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无职务(以下简称“无职”)党员,是指没有担任村组干部或从村组干部岗位上退下来的农民党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广大农村无职党员教育好、管理好,  相似文献   

2.
最近,民权县在全县开展了“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引导1.1万余名农村无职党员“认岗履责”,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全县广大农民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3.
2004年初,我们武清区委在总结高村乡等地实践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区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两年来,全区上岗党员人数达9226名,占全区农村无职党员总数的39.1%。实践证明,“设岗定贵”活动为广大农村无职党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搭建起了新的平台,使广大农村无职党员所肩负的职责由“软”变“硬”,由“虚”变“实”,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分散经营条件下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的问题,改变了过去农村党员不愿管事、不会理事、不便做事的状况,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
元谋县从构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人手,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在全面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乡(镇)机关党员和村党支部(总支)委员(有职党员)联系无职党员争创“百名岗位之星”的“两职联动、岗位争优”活动。目前,全县13个乡(镇)党委、  相似文献   

5.
《支部生活》2008,(1):14-14
蚌埠在全市村级党组织中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以来,逐步形成农村无职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监督的有效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截至目前,全市近3万名农村无职党员先后上岗履责,占全市农村无职党员的2/3以上,实现了“有岗有位,有位有为”的目标。在活动中,蚌埠采取“三型四类二十岗”的做法,为无职党员设置了村务监督、公共事务、经济发展、民主建设四大类20个岗位。村党组织根据党员自荐、互荐情况,依据党员个人素质、特长爱好,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择优选配,人选确定后,由党支部与上岗党员签订责任书,  相似文献   

6.
郭宝琴 《求贤》2006,(5):16-17
2004年初,天津市武清区委在全区农村无职党员中探索性地开展了“设岗定责”活动。两年来,全区上岗党员人数达到9226名,占全区农村无职党员总数的39.1%。实践证明,设岗定责活动为广大农村无职党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搭建起了新的平台,使广大农村无职党员所肩负的职责由“软”变“硬”,由“虚”变“实”,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分散经营条件下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的问题,改变了过去农村党员不愿管事、不会理事、不便做事的状况,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7.
赵轶群  周密 《新长征》2014,(11):51-51
通榆县边昭镇党委积极发挥农村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农村无职党员投身农村建设、服务科学发展的积极性,有效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设定岗位,让无职党员有位。按照"按需配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设定12个岗位,确保农村无职党员人人有岗、人尽其能。所设的岗位涵盖了村务监督、公共事务、经济发展、思想政治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4):45-45
辽宁省义县积极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为无职党员定“位”、为流动党员安“家”,激发党员队伍活力,破解农村党员管理难题。义县根据村情和党员队伍实际,设立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服务岗、治安岗等近10个无职党员岗位,通过个人选岗、党员议岗、支部定岗、群众评岗等方式,为无职党员分配合适的岗位,年终对履岗情况进行评议、奖惩、调整、交流。活动开展以来共有3000余名党员认领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岗位,充分调动了无职党员奉献社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党员分类教育管理,需要结合党员教育管理的目标探索不同的新模式,基于苏南实践的特点进行分析,其主流模式可归纳为在职党员的“项目式”管理、无职党员的“岗位式”管理、离退休党员的“参与式”管理、下岗失业党员的“关爱式”管理、流动党员的“动态式”管理,以及不同领域党员的“差异式”管理等六类。  相似文献   

10.
《支部生活》2008,(3):39-39
远安县在全县推广和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探索建立了农村无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一是分类定责。根据无职党员的能力大小和自身实际情况,把个人能力比较强、综合素质比较高的设定为“双带型”党员;把个人能力一般、但能做一些实事的定为“服务型”党员;  相似文献   

11.
云县忙怀乡对全乡126名无职党员定岗定责定目标,设定了经济发展、公共事务、财务监督、思想政治等方面的若干个岗位,让党员结合自身特点和专长,自报岗位,并进行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再由支部讨论把关通过,确定无职党员上岗。从而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使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杨广  万伏善 《党课》2007,(1):56-57
江苏省洪泽县针对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的问题,为加强新形势下对农村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农村党员真正做到“有岗有位、有位有为”,在全县农村无职党员中全面开展了以设岗定责为主要内容的“三定一争”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20):43-43
为了充分调动无职党员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湖南省桂阳县委大力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贵、挂牌管理”模式,按照“大众推荐与党员认岗相联合、组织意图与个人特长相联合”原则,围绕政治思想工作、村务监督、公共事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设置了扶贫帮困岗、致富示范岗、政策法律宣传岗、村务监督岗、民事调解岗、科技示范岗等10多个岗位,  相似文献   

14.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清原县广泛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积极性,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按照“一人一岗、多人一岗、一岗多人、有岗有责”的原则,共设定四大类、16个小项、809个岗位,涉及农村治安维护、民事调解、环卫保洁、科技致富等当前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06,(4):41-42
背景介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尤其是农村无职党员的先进性,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2004年以来,针对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相对滞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实际情况,我市武清区高村乡开展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此,记者走访了武清区高村乡党委书记杨文玉。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支部生活》2014,(4):27-27
针对农村无职党员“无权管事、无职理事、无责办事”的现象,安徽省蒙城县庄周办事处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培训、亮牌、分类”三个工程,激活基层无职“草根党员”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许昌市现有党员20.87万名,其中无职党员约15万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71%。为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党员作用的新途径,解决党员“教育管理缺抓手、作用发挥缺平台、先进性体现缺渠道”的问题,2006年以来,许昌市组织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今年以来,许昌市又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作为刨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得到了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叶冬松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市15万名无职党员中上岗党员约11万名,上岗率达到73%。  相似文献   

18.
周强 《当代党员》2011,(9):62-62
针对一些无职党员主体意识淡化、弱化的问题,作为“三缘”基层党组织发源地的巴南区花溪街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精心设计“三岗”,为无职党员搭建起一条沟通渠道和服务平台,大大激活了无职党员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乳山县积极探索农村党员管理新模式,在前几年实行农村无职党员“定岗定责”的基础上。以分类分层管理为核心、以量化积分考核为基本手段、以“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实事承诺,党员评议、群众评议,综合考核”为主要内容,建立了“三诺两评一考”制度。对农村党员实行目标管理,并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支部生活》2006,(4):7-7
元谋县全面推进乡镇机关党员和村党支部(总支)委员联系指导和帮助农村设岗定责党员和普通党员,争创“百名岗位之星”。在建立和完善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基础上,乡镇机关党员和村党支部(总支)委员与农村无职党员之间双向选择、结对联动、设岗创星,全县13个乡镇的933名党员共联系3976名农村设岗定责党员,激励了无职党员上岗履职的积极性。苴林乡牛街村委会腊海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