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1932-1933年在苏联发生了一场几乎遍及所有产粮区的饥荒.饥荒发生的原因,乌克兰侨民以及西方研究者认为是苏共领导人有意制造的,目的是为了对乌克兰人实施种族灭绝.如今,越来越多的档案材料证实,饥荒的发生有多方面原因,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失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没有证据证明斯大林故意制造饥荒,以及对乌克兰人实施种族灭绝.对于这个问题,要根据历史事实来说话.  相似文献   

2.
乌克兰文化与俄国文化是同一个俄罗斯文化的不同版本。乌克兰加入俄国版图后,俄国文化的这两个版本如何融合为一的问题就一直是一个未能彻底解决好的问题。除了寻找文化之根的那个层面之外,任何文化都应该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即对精神峰巅的仰望。乌克兰文化的建立,就应该定位于不是与全俄文化去竞争,而是捐弃前嫌,对全俄文化进行补充和丰富。欧亚主义号召全体俄罗斯人——无论是大俄罗斯人,还是白俄罗斯人或乌克兰人,都要为把文化当作民族的自我意识来弘扬这一理想而挺身奋斗。  相似文献   

3.
乌克兰是一个面积占欧洲第二位、人口占第五位的国家,也即是说面积和人口大体与法国相当的欧洲大国。乌克兰物产丰富、工农业发达,是原苏联的冶金、机械和化工的生产中心,也是前苏联的粮仓,在前苏联各共和国中综合经济实力仅次于俄罗斯。从地缘政治上说,乌克兰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处于欧洲的中心,还拥有黑海地区的众多天然良港,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乌克兰对于整个欧洲大陆的稳定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潮及政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本世纪60、70年代以来,伊斯兰潮席卷全球,马来西亚的伊斯兰运动也如火如荼。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和多宗教的国家,代表了伊斯兰国家的一种特殊经历。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穆斯林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29%。其中绝大多数为马来族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5%。其余人口由许多不同的种族和宗教团体组成,其中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华族(占35%)和印度族(占10%)。很长时间以来,伊斯兰教与马来族的民族认同和政治地位是相互关联的。同时,种族矛盾成为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宁的潜在威胁。马来西亚伊斯兰潮的泛起就是在这种十分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概括起来说,…  相似文献   

5.
1982年10月在基辅举行了全苏《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政策问题》学术会议。会议的发起单位是苏联科学院“人口的社会—经济问题”学术委员会、莫斯科大学人口问题研究中心、乌克兰科学院和乌克兰国家劳动委员会“人口与劳动的社会—经济问题”学术委员会及乌克兰经济研究所等。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人口学者及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主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前苏联境内最大的两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地处欧洲的正中,人口有5200多万,其工业化程度高,农业发达,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因此,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由于人口、地理、经济和战略因素的作用,乌克兰的地位非同一般,可以说,如果没有乌克兰,前苏联就不会成为超级大国。  相似文献   

7.
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社会受到很大破坏,人口损失达到战前人口的1/5,几乎没有一个家庭不受战争影响的。受过教育的人和专业人员大量死亡;数百万人被投入到劳动集中营中或被逼迁出被德国并吞的领土。由于国土的变更,战后波兰成为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战前少数民族占36%)和宗教划一的国家(罗马天主教徒占90%),1/3人口在战后划入的新领土上生活。这些情况造成:1.破坏了战前公民、家庭、工场、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日常生活所恪  相似文献   

8.
拉脱维亚位于东欧平原西北部,西濒波罗的海,北邻爱沙尼亚,东连俄罗斯,东南接白俄罗斯,南与立陶宛毗邻,面积共6.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8.7万,其中拉脱维亚人139万(占53%)、俄罗斯人约90万(占34%)、白俄罗斯人10万(约占4%),其他的少数民族有波兰人、乌克兰人、立陶宛人和犹太人。全国共分为26个区、有56座城镇,海岸线长达500公里。该国地理位置优越、港口条件良好。地处里加湾顶端的里加城、波岁的海沿岸的温茨匹尔斯、利耶帕亚和帕维洛斯塔均为重要的海港城市,前苏联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40%吞吐量都通过这几个港口。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自独立以来,政治民粹主义伴随其政治经济转型进程不断蔓延加剧。进入21世纪,虽然民粹主义政党和运动出现仅十几年,但乌克兰已然成为后苏联空间中遭遇民粹主义浪潮席卷的突出案例。在经历了2014年的政治危机和持续的顿巴斯冲突后,乌克兰政治逐步进入了民粹主义全面盛行的新阶段。乌克兰民粹主义相较整个欧洲区域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反精英和反建制的极端化,强烈的反民主属性和家长制政府偏好,分裂矛盾的意识形态,过度渲染和营造社会危机,以及盲目的区域一体化期待。究其成因,可归结于该国历史上对统治精英"外来化"的认知,独立后缺乏新的民族国家认知与主流意识形态,"团结主义"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整个社会对阶层分化和等级制度的共识。这种特殊的民粹主义,将对乌克兰政治持续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91年前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是带头羊,它所持的理由是:早在1945年,乌克兰已经在联合国取得了席位,根据联合国宪章一国一席的规定,乌克兰早就是独立国家了。没想到当年斯大林向罗斯福死争活争争来的两个“额外”席位(另一席是白俄罗斯),反而成了前苏联瓦解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全国有将近100个人种集团。 在菲律宾人口中占大多数的是那些形成了稠集的人种群体、人数以数百万计的民族。其中有他加禄人、比萨扬人、伊洛卡诺人、比科尔人、邦板牙人、邦阿西楠人、桑巴尔人、伊巴纳格人(卡加延人)等。人数最多的是居于菲律宾中部比萨扬(又译“米沙鄢”)群岛的比萨扬人(占全国人口的35%)。 在菲律宾现代生活和历史上起主导作用的他加禄人占全国人口的25%。 人数不到100万的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构成中所占比例很小。那些实质上只算是部  相似文献   

12.
<正>我省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共有散居少数民族人口310多万,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7%,且少数民族人口居住相对较为集中,大多处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高寒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我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但我省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整体滞后的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改变。5月29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情况的报告,为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听诊把脉"。  相似文献   

13.
以人文研究参与国际问题研究,为我们透视当代乌克兰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乌克兰沉重的历史脚步>一书,从乌克兰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等方面入手,考察了乌克兰未来的内部发展及其对外选择的前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煜 《新民周刊》2022,(13):100-103
摘要这些老人,是社会最脆弱和敏感的角落。在汹涌的疫情来袭时,他们是否有所依靠?上海是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的超大型城市。根据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统计信息,截至2020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33.49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6.1%;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2.53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5.5%,占总人口的5.6%。这些老人,是社会最脆弱和敏感的角落。在汹涌的疫情来袭时,他们是否有所依靠?  相似文献   

15.
乌克兰的农业资源得天独厚,不仅农业用地占整个共和国领土面积的70%,乌克兰大面积肥沃的黑土地,是原苏联的“面包篮子”,素有“谷仓”之称,然而,在今日乌克兰首都基辅的食品店里却充满了进口的外国食品,很少有乌克兰自己的农产品。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因品种调剂正常进口的食品外,主要是近几年乌克兰经济不景气,农业生产规模大幅度萎缩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全国选民分成阵线分明的东、西两部分,究其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频繁变动的版图。历史上,乌克兰长期处于被瓜分或兼并的状态,东乌克兰长期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下,而西部则长期受波兰的统治。第二、文化及宗教因素。西乌克兰长期受波兰语言、文化的影响,信奉天主教的多,而东乌克兰多信奉东正教。第三、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影响及后果。苏联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民族政策,为日后的民族分离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7.
一、苏联人口及有关的比例:1913年人口总数为159.2百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28.5百万,占17.9%;农村人口为130.7百万,占82.1%。男性为79.1百万,占49.7%,而女性为80.1百万,占50.3%。1970年人口总数为241.7百万,其中城市人口为136百万,占56.3%;农村人口为105.7百万,占43.7%。男性为111.4百万,占46.1%,女性为130.3百万,占53.9%。  相似文献   

18.
国际乌克兰学研究会宣告成立1989年5月29日至6月3日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根据来自世界各地与会学者的提议,成立了国际乌克兰学研究会(简称)。该会将承担起协调与乌克兰有关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世界各国的全国性或地区性乌克兰学研究会或其他组织,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国在内,均  相似文献   

19.
前言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根据一九八○年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人口达一亿四千七百多万人,占世界人口第五位。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占百分之八十八,约一亿三千万人,信仰基督教(新教)的占百分之五点四,信仰天主教和印度教各占百分之二点五,信仰佛教的占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庄宇 《俄罗斯研究》2023,(6):117-140
19世纪初德意志浪漫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史观在东欧的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多民族国家内部矛盾逐渐升级,民族主义问题成为俄罗斯帝国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之一。俄国西南地区深受波兰民族主义运动影响。19世纪20至30年代,沙皇政府武力镇压民族运动,强力推广俄罗斯化政策,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在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处于夹缝中的乌克兰民族意识逐渐觉醒。19世纪中后期,借俄国地方史编撰的契机,经乌克兰民族知识分子的阐释,民族主义思想的内涵得以进一步丰富。特别是历史学家科斯托马罗夫和格鲁舍夫斯基等人的著作和政论的出版,使乌克兰地区完成了从民俗学到史学的民族历史文化建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乌克兰民族主义叙事框架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