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止震之殇     
史冠楠 《工会博览》2008,(14):43-43
人们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也不知道是我嫁错了郎,还是老公入错了行。七年来,只有我和婆婆还有一天天长大的儿子组成的“三口之家”,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因为老公也是工程人。  相似文献   

2.
人到中年烦恼多,最头疼的莫过于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才好。中年家长的孩子已经到了最容易叛逆的阶段,做父母的一不小心就会“得罪”孩子,在与孩子的交流上很容易发生障碍。万一孩子对父母产生了偏见,又得不到及时纠正,两代人之间的矛盾隔阂就会越来越深。这时候,最需要一个“和事佬”。那么谁能充当这个“和事佬”,化解笼罩在家庭上空的紧张气氛呢?  相似文献   

3.
狮城一些青年漫画家集体创作的漫画书《怕输先生》,风靡一时,洛阳纸贵。新加坡的汉堡包店推出“怕输汉堡包”,以“内容丰富,价格低廉”为号召,竟引来大批“怕输先生”、“怕输女士”彻夜排队购买,凡等公车抢着上、开车抢道、吃自助餐装多菜之类,都是“怕输”(即怕吃亏)的表现。前些时候,新加坡人风闻私人公寓供不应求,在开放日大排长龙抢购公寓。手头现金不多的人士,争购价格较低的外国房地产。这类人也被认为带有“怕输  相似文献   

4.
漫谈年俗     
【腊月童谣】 “腊月童谣”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过年谣”。在旧时,一进入腊月,已到了年末,预示着新年已经不远了。而到了腊八节,就闻到年味了。所以这首歌谣的开首是以“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为起兴开头的。接着就是“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相似文献   

5.
武骏 《法制博览》2011,(18):54-55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公交车上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对旁边的小女孩说:“谁说不能预测未来?至少我能知道以后我的孩子姓什么,可是你就杯具了,你的孩子姓什么还是未知数呢!”小女孩反唇相讥:“哼哼,那是!但是,我的孩子肯定是我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未必了?”  相似文献   

6.
伍丽丽 《青少年与法》2009,(6):34-35,41
7月29日,重庆市永川区44岁的曾芙蓉惊慌失措地来到派出所报案称:“不得了了,我家闹鬼了,吓死人啊!麻烦你们去看看。我怕……怕哪天会要了我们一家人的命啊……”曾芙蓉浑身战抖,脸色苍白,她说,两小时前.她家厨房里突然砸下几块砖头;  相似文献   

7.
王学胜 《法制博览》2009,(20):39-39
一个小女孩曾经问过爷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于是在连续回答了四次后爷爷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老是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因为在您说‘没有’的时候,胡子一翘一翘地特别好看。”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的家长倾向于鼓励孩子,“你太杰出了”,“你很伟大”这样的赞美之词,他们是从来不吝啬的;而中国的家长对这些则可能感到有些肉麻。西方的家长以为,我的孩子不会是样样第一,但总有优秀的地方;而在中国,家长们教育孩子时,似乎总在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有了好成绩,不能翘尾巴,要谦虚谨慎,多找缺点,多找不足。  相似文献   

9.
东子 《工会博览》2013,(33):38-39
现今,在许多家长看来,“学习”就是早早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了小学读中学,渎完中学读大学;“学习”就是坐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放学回家认真完成作业,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以我多年对儿童教育心理的理解,“学习”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快乐地学。所谓“玩中学”不是一边玩一边学,而是在玩的时候不要想学习的事情,要玩得尽兴。  相似文献   

10.
又见高耀洁     
我怕我活不到今年冬天了,所以要赶紧把衣服送走。”我要能活到7月份就好了,7月份我的《十年防艾路》就出来了。长江出版社出的,在上海编辑。”我现在一个孩子(艾滋病致孤儿童)也没有,都交给杜聪了,因为我已奄一息了,我要死了,谁给孩子饭吃,谁给他们交学费?”我现在日子真难过。能不能东山再起,再去搞艾滋病的事情,我现在是问。”我现在还有12万个人存款,但是不敢动了,因为每天要吃30块钱的药。解决了吃药问题,我还敢动!”现在我没有负担了,老头儿也不用害怕了。我的儿女怕我死到外头……便死到外面,也要给老百姓争这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