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色列总理沙龙10日晚匆匆结束了他对印度的正式访问离开新德里回国。他是印度和以色列1992年建交以来访问印度的第一位以色列总理。虽然由于以色列国内9日晚连续发生两起恐怖爆炸事件,沙龙将原定4天的行程缩短1天,但他认为此次印度之行“成果丰硕”,将两国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双方10日发表了题为《印度以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9,(29)
7月6日,以色列当选总理巴拉克在耶路撒冷宣誓就职,正式出任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1942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米斯马·哈沙龙基布兹,父母都是东欧移民。1959年,年仅对岁的巴拉克加入以色列国防军,在特遣队服役。参加了第三、第四和第五次中东战争。他先后获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巴拉克1987年出任以副总参谋长,并晋升为中将。1995年至1996年期间,他先后在拉宾政府和佩雷斯政府中担任内政部长、代理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O1997年6月,巴拉克在以色列Xi党换届选举中当选为工党主席,并在今年5…  相似文献   

3.
12月10日下午,以色列总理巴拉克正式向总统卡察夫递交辞呈。当晚,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匆匆归国,并立即宣布准备参加未来总理选举,同巴拉克再决雌雄。以色列政坛又解开了一个悬念,但巴以和平进程却又多了一道雾障,让人猜不透。近日,以色列一位专栏作家曾在《国上报》刊登一篇分析巴以和平前景的文章,标题叫做《三人同乘一只正在下沉的船》。显然,谁都知道这三人是巴拉克、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美国总统克林顿。我想,船是沉不了的,有如铁打的营盘,倒是三名水手没有多少可以同舟共济的日子了。根据以色列法律,总理选举…  相似文献   

4.
尽管奥尔默特已经渡过了几道难关,但针对他的反对浪潮远未平息历经半年多的调查和取证后,以色列负责总结黎以冲突中政府和军方失误的特别调查委员会,4月30日正式公布了初步报告,批评总理奥尔默特、国防部长佩雷茨和前任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哈卢茨领导无方、决策错误。报告一出台便引起以色列政坛动荡,奥尔默特成为众矢之的,政坛和舆论界要求其辞职的呼声不绝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看守政府总理沙龙 11月28日在利库德领导 人选举中以20多个百分点的绝对优势战胜挑战者、外长内塔尼亚胡,连任利库德主席,并成为利库德在将于明年1月28日举行的大选中的候选人,与工党主席米茨纳角逐以色列总理职务。 内塔尼亚胡在承认竞选失败的同时表示地将在大选中继续支持沙龙,并呼吁利库德成员全力以赴支  相似文献   

6.
国际要闻     
《瞭望》1994,(34)
约旦和以色列在亚喀巴和埃拉特之间的边界通道8月8日上午正式开通.约旦王储哈桑和以色列总理拉宾为边界通道开通剪彩.他们在致词中赞扬边界通道开通是两国宣布结束46年战争状态后的盛举,是两国今后合作开发约旦河谷的第一步.仪式结束后,拉宾  相似文献   

7.
执政18个月的以色列总理巴拉克12月9日晚突然宣布 辞职和参加下届总理竞选,并正式向总统卡察夫提交了辞呈。根据以色列有关法律,巴拉克的辞职将在其提交辞呈48小时后生效;新总理的选举将在总理辞职生效后的60天内举行。巴拉克此举主要是为了防止前总理、反对党利库德集团的内塔尼亚胡卷土重来,并平定党内斗争。但巴拉克能否胜算,从政经验丰富的内塔尼亚胡是否就此被“噎住”,都尚需拭目以待。而以色列政局一向是影响中东和谈的关键因素。巴拉克此举不是盲目决策,而是基于目前巴以局势的严重恶化和以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安,经…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0,(13)
以色列14日正式宣布“箭-2”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投入运行,这标志着以色列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防卫和拦截弹道导弹系统的国家。该系统是由以色列同美国共同开发研制的,其中60%的资金由美国提供。 北约和俄罗斯联合常设理事会15日举行大使级会议,就前南斯拉夫地区局势及北约和俄罗斯在科索沃的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这是自去年6月北约结束对南斯拉夫轰炸以来双方举行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俄与北约关系已开始恢复正常。 南斯拉夫联盟周边7国政府总理会晤16—18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就科索沃目前局势、多瑙河恢复通航和…  相似文献   

9.
耶路撒冷专电 以色列副总理兼外长利维3月30日突然宣布辞职,使以朝野震惊。但到4月7日,他又宣布继续留任,使不少人感到意外。 以色列人都知道,利维心高气盛,雄心勃勃,觊觎总理宝座有年。当初他宣布辞职,多数人不相信是出乎真心。总理沙米尔说他在“开玩笑”,还有阁员称之为“政治讹诈”。而利维则说他“一天也不想多干”,将向4月5日内阁例会提出正式辞呈,并“立即  相似文献   

10.
在前进党的竞选宣传片中,口号是“走沙龙道路”,主角也仍是沙龙,但谁都明白,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沙龙不会再回来,带领前进党甚至未来将可能领导以色列的,是埃胡德·奥尔默特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总理沙龙乃枭雄也:身背赫赫战功、硬闯圣殿山、软禁阿拉法特、定点清除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在他的人生哲学中,似乎只有胜利、前进,绝无退却、妥协。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乃枭雄也:亲手创立巴解组织、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30多年不屈不挠反抗以色列、至今仍高居庙堂之上,位及权力之巅。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1,(17)
●以色列总理沙龙4月10日重申了他在以巴、以叙和谈关键性问题上的立场,即以色列不会撤除犹太人定居点;不会从戈兰高地撤军、不会就耶路撒冷地位问题谈判,反对巴勒斯坦单方面宣布建国,并将对这一单方面行动采取回应性措施。●荷兰议会一院(上议院)4月10日通过“安乐死”法案,从而使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韩国政府4月12日召开“日本教科书歪曲历史对策小组”会议,决定采取一切手段,迫使日本重新修改歪曲史实的历史教科书。●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4月14日发表声明,强烈抨击以色列总理沙龙发表的有关未来…  相似文献   

13.
3月11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在耶路撒冷再次举行正式会晤。这是继2月19日美巴以三方会晤以来,两位领导人一个月之内的第二次会面。会晤虽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但巴以领导人的频繁接触,还是让期待巴以和平的国际社会感到一丝欣慰。当然,重启巴  相似文献   

14.
今球要闻     
《瞭望》1999,(3)
以议会确定五月大选以色列议会1月4日以85票支持、27票反对,三读通过了解散议会提前大选的议案,并确定于5月17日举行议会和总理选举。根据以色列基本法,以内塔尼亚胡总理为首的内阁在新的大选结束之前将自动成为看守内阁,议会也将行使过渡时期的权力。联合国...  相似文献   

15.
贾法里以1票优势胜出,几乎将肯定出任伊拉克战后的首任正式政府总理。但组阁前景会非常艰难伊拉克什叶派政党联盟12日举行投票,现任过渡政府总理贾法里以64对63 票的1票优势险胜此前呼声很高的现任副总统阿卜杜勒-迈赫迪,成为新政府总理候选人。根据伊拉克宪法规定,新政府总理产生自议会最大政党联盟,若无意外, 贾法里几乎将肯定成为伊拉克战后的首任正式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16.
国际要闻     
《瞭望》1995,(29)
班汉被推举为泰国新总理 泰国大选于7月2日举行。3日公布的选举结果表明,反对党泰国党获胜,在由391名议员组成的下议院中获得92席,而以川·立派为首的执政党民主党仅获得86席。选举结果明朗之后,泰国党领导人班汉·西巴阿差宣布同几个前反对党组成七党联合政府。5日,新组成的执政联盟的7党领导人举行联席会议,一致推举泰国党主席班汉出任新政府总理。63岁的班汉是1974年步人政坛的,曾在历届政府中担任过农业部长、工业部长等职。自1976年以来,他在每届选举中都当选为议员。 巴以将就扩大巴自治问题签约 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同以色列外长佩雷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1,(8)
●在以色列2月6日举行的总理选举中,利库德集团主席沙龙击败了工党主席、看守政府总理巴拉克,当选以色列下届总理。●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奎格2月6日宣布,美国军方计划在今年5月或6月进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导弹拦截技术的第四次试验。●在去年11月26日海地大选中获胜的原天主教神父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2月7日宣誓就职,再次成为海地总统。现年47岁的阿里斯蒂德曾在1990年当选总统,随后在次年发生的军事政变中被推翻而流亡美国。1994年美国对海地进行军事干涉,阿里斯蒂德回国复职。由于宪法规定不许连任,他在1996年将权力交给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同西欧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就象一辆列车,在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轨道上顺利行进。赵紫阳总理六月二日至十九日对英国、联邦德国和荷兰的正式友好访问,为这个前进中的中国西欧友好列车增加了新的动力。 访问期间,赵紫阳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和荷兰首相吕贝尔斯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举行了会谈,双方对许多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路撒冷当地时间2月7日凌晨,以色列反对党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在6日的选举中以压倒性优势击败现任总理巴拉克,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的第11位总理。根据以色列媒体的非官方最后结果,沙龙在6日举行的选举中获得了近162张选票,得票率为62.5%,而巴拉克则只获得了不到97万张选票,得票率为37.5%。巴拉克已经于6日晚承认失败。巴拉克的失误帮了沙龙巴拉克是1999年5月以同样巨大的优势(56%对44%)击败他的前任、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的。为何在短短20个月的时间内,他的支持率就急剧下滑,并最终导致选举失败呢?此间舆论分析认为,沙…  相似文献   

20.
开罗专电 6月11日,以色列议会以微弱多数批准了以利库德集团头目伊扎德·沙米尔为总理的新内阁,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以色列内阁危机暂告结束。种种迹象表明,沙米尔政府将继续推行利库德集团阻挠中东和平进程的政策。以色列人士普遍认为,这个以色列历史上最极端的政府将是一个“短命的政府”。 沙米尔政府主要由利库德集团和一些右翼和宗教小党组成,排除了工党参加。 新内阁中有几位著名的“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