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论犯罪学意义上犯罪的刑事违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犯罪学和刑法学在看待犯罪的基本属性上的差别 ,推导出犯罪学特有的犯罪基本属性 ,即违反否定性的社会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犯罪学和刑法学在看待犯罪的基本属性上的差别 ,推导出犯罪学特有的犯罪基本属性 ,即违反否定性的社会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但在当前中国,许多家庭中男女两性并未达到真正的平等与和谐。男性对女性的家庭暴力及其所引发的女性犯罪就是这种两性冲突的极端反映。制止家庭暴力、预防女性犯罪、建构和谐家庭,是我们成功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因特网对计算机犯罪管辖权的影响及有关司法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计算机犯罪随着其被普遍的应用和广泛的联网而日益严重.而在因特网上发生的计算机犯罪则会生出许多复杂的问题,其中对犯罪的管辖权就是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目前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在因特网上发生的许多计算机违法犯罪行为往往由于管辖不明,甚至无法确定管辖而不能追究,但这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虽然极不确定,但可试着按刑法关于普遍管辖权的原则来确定,而统一全球因特网行为规则和解决网络犯罪的调查取证等技术问题,才能最终解决在因特网上计算机犯罪的管辖权以及有关司法冲突.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犯罪问题时,人们习惯于以刑法犯罪定义作为思考的逻辑出发点。事实上,除了通行的刑法犯罪概念外,还有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只有正确认识两种犯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的实质所在,才能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并形成科学的犯罪观念。两种犯罪概念虽有联系,但区别是根本性的,这就是二者对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是从各自的立场去理解和把握的。较之刑法犯罪概念,犯罪学中的犯罪只遵从于危害社会行为的客观性,既不受刑事违法性要素的制约,也不对应于刑罚处罚。  相似文献   

7.
犯罪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刑事司法制度及其运作则是犯罪防治的重要一环。本文阐述了刑事司法在犯罪防治研究中的地位、内容以及刑事司法对犯罪防治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对犯罪学中犯罪概念的表述主要有四种,反映了对犯罪概念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仍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笔者通过对现有表述的商榷性探讨,提出了犯罪学中的犯罪“是危害社会或侵犯人权的行为”,并对这一表述的理由加以说明。最后谈及对犯罪的主客观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网络犯罪的新特点向传统的刑事管辖权提出了挑战,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问题成为了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的焦点.从网络犯罪的概念不难看出,传统管辖权理论在适用于网络犯罪时存在诸多的不足.在处理因为网络犯罪而产生的刑事管辖权的竞合问题时,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在维护本国主权的同时避免侵害他国主权,应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可能性、便利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冲突理论崛起并逐渐成为犯罪学理论主流,通过对美国20世纪50—70年代时代背景的分析,和各种冲突理论、非冲突理论的阐释,可以揭示冲突犯罪学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事件与各种社会问题紧密相连。与经济高速增长伴生的安全保障问题使群众情绪不稳定;因就业问题而失去经济来源的群众极易产生反社会心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别的不断扩大,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与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失范现象,既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一面,处理好了,又能变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我们应对其自觉调控,努力预防、减少并处置好群体性事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社会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稳定而有活力的社会,是国家与社会动态平衡的二元结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犯罪控制模式应当由传统的"国家本位模式",向"国家--社会"双本位模式转化,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公众对犯罪预防和控制的要求.通过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因素,最大限度减少和控制不和谐因素,将犯罪活动控制在公众和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所致的矛盾凸显期中,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任务繁杂而艰巨。从法治国家建设的视角出发,为把握全局,实现综合治理,在工作推进中,应当恪守法治这一基本原则。同时,还需要贯彻落实一些具体的、操作性的法律原则,如有法可依、依法行政、调判结合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先后是在规范与实证两种不同的意义上来使用“社会”概念的,其中规范性社会是指从未来出发的抽象个人的机械集合体,而实证性社会是指从具体历史阶段出发的现实个人的有机集合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受到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逻辑的影响,它是规范性社会观;从《费尔巴哈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进行了实证性社会观的一般建构;从《哲学的贫困》、《57、58手稿》到《资本论》,随着马克思对经济学研究的逐步深入。马克思实现了实证的,科学的社会观的深层建构。这些历时性的社会观的构建过程正是马克思从异化逻辑走向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再到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也是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逐步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交通肇事犯罪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具有有利于及时弥补被害人或其家属的损失、缓和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并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效果,但也伴随有弱化刑罚预防犯罪功能、违背适用刑法平等原则、损害当事人利益的消极影响。为更好地发挥刑事和解化解矛盾的优势,应采取多种措施,实现被害人、加害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针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范围、形态、程度呈现出的新格局与主体多元化、成因复杂化、处理关联化、形态对抗化等新型特点,从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层面加强对政府公共机制、整合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调处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等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研究,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从根本上预防与化解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的重大实践。  相似文献   

18.
社会冲突事件危机警务是指,警察机关运用警察权力、发挥警察治安职能,针对社会冲突事件,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和。本文针对目前冲突事件中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为完善社会冲突事件中的危机警务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预防犯罪的角度来说,社会政策较之刑事政策更为积极主动,更符合人道精神。社会政策预防犯罪既有理论依据,也有实践依据。从理论方面来说,人的行为具有社会性,犯罪行为作为人的行为的一种,自然也具有社会性;犯罪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主要是社会的。从实践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犯罪高发的原因不在于刑罚不严厉,而在于诱发犯罪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转型愈发严重;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社会政策预防犯罪的作用,联合国的预防少年犯罪准则也强调社会政策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有组织犯罪产生、蔓延的原因错综复杂,除经济因素外,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通过对有组织犯罪人口形成的深刻原因和社会对有组织犯罪人口的社会控制乏力以及社会腐败的犯罪效应等问题的分析,揭示有组织犯罪的深刻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