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首道是湖南浏阳县东乡上洪乡人,排行第四,本名王芳林。一九二六年初,他在长沙修业农校即将毕业,正苦于何去何从的思索,一个天大的喜事降临了。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接到中共湖南区委的指示,要在青年学生中挑选三十五名优秀分子去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时间半年,毕业后由党组织分配工作,他是其中之一。接到通知后,他感到自己  相似文献   

2.
巴金原名李尧棠,“巴金”这一笔名,与他认为值得纪念的人有关。1927年,李尧棠赴法国留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尧棠完成了他的处女作中篇小说《灭亡》。这本书是他为大哥写的,准备寄到上海去自费出版。李尧棠并没有想发表,所以也没有署名。当时,他宿舍隔壁住着位学哲学的安徽同学——詹剑锋,这是他作品的第一位读者。詹剑锋读过《灭亡》以后,提出寄出前应该署个作者名字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彭新琪在5月28日《新民晚报》上撰文说,最近,从媒体又听到了关于巴金笔名是从旧俄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这实在是讹传。四十多年前我曾为此问过巴金先生,他非常坦然地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他比较详细  相似文献   

4.
黄龙霖 《党课》2013,(16):94-95
在中国,朱德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朱德原来的名字并不叫朱德。说起“朱德”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09年秋,被称为“云南黄埔军校”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始正式招生了。这时,一个远在四川、名叫朱建德的青年,在学友秦昆的劝说下,决定一起投笔从戎,赴滇习武,将来报效困家。  相似文献   

5.
1947年农历7月15日晚上,我辽南军区后勤处供应股股长王永泉等同志经由凤城、岫岩前往海城、辽阳一带执行任务。行至岫岩县艽菜沟区龙王庙村时,天已经黑了,就住在该村金玉成家。赶巧,被我打垮的国民党凤城县保安大队残部,在大队长盖景贞带领下,逃至距龙王庙村仅二里之隔土门子住下。敌探知王永泉一行后,即封锁消息,并于次日率残匪200余名将金玉成家包围。刹时,枪声四  相似文献   

6.
正"孙中山"这个名字,虽然家喻户晓,但奇怪的是他本人从来没有用过,而且在档案中都没有出现过这个名字。在孙家的族谱上,孙中山是"德"字辈,叫孙德明。孙文之名是他10岁上私塾时老师为他取的,他17岁在香港拔萃书屋上学时,取号"日新"。出自《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粤语中,日新的读音为逸仙,后来他的老师区凤墀就干脆给他改成了孙逸仙。至于应用最广泛的"孙中山",其实是因误译得来的。当年,孙文流亡日本,他的日本朋友准备把他安排  相似文献   

7.
《党风党纪月刊》2002,(11):48-48
一种酒的名字,往往和它的产地、原料、水质或者酿造工艺等有关。而用数字来命名的中国名酒恐怕也只有泸州老窖的“国窖&#183;1573”了。泸州老窖窖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酒业中仅此一家,被誉为“国窖”,而该窖始建于公元1573年,泸州老窖形象产品“国窖&#183;1573”由此命名。  相似文献   

8.
在毛主席的大秘书里,胡乔木的自然生命延续的时间较长,享年80岁。胡乔木在毛泽东时代得到重用,在邓小平时代同样得到重用,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毛泽东对胡乔木印象不错,说乔木跟他20年,“总还是一介书生”。这句话颇为传神,也颇为贴切。毛泽东是说胡乔木是一介书生有两点含义:一是说他有灵气;二是说他还老实。毛泽东不仅喜欢有能力的人,也喜欢老实人。毛主席  相似文献   

9.
胡乔木复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出自他的笔下胡乔木真正的复出,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胡乔木不是中共中央委员,只能以列席者的身份出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10.
早年胡乔木     
中共才子胡乔木已渐行渐远。然而,他那博学深思的学人情怀,缜密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对中共党史乃至对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贡献和建树,却是学人们常说常新的话题。当年,“和他在延安相识,长期共事,断断续续,前后有五十多年”的杨尚昆,曾深情地写下《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文,详尽地回忆他与胡乔木同为秘书身份的共事历程,借以缅怀胡乔木的秘书思想和秘书实践,讴歌胡乔木在党的秘书工作方面所作出的功绩。  相似文献   

11.
王硕 《广东党史》2009,(6):36-38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舞台上,胡乔木是中国共产党理论界的一位重要人物。而深圳特区是改革开放风向标,它的创建涉及很多理论问题。胡乔木关于深圳的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讲话,自然有其非常之处。目前为外界熟悉并有较多争议的,是他1982年冬关于特区性质问题的一席谈话。  相似文献   

12.
<正>1992年9月28日,被毛泽东戏称为"靠乔木,有饭吃"、被邓小平赞誉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理论家胡乔木在解放军三零一医院与世长辞。而就在此前的7月份,他因癌症扩散引起骨折住院时,还在病床上对陪伴了他50  相似文献   

13.
在家乡入党,让返乡之行有着特别的意义北京南长街地处紫禁城西华门之南,元代乃宫苑之地,明清属皇城,如今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1990年12月的一天下午,我们盐城市委党史办的三位同志根据预约来到南长街胡乔木寓所。因我们编写的《盐城人民革命斗争史》涉及到胡乔木早年在盐城的一段革命经历,另外胡乔木时已兼任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我们特别希望他能对家乡的这部革命斗争史有一个指导性的意见,故有此约与此行。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党内著名的笔杆子,胡乔木一生起草、整理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文件和历史文献。毛泽东曾夸奖他说:"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称他是"党内第一支笔"。那么,胡乔木是怎么写文章的呢?"如何使文章按中央的要求能够让人看下去"胡乔木一生撰写、整理、修改的文件、讲话、社论不计其数。他  相似文献   

15.
正新华社总社到达西柏坡后,中共中央恢复并加强了对其直接领导,任命胡乔木为新华社总编辑。胡乔木对稿件的修改,大到方针政策,小到标点符号,从稿子的主题思想、体现的方针政策及写作技巧、错别字等,他都严格把关。文章修改后,他还经常把撰写稿件的同志请来,讲明为什么要这样修改,提醒写稿的同志以后投稿时要注意的事项。有的稿件被他从头到尾批得"体无完肤",要求重新撰写;有的稿件经过三四次返工才获通过。像范长江这样经验丰富、全国闻名的老记者,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党内著名的笔杆子,胡乔木一生起草、整理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文件和历史文献。毛泽东曾夸奖他说: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称他是"党内第一支笔"。在胡乔木看来,写文章要树立科学的态度,还应当打破一切固定的模式。当然,无论什么样的文章最要紧的莫过于内容。要充实文章的内容,把文字写好,就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材料,二是用什么语言来写。而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一篇好的文章要应做到"新""实""小""清",即材料  相似文献   

17.
胡乔木和党史工作──我对胡乔木同志的忆念之一胡绳胡乔木同志在1992年9月28日逝世,到现在已经一周年多了。胡乔木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战线和宣传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他在30年代初,即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就参加了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并加入了党。...  相似文献   

18.
我与乔木同志相识于 1974年,在后来的年月里曾多有来往。他年长我24岁,我心中一直视他为师长,他的博学、睿智、谦逊、平易近人,简朴的生活,尤其是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令我十分敬佩。时间飞逝,转瞬乔木同志离开我们已经 8个年头了。往事萦怀,心绪难平。爱写此文,以抒怀念。 乔木邀我谈话 “九一三事件”后,小平同志出来工作,大张旗鼓地搞整顿,他让乔木同志出来主持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工作,并要他了解思想、文化界的情况,于是乔木要找一些同志谈话。萧卓能是我多年的朋友,“文革”中我们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那时我与卓…  相似文献   

19.
胡乔木,曾任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副秘书长,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   林默涵,曾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常委。   两人都是文化思想战线上的骁将,都是知名度甚高的人。如今,胡乔木已化作星光月辉远去,可在他的老友林默涵心中,依然是“人比月光更美丽”。 一   1940年夏的一天,延安雨后天晴。《中国文化》编辑部来了一位清瘦、颇有气质的人,说是找林默涵同志,并自报了家门。林默涵虽没见过胡乔木,但对他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今见他大驾光临,惊喜之余…  相似文献   

20.
胡乔木在指导《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的写作过程中,两次提及张荫麟,赞赏他的观点。笔者认为,胡乔木是借此希望《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编写者,能够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注重描写历史人物,通过历史人物展示社会的变迁,写出政治性、理论性和形象性、可读性有机统一的史学论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