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主和平论”是当前政治学领域的重要主题,被誉为国际关系中最接近经验法则的发现.在对民主和平现象的解读上,国外学术界长期莫衷一是,存在较大分歧.然而,也有许多学者并不赞同民主产生和平的论断,他们在摒弃和否定“民主和平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替代性的理论解释,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政治相似性、“资本主义和平论”以及现实主义三种解释.面对批评与质疑,“民主和平论”者也作出了相应的回应.国内学术界很早就对“民主和平论”予以关注和批评,但是多数研究成果缺少深刻的学理思考和实证检验.未来的研究应在承续和借鉴国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严谨的实证研究和深度的案例研究,以此来弥补先前研究中的缺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际关系学者们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是假定民主与国际关系的和平相联系。但即使是民主国家很少(或从不 )互相打仗,也无法证明民主与和平的关系有必然联系,而这种建立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和平倾向”至多只能表现为在民主国家之间。基于西方民主与和平理论的观点出发,由于民主国家对非民主国家的认知错误,有可能对和平造成威胁。因而要警惕当前西方民主国家中出现的片面化的倾向,防止威尔逊在战争时期提出的“为民主营造一个安全的世界”目标的负面影响,使世界不因民主而遭遇危险。  相似文献   

3.
何冠一 《外交评论》2009,26(4):94-100
“民主和平论”在冷战后影响日益增大,特别是在一些西方民主国家,甚至成为政府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虽然该理论的基本论点即民主国家的性质决定民主国家之间不会或很少打仗,显得颇为雄辩和自得,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如公认的民主国家的定义问题和民主国家对非民主国家好战的问题。除了揭批其理论本身的瑕疵,本文拟从一个罕见的现代民主国家之间军事冲突的例子——英国和冰岛之间的“鳕鱼战争”出发,通过论述民主和平论在此冲突中的失效,着重说明:如果没有其他体系因素的调节,民主因素不足以阻止冲突的发生,民主国家之间同样存在走向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一民主和平论作为一种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当今学术界普遍把伊曼努尔·康德作为这一理论的开山鼻祖。康德第一个系统的论证了为什么共和政府的兴起具有推动永久和平的潜能。此后很多学者注意到了康德的洞见,并把这一理论发扬光大,形成了一个现在所谓的“民主和平论”学派。其中最具影响的当推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在福山看来,民主政府具有和平诱发效应。这主要体现为:民主从18世纪产生之初就受到人们的欢迎,虽然现在世界上存在120多个民主国家,并且频繁出现暴力冲突(在过去的十年过程中,每年平均发生28次严重的武装冲突),但…  相似文献   

5.
从学术角度看,作为西方民主话语霸权体系重要的理论基石的“民主和平论”,是当前政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被誉为国际关系中最接近经验法则的发现。在民主如何导致和平的生成逻辑中,结构性解释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一种。它认为民主国家复杂的政治过程和力求保持政治权力的领导人所面临的诱因激励,对战争和冲突起到了内在的约束。然而许多学者发现,结构性解释中存在一些缺陷,如替代变量比较粗糙;理论预设失真和与经验证据相抵牾等问题。结构性解释论者据此对已有解释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但并没有令人信服地解决先前的质疑。  相似文献   

6.
评“民主和平论”——民主与暴力关系的历史回顾朱立群王妙琴“民主和平论”是时下西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风行的理论,它还是某些西方大国外交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因而,这一理论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不是偶然的。“民主和平论”的主要观点是“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7.
和平是人类千万年的向往,但战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战争不是源于文明的冲突,也不是源于利益的冲突,战争源于不民主的规则体系。专制政权长期未能创造必要的价值,又以极其不公平的方式分配它们,因而除了用武力维持社会的安宁外别无选择。独裁者们习惯于用武力处理国内社会关系,只要形势需要,他们也将在对外政策中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因为没有任何制度或习惯会阻碍他们如此行事。要减少和消除战争,必须从消除不民主的规则体系入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原则一直是主张建立民主制,反对集中制;列宁早期创建“民主的集中制”,提出集中制必须建立在民主之上;在战争时期“民主的集中制”发展为极端集中制的党国一体制;战争结束和平开始时列宁提出党内民主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在主流国际体系变迁的理论中,无论是肯尼思·华尔兹的“权力分配论”,还是吉尔平的“权力转换理论”,乔治·莫德尔斯基的“霸权周期论”,抑或是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均聚焦在如何通过霸权战争等非和平方式取得霸权进而完成整个国际体系的变迁。近代以降,无论欧洲列强,还是美洲的美国和亚洲的日本,这些国家的最终崛起绝大多数都仰赖战争,其实质都是非和平崛起,均对当时的国际力量结构与国际秩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颇受国际社会关注。一欲理解中国和平崛起及其如何深刻影响国际格局,必须先理解“和…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达尔的《民主及其批评者》在学界受到了如潮的好评。全书通过对民主的两种批评,即对“民”与“主”的质疑,以及达尔的反驳表达了一个中心旨趣,那就是倡导多元民主。并且,达尔所主张的多元民主是立基于程序民主之上的。达尔认为这样才能促成第三次民主转型,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我们的民主实践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职责作用却显得比较"弱化"。因此,积极地探索增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对于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水平,对于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主监督职能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赋予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笔者从内涵、形式、功能等出发阐述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并就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在不少环节上还存在着“弱监”、“虚监”等问题。增强民主监督的活力和实效,一要加强执政党建设,活跃中国共产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二要制度的可靠保障;三要保证参政党的知情权;四要以完善基层民主监督机制为基础;五要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 0 4年10月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在贯彻公安部下达的“治安员队伍专项清理”工作中,普遍遇到了“一旦没有了治安员,群防群治工作该怎么办?”的共性难点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明确治安员专项清理工作的精神实质,在开展专项清理工作时必须正确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同时,要正确认清当前的治安形势,继续走好新形势下的专群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目前我国的社会治安资源并未充分开发,治安防控总体仍缺乏社会合力,影响了全社会齐抓共管治安格局的形成.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推进社会治安资源的开发、整合、运用,建设一个集打击、防范、控制、管理于一体,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民主集中制的二重性--价值属性和工具属性分别决定了其总体框架必然是政治民主和行政集中.政治民主是价值性的目的,它体现了各民主党派对民主精神和民主理想的终极追求;行政集中是工具性的手段,它体现了各民主党派对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实践需要.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探索,民主集中制的二重性研究为我们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在政治实践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必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党派组织运行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山西省各民主党派省市组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总体情况较好,少数组织和成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设计不完善、贯彻执行有一定随意性的现象。各民主党派应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理论研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制度建设的可行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完善各项制度的运行机制,建立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评价体系,确保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