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979年深圳蛇口填海建港的开山炮声响起,中国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作为实践者和受惠者,见证了深圳在这40年里的发展成就,从昔日一座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成为如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总结深圳这40年里的经验做法,有很多因素共同起着化学催化的作用,但有一个"核心引擎"不容忽视,那便是法治。当年中央是在政策和法律法规都不明确的背景下提出设立经济特区,而深圳在改革之初为了谋求快速发展,有些做法难免会冲破当时法律的禁区,这是在有约束条件下进行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2.
深圳城市年龄只有29岁,人口平均年龄也只有29岁,是世界上最年轻也是人口平均年龄最轻的城市.深圳只用了29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高速发展周期两项世界记录.回顾深圳的创业史,正是这些最富创造激情的深圳青年,敢于"吃螃蟹"、"赶潮流",在荆棘丛中杀出一条血路,孕育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等引领时代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深圳特区外广大地域"村改居"社区的城市化发展,是深圳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基本现代化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圳实现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深圳处于发展的紧要关头.确定什么样的发展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关系深圳的发展后劲和发展前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深圳的实际出发,可以通过建设优良的人居、创业和营商环境,来提升深圳的发展层次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深圳应该响亮地提出"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28年来,深圳建设者们以"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丰富的实践交给了祖国一份合格答卷,谱写了改革开放历史上的闪亮华章.深圳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光辉杰作.  相似文献   

6.
法治,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重要的软实力.深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走过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正在迈向科学发展的金色时代.过去三十年,法治为深圳挺立潮头、创造人类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奇迹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未来三十年,法治必将为深圳再领风骚、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创造良好的环境.牢固树立法律权威,全面建设法治城市,增强深圳的城市发展软实力,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而得出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7.
深圳學人     
盛世崇文,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火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打造"深圳学派"的构想,形成具有全球视野.时代精神、民族立场、深圳表达的研究群体。受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委托,本刊在封二特辟深圳学人专版,通过这个栏目系统展示深圳社会科学界各学科代表人物的学术风采,再现专家学者的学术形象,为打造"深圳学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8.
简讯     
深圳转变发展思路深圳市今春"两会"的热点话题是社会建设,主角是"民生",目标是"幸福"。为此深圳在国内率先提出,在"十二五"末初步建成"民生幸福城市"。这意味着,深圳的发展思路出现"拐点"——从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转向社会发展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9.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初期,发展之快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可谓是一日千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还是一个边陲小镇,几年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仿佛一夜之间长出了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城市,人们常用"一夜城"来比喻深圳发展建设之神速.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也在致力于推动文化的迅速崛起,尤其是要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而学术文化正是这种城市主流文化的核心要素。2009年12月深圳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主办了首届深圳学术年会。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深圳是第一家举办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的城市。学术年会的举办将为深圳本地学术界创造一个进行高端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机会,成为繁荣深圳学术文化、培育"深圳学派"的重要平台。为此,本刊特设"首届深圳学术年会"专栏,围绕"学术文化与城市软实力"的主题刊出本刊记者对深圳市社科联主席乐正教授的专访,以及在研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的北京、广州、深圳等学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为标志,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即将在全国逐步展开.深圳是少数几个率先对"大部门体制"进行探索的地方,剖析深圳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就大文化概念应有的长时段历史积累看,三十年可能太短,但我国常说"三十而立",又说六十年一个甲子轮回,则三十年便是半个"轮回"了,可谓重要历史节点.此时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文化的发展历程,显然很有意义.本文就怎样开展深圳文化发展历程(文化史)的研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在深圳的各个角落,图书馆、书吧、地铁或海边,当人们安静地捧卷而读的时候,这座城市沉淀出卓尔不群的气质。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这是该组织授予全球城市关于全民阅读的最高荣誉。深圳是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毛罗·罗西说:"在我看来,坚持多年的读书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阅读推广活动,是深圳的骄傲,也是深圳创造的奇迹。"深圳读书月已经走过15个年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全球产业大转移正在形成,深圳是重要的产业转移策源地和转出地,探索深圳外溢发展企业的异地发展环境优化路径,对于全面提升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有着重要意义。深圳外溢企业的异地发展环境不适,主要是得不到深圳的优质资源要素支持、总部企业扶持政策支持以及产业配套环境支持,构建"大榕树"合作发展模式,把深圳、外溢企业、异地深圳产业园三者结合成为利益共同体,以深圳企业向外拓展为动力,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同化,对深圳产业发展环境、异地产业发展环境以及异地深圳产业园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实现"本地——异地"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15.
位于苏皖交界石臼湖畔的江苏省高淳县武家嘴村,地处偏僻,土地稀少,曾经是个穷得丁当响的小渔村。"人均不到三分地,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每逢冬春枯水季节,村民只得走村串户,乞讨为生,因此得名‘渔化子村’"。1978年,年仅20岁的武继军和本村70多名青壮年一起,驾驶着72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深圳逐渐步人现代化、城市化、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社会对警察的要求越来越高,警察面对的挑战也日益严峻,如何快速提升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切实保障深圳的长治久安,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参加深圳赴美"都市计划"培训班的学习考察,笔者认为美国警队科学的管理理念、高效的运作机制、规范的队伍管理,对加强深圳公安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一、美国警察专业化建设的历史背景 美国警察的专业化源于20世纪初开展的警察职业化运动.在职业化运动中解决了警队的两个发展定位问题:一是明确界定了警察的职能.即警察专门工作就是确认控制犯罪.二是明确了警察职业所需的特殊知识、技巧和能力,且均要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7.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要衡量指标的时代,以"深圳速度"独占鳌头,完成了从一个边陲小镇到大都市的蜕变.进入21世纪,随着循环经济、绿色GDP等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人心,深圳在文化产业领域再次高高树立起自己的旗帜,其中,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芬油画村最为耀眼夺目.  相似文献   

18.
蚌埠C位之问     
刘菁  陈尚营 《瞭望》2021,(19):31-33
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一个小渔村,1911年因一条铁路的开通,收获工业文明之光.古渡乡集一跃成为交通枢纽、工业重地.当地人说,我们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这就是蚌埠. 蚌埠地处皖北,淮河穿城而过,城内建有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雕塑.此地因盛产珍珠又被誉为珠城.  相似文献   

19.
未来30年,深圳要明确"国家责任",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用20至30年的时间,以深圳仅有的两个国家级政府展会"文博会"和"高交会"为龙头,让深圳会展业成为第五大支柱产业,使深圳成为未来的"会展之都"。  相似文献   

20.
深圳學子     
盛世崇文,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打造"深圳学派"的构想,形成具有全球视野、时代精神、民族立场、深圳表达的研究群体。我们试图通过"深圳学子"这个栏目系统展示深圳社会科学界代表人物的学术风采,再现专家学者的学术形象,为打造"深圳学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