的灾难教育是全世界的典范,其现状表现为灾难教育保障法定化、灾难教育对象普遍化、灾难教育内容层次化、灾难教育理论实践化。结合日本灾难教育现状与我国国情,有利于我国正确认识实施灾难教育的重要性、形塑灾难教育体制的规范性、注重灾难教育实践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回望我的2020年,我不禁感叹,时间匆匆如白驹过隙,这是我在守押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19个春秋。这一年,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从冬日冰封到春风十里,两个多月时间里,比病毒蔓延得更快的是全国各地奔赴到救援一线的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8.
在靠近罗伯特·里德福德那著名的滑雪胜地桑德安斯滑雪场的斜坡旁,有一栋漂亮的小木屋。站在宽大的落地窗前,可以眺望蒂姆帕诺戈斯山背后那挂飞流直下的瀑布。这栋木屋,是我和妻子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设计建成的,它凝聚了我们多少心血啊,是我们一家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但是  相似文献   

9.
面对灾难     
人类每经过一次灾难,就能够得到一份教训、一套经验,每战胜一次灾难,便能够看到一缕灿烂的光明。  相似文献   

10.
灾难发生的那几秒钟,会令家庭支离破碎,亲人生死分离,带给幸存者的是巨大的心理阴霾。然而,灾难永远不会消失。它就在那里,冷漠也好,残忍也罢,总会时不时地出现,撕裂大地,也摧毁人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伟  杨傲 《中国减灾》2007,(12):17-18
随着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刚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我国应急救援队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制度,加以有效地解决。  相似文献   

12.
南雁 《中国减灾》2001,11(4):24-25
9·11恐怖袭击影响波及全球经济,美国经济中心遭受严重打击。美国GDP以9万亿美元金刚之尊,占全世界GDP的28%,全世界GDP30万亿美元,而美国中部地区的纽约、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则占美国GDP的16%,该地区的经济活动和消费者信心都遭到沉重打击。200年来美国曾经历过17次危机,9·11此属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13.
韩国的灾难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灾难事件是不可避免的,韩国也不例外。韩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主要灾害是暴风雪、洪水、干旱和霜冻等,因此,韩国的应急管理在传  相似文献   

14.
黄思语是映秀小学的学生,13岁,大地震发生的瞬间,她被埋在了废墟的下面,5分钟后她做出一个抉择,用石块割断了自己的残肢,从废墟中爬了出来.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北京要装假肢,但不幸感染上了骨髓炎,一直在治疗.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一直在笑,她漂亮得让人心疼.她妈妈陪她在北京治疗.地震让小思语一家4口分居3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4,(4):1-1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阂家,自强不息的古人以刚毅之笔写下“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至今仍激励着我们。  相似文献   

16.
只有制度健全,危机才会及时得到化解,社会根本不会为英雄的诞生留下生存的土壤,或者可以说,健全的制度下,职责所系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  相似文献   

17.
毫无疑问,日本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及其影响是长期的,甚至会永远存在。不过,最直接和长远的影响之一是,不可避免地引发永久的争论:是否该建造和运营核电站。  相似文献   

18.
徐娜 《中国减灾》2011,(6):30-31
自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灾难便如影相随。灾难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多方面的威胁。时代越发展,科技越进步,社会越繁荣,其威胁就越不可低估。树立正确的灾难观,增强灾难意识,提升应对灾难威胁的国家战略能力,这是一次次的灾难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玉 《中国减灾》2005,(10):52-53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在这些“手可摘星辰”的楼里工作生活的人们,都必须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出现了危险、灾难,怎么逃生?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作为一种公共事件,灾难带给人类社会巨大的破坏,包括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大量伤亡。自然变迁、人类活动均可引发灾难。无论是从人类文明史、国家成长史还是民族发展史来看,灾难均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可以说,灾难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过去。灾难的频发,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与此同时,在与灾难斗争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民族居安思危的防御力、攻坚克难的应对力、革故鼎新的创新力和团结一心的凝聚力。面对灾难,中华民族必须学会于灾难中成长,能够理性认识灾难、建构灾难文化、提升应对灾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