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社会主义也是这样。可以从制度视角去观察,如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度;也可以从生产力的视角去认识,如社会主义就是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从阶级关系的视角去界定,如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不同的视角,观察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视角只能触及事物的次要特征或局部特征,有的视角则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或整体特征。从目的一手段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是一个较好的视角,它有利于从整体上和本质上把握社会主义,并能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前些年曾经掀起一股“再认识”热,无论什么问题都提出再认识,尤其比较集中的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再认识,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等等。其中有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乘机大肆宣扬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优越,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这当然是极其错误的,必须给以批判。但是。我们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就前一段对社会主义再认识来说,存在三种不同态度: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地对社会主义再认识:二是错误的再认识,甚至成为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场所:三是模棱两可的再认识,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清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问题上的是非界线,坚持正确的再认识,克服错误的再认识,抵制借口再认识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国内外都有些人,从“左”或右的方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歪曲地说成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这在人们中制造了思想混乱,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某些无序现象。《邓选》三卷对澄清这些思想混乱是极好的清醒剂。仔细研读《邓选》第三卷,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不是什么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比较方法认识事物,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认识方法,也是社会主义辩证法分析事物的方法。各种事物,当它处在孤立状态时,难以看得清;一但把它同总体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分析,就能认识它的真面目。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先进和落后、革命和保守,只要放到历史的天秤中作一比较、分析就能泾渭分明、一清二楚。科学比较的总体要求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总是同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连结在一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搞了大半个世纪,为什么在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方面还不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究竟表现在哪里?这个问题提得不确切:首先,不能笼统地提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实际上在当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可是它们的90%以上仍然是贫穷落后的,不如社会主义国家。以印度为例,1947年独立,建国比我们早,许多条件比我们好,但是举世公认它的发展水平落后于中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实践证明,这种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有的人却对此忧心仲仲,担心会偏离社会主义;有的人则认为这是在搞资本主义。究竟我国现行的政策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清除“左”和右的思想影响,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分清界限: 一、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不容混  相似文献   

7.
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在相互比较,相互斗争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讲社会主义,就必须讲资本主义,必须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与斗争。斗争的结局,是社会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一、怎样看待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从它诞生起,就带有一个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8.
科学社会主义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中建立社会主义新世界的理论。它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处在上升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状况,曾经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将至少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与此同时,他们还设想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目标和基本方向。但是他们从未具体规定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形式。马克思多次强调,他的学说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恩格斯也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这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都  相似文献   

9.
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在相互比较,相互斗争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讲社会主义,就必须讲资本主义,必须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与斗争。斗争的结局,是社会主义必定代瞢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0.
《理论导报》1999年第2期上张定鑫撰文认为,邓小平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新贡献是成功地处理了中国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第一,邓小平正确地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制度因素(阶级性)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成果因素(非阶级性)之间的界限;第二,客观地比较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现有体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上的优劣及一定的互补性;第三,客观地比较了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讨论会一共开了五次,大家讲了很多很好的意见。现在我综合各位的一些意见,根据决议明确决定和重申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有关指导思想方面的问题,提出几点谈一谈,和大家交换意见,以便统一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具体执行和运用。一、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讲性质,同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一样,都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或资产阶级的,当然更不能是封建主义的。两个文明,性质都是社会主义的。这是决议反复重申的党中央一贯的意见。这个决议的题目就是《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全文都贯穿了这个精神,仅它的前言和第一部分在讲到精神文明时,冠以“社会主义”的就有那么多处。决议反复  相似文献   

12.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方励之、王若望等人公然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孤立、静止地看问题,全面否定社会主义、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宣扬“全盘西化”,在社会上特别是思想理论界造成了思想混乱。要彻底批驳他们的错误观点,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辩证地来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正因为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因此,评价一个社会制度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应当把  相似文献   

13.
问:刘吉同志,上期《答问录》发表后,读者反映强烈.大家感到,前两年风行"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现在看来,首先要对社会主义进行再学习.只有认真学习和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才可能结合当代世界发生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实践有一个正确的"再认识".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批判,您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规律的阐发,是比较生动而有说服力的.但是,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那么,社会主义实践已有70多年,中国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作为其存在和发展形式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事物即是运动,即是过程,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存在于事物的过程之中。社会制度也是如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也只能通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过程来体现。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从世界范围来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应当成为我们观察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5.
顽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为了把我国引向资本主义歧途,除了提出“全盘西化”反动纲领外,还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幌子下,丑化社会主义,美化资本主义,提出许多反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思想理论上制造混乱,混淆是非。主要的有: 一曰“社会主义无优越性论”,他们说社会主义“充满了弊端”,“一无是处”,宣扬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纸上空谈”。结论是:应用资本主义取代和改造社会主义。怎么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过去我们曾经理直气壮地宣传过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后来,由于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发达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对这个问题就需要重新思考了。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如果没有这个优越性,社会主义就没有资格代替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上,我们必须把握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要把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途径。因为商品经济是与市场相联系的,发展商品经济就离不开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这早已为大多数人所共识。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曾说,社会主义是不断改革的社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曾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改革,试图解决面临的问题,焕发社会主义的生机,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能正视自己实力不如资本主义的地位,不能科学地对待资本主义制度的文明成果,故步自封,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列宁特别重视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发展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斯大林当政后,更强调苏联与西方的对抗,并把这种对抗理论化,成为斯大林模式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后来的改革。不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排斥市场经济,盲目相信自己制度的优越性等,使苏联的改革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一、谁救谁?时下有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走进了死胡同,要靠资本主义救社会主义。从主观上说,社会主义不会去救资本主义,因为它最终要代替资本主义;同样资本主义也不会去救社会主义,因为它要千方百计地消灭社会主义。但是,在客观上这个问题又是存在的,那么究竟谁救谁?第二次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焰炽千丈,短短两年多一点时间,横扫欧洲大陆,灭亡了14个国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国沦陷了,英伦三岛受到重创……资本主义面临生死存亡的绝境。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苏联和英勇的苏联红军,抗击了长驱直入的德寇,胜利地保卫了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攻克柏林,彻底打垮了希特勒法西斯,解放了欧洲大片国土。试想,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的苏联,今日之天下还不知是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名称百年未变,但具体内容却有很大差别,呈现为多种形态。社会主义有好东西,也有不足之处,资本主义同样如此,需要进行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互补,还有大量事物属于"非社非资"的人类共同文明成果。我们应当以"三个有利于"即对人民和国家有利为根本标准,学习资本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反思社会主义,创新社会主义,努力促进中国社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曾预测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英、法、德三国取得胜利。直到1892年恩格斯还认为:欧洲工人阶级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至少需要英法德三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保证。”不久他又指出:“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马克思恩格斯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他们从来不想凭空制造乌托邦,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严格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当他们刚刚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以后,就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