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略论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现代化是建立现代发达农业的根本出路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 ,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其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科学化、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利化、产业化、生态化、专业合作化(八化)过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模式=日本和荷兰型+美国和加拿大型+以色列型+法国和德国型+中国实际.确立这一模式可供选择的路径是新的经营体制策略、培养新型农民及高加低策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组合模型策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地区布局策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政府扶持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就是不发达阶段。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发育层面差异大的国家里,必须历经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化的“坐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世界现代化的方向已发生重大转折,全球同时存在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这样两种不同内涵的现代化1999年已有61个国家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其中约有24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发展轨道中国全国平均在2015年左右实现第一次现代化,但目前也具备某些第二次现代化的特点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地区已基本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应开始推进第二次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探索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无论是实现高度规模化土地经营;还是提高生产单位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构筑农业科学技术支撑;形成完备农业产业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需要在农业制度安排与集成创新上取得突破。农业制度创新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至关重要。其价值取向在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不断不增收,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制度创新的重点内容是:农地使用权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农业科技制度创新,农业机械化制度创新,农业教育培训制度创新和农业耕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肩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适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建党90年、建国60多年来,  相似文献   

7.
基本实现现代化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1992年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要求广东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经过 2 0年的努力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此后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都重申这一指示精神。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向比较发达的地区提出这一要求。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广东、江苏、浙江等地都已经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开始在新世纪发展战略中予以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因…  相似文献   

8.
郭新梅 《学理论》2011,(19):72-73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发展农业现代化,既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起到示范作用。但我省在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上存有许多羁绊,为此,要针对我省农业发展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本文以苏南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例,在概述其基本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其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旨在对广大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外开放:发达资本主义发展的外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经济活动与国际市场相联系的程度 ,既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影响 ,同时也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状态。从经济上说 ,对外开放主要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两大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上一直保持着这两方面的优势 ,使之成为一种不可枯竭的外在动力。分析、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其直接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实践及其经验 ,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基本、最困难、最期待的单元。以国情农情为立足点、以现代化一般规律为参照系、以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为主线、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界定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智能化、市场化、法治化、在地化和绿色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构成开门见景、出门见人、眼里有笑、事业有成的“两见两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愿景,并遵循引领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从美丽乡村、活力乡村、富裕乡村和幸福乡村等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对农业现代化的消蚀作用十分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表现在: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城乡收入差距;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资本投入的偏差和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差距的失衡。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各国都根据自己的特色选择了一条具有本国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路径,应该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带动劳动生产率;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农业科技发展体制;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后危机时代,现代化大农业已成为夯实哈尔滨市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在梳理现代化大农业与粮食安全关系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哈尔滨市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面临的困境与粮食安全的隐忧,进而提出了具有实操性的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处于城市化阶段的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业现代化问题,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才能推进城市发展的阶段演进。二元社会制度不仅固化了农业的小农经济格局,从而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而且使得我国的农民问题无法像其他国家那样不断向城市转移,并以“城市病”的形式存在,而是在农村长期积累,形成“三农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实际上首先面临的是一个战略选择问题:是继续在农村内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经,还是接受“城市病”,通过城市化将“三农问题”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15.
唐明勇 《理论探讨》2003,3(2):108-110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 ,他们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实现途径及主要内容的探索有同有异。通过比较研究 ,不仅可以反映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深化的发展历程 ,而且对今后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战略支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科技投入偏低和农业结构性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制约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新征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强化科技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融合;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农业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艰难探索而形成的,具有许多精辟和独到的论断.走自己的路、农业是基础、科技兴农、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农业商品化与工业化等思想,奠定了新时期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当代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正在不断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是百年来农业现代化探索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为根本指引,具体表现为“三强”,即满足规模巨大人口的农业保障与供给要强,带动农业变革与升级的科技创新要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体系要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高质量发展为行动导向,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稳根基、补弱项、重持续三方面推进,全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升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系统构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困境中的出路: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农业发展进程中面临困境: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压力日益增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越发艰巨,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存在现实困难,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目前的农业发展方向问题。在借鉴典型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我国应将生态高值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并通过政府制定政策加以引导、坚持科技创新、开发绿色生态食品等来实现发展生态高值农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结构调整是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发展农业经济的重大举措,由于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金融制度缺位,对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金融制度和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互动关系及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制度选择对西南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作用的比较分析,选择适度的金融制度创新,推动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