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守法不阿意     
张刑狱官名叫释之,单字称季,是汉文帝时南阳人。有一次,皇帝从中渭桥过,突然有一个人从桥底下跑出来,皇帝的车马因此受惊,狂奔乱跑,坐在车里的汉文帝也受到很大惊吓。于是命令扈从的快捕手把那个人抓起来,交给刑狱官张释之审理治罪。那个人,申诉自己的委曲说:"县里来人都说皇帝车驾要到这里了,我来不及走开,就躲藏到大桥下。躲了很久,以为皇帝的车队过去了,就跑出来,不料皇帝的车队正在过桥,我怕得很,就  相似文献   

2.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保安员,工作之余经常阅读《中国保安》,并从上面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尤其是法律方面的,这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没想到,最近自己家里也遇到了个法律问题,我有一个表哥,上个星期参加了一个婚礼,可能是婚礼上的酒喝得有点多。因此,在送亲戚回家的路上,由于人手不够,他的车还只得由他自己来开,结果,他在行驶的路上撞倒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那人的腿可能伤得比较厉害,如今还在医院。现在家里人都十分担心,表哥会不会受到刑事处罚,我想他是在酒后开的车,神志不是很清醒。法律上不是说,精神病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不…  相似文献   

3.
我是谁     
这是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陈俊经常对自己的追问,也是他对属下官兵的提醒。“我是谁?”这几乎是他的一句口头禅。陈俊是那种善于思考,对自己和对他人一样较真的人。他那自问自答的认真态度和庄重神情,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谁还能不知道自己是谁吗?是的。人有时候真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倒不是指精神状态中的暂时空白或懵懂现象,而是人在权力和利益面前表现出的角色错位或自我膨胀。如自以为是、忘乎所以、见利忘义等,从违背道义到办错事、坏事,以至于触犯法律。社会生活中,除了通过与法律规范人的行为外,主要是靠自律…  相似文献   

4.
流沙 《中国减灾》2011,(8X):15-15
<正>这是一家精神病医院,我坐在一间诊室里,为我的一个亲戚向医生咨询一些治疗建议。医生建议我把那个亲戚带来。他说:"到这里治疗的,基本上在生活中都遭遇过苦难,有些皆知的常识,没有苦难,难道人的精神会无缘无故发生问题?但我又觉得  相似文献   

5.
对于外派船员雇佣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不违背强行性法律规定和不规避法律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地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当没有选择法律时,适用船员所服务的船舶的船旗国法。我国《海商法》修改或《船员法》制订时应专条规定外派船员雇佣合同当事人没有选择准据法时,适用船旗国法。  相似文献   

6.
不变的善良     
黄艺宁 《当代广西》2006,(18):59-59
他是这个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并不快乐。先是那些亲戚和朋友欺骗他,都来向他借钱,但借出去的钱如同泼出去的水,有去无回,这让他很伤心。记得有次他花钱请戏班唱一场戏,让周围的人去看,结果,那天晚上他的家让人给盗了。他凭经验就知道是周围人干的。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对他们这么好,他们为什么这样?从此,他变得孤僻,变得越来越不快乐。直到有一天,门前来了一位化缘的和尚,见到他满面愁云的,便问其缘由,他就把自己的苦闷说了。和尚听罢笑了,说我有一个快乐的秘方,放在山上的庙中,施主你愿意跟我去拿吗?他想了想,反正自己在家也很烦闷,跟你去…  相似文献   

7.
先人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每思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百姓。"郑国有个宰相很爱吃鱼,于是有人给他送鱼,他一概拒绝。有人问:"你那么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他回答说:"我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俸禄,我不接受别人馈赠是为了保证终身有鱼吃。"郑国宰相考虑的是送鱼的人满足了他的私欲,他必然要满足送鱼人的私欲,这不很危险吗?  相似文献   

8.
观点看法     
我也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也珍爱亲情友情,但是当亲情和友情与法律相冲突时,我会选择维护法律的公正。—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派出所所长老布拉罗10年中,亲手抓获了48名违法犯罪的亲戚,其中有25人被判处刑罚或劳动教养。在他抓获的亲戚中,既有亲兄弟,也有堂兄弟,还有妻子一方的亲人。  相似文献   

9.
唐懿宗的宰相毕 ,有一个老舅在太湖县充当衙役 ,毕感到脸上无光 ,多次让人劝老舅辞去衙役差使 ,好给他弄个官当当 ,可老舅就是不从其命。无奈 ,毕便选派杨载为太湖县令 ,请他一定办成这事。杨载到任 ,立即请毕的老舅辞去衙役的差使 ,到京城去见毕接受官职。老舅诚恳地说 :我当差役 ,每年都有固定的收入 ,足可养家糊口 ,只要勤谨办事 ,就不会被炒鱿鱼。宰相大人何必还要给我什么官呢 ?!毕听他这样说 ,只好打消了让他做官的念头。这是出在《北梦琐言》上的一则故事。读后不禁令人掩卷沉思 :在一些人看来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尿片   大哥大嫂都是某监狱的管教干部。有一段时间,我带着孩子到他家小住。一次,我不经意地把一块尿片放到了茶几上,大嫂看到了,立即拿起来说:“怎么把这种东西放到茶几上 ?”   “这尿片可是我用汰渍洗衣粉洗了又洗的,干净得很。”我开玩笑道。   “可尿片终归是尿片。”大嫂一向是个严肃的人,便很认真地说。   我没有再和她争辩什么。握着这块平常的尿片,却忽然想起了素日里哥嫂对犯人出狱后新生之路的状况所发的感慨。他们曾说:犯人在法律意义上虽然不会是永远的犯人,人们也口口声声地说不会再歧视他们,但是在…  相似文献   

11.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三月,京师长安正是草长莺飞的仲春时节,然而在长安城郭外的万年县,有一个人将永远看不到这怡人的景致了,他被处以自缢之刑。这个死刑犯就是唐代历史上有名的巨贪宰相元载。他生前志得意满,权倾朝野,贪污堕落,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  相似文献   

12.
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记载:战国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很爱吃鱼,全国的人都抢着买鱼送给他,但公仪休却不接受。他的学生劝他说:"老师爱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不接受。如果接受了鱼,就必然会迁就别人而徇私枉法,宰相就会被罢免。而宰相罢免了,虽然我喜欢吃鱼,别人肯  相似文献   

13.
李离伏剑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掌管刑狱的官员,名叫李离。他秉公办案,执法如山,深受国人的称赞。有一次,他审理一件疑难案件,误听了伪证,错把一个人判处了死刑。执行极刑后不久,他找到新的证据,足以证实此案完全搞错了。为此他后悔不已,深感自己枉杀无辜,责任重大,应治大罪。他主动戴枷上朝,向晋文公请死偿命。晋文公说:“官有大小,各有分工,这个案件错在你的下属具体办案人,不是你的责任。”李离不同意,回答说:“我是刑狱长官,案子是我亲自过问并批准  相似文献   

14.
咨询台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保安员,最近我遇到了一些麻烦,想向您请教。一年以前我还在另一个行业,我向一位同事借了840元钱,几天以前我已经把钱还给他了,因为都是朋友,碍于情面,所以没有写下还钱的字据,并且当时并没有人看见我还他钱。几天后他反而又向我要钱,就在我们争吵起来的时候,他告诉我说他有证人,说是要起诉我。的确当时我向他借钱的时候有个人站在我们的旁边,可以给他作证,当时也没有写欠条,可是他有证人。如果我被起诉的话,我会不会输呢?会不会像他说得那样把钱再还给他一遍呢?编辑老师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给我解答一下,期…  相似文献   

15.
面对同行的人的脱颖而出,人们只能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我也赶上去”,另一种是“把他拉下来”。决心“赶上去”的大多数赶上去了自己也脱颖而出了,决心把走在前面脱颖而出的人“拉下来”的人同时自己也真正被“拉下来”了。后一种人永生不会脱颖而出永生不会干成大事业,因为他的聪明才智都用到把别人“拉下来”而从未用到“我也赶上去”,怎么能走到前面呢? 世界很大也很复杂,世界的人很多也很复杂,但大致可分为两种人:“把前进者拉下  相似文献   

16.
临出门,老母亲总递给我一把鞋刷。我三十多岁了,她还把我当个孩子,叮嘱我,一定要把皮鞋擦亮。多少次后,我忍不住问母亲,我本来对服饰就不太讲究,单单擦亮皮鞋有什么意义呢?母亲说,穿什么衣服不要紧,你要见的人,如果是个有修养的人,他不会嫌弃你贫寒,衣服好坏,只能表明一个人的经济状况,鞋子有没有擦干净,人家可以看出你的生活态度,精神邋遢是任何人都不能原谅的。弯一下腰的动作,就可以把皮鞋擦亮,费时费力都不多。可是,擦与不擦是两码事,虽然一身清贫,但你至少皮鞋是亮的,至少为自己赢得了一个“亮点”,尽自己之所能,尽自己之心智,身边的眼…  相似文献   

17.
人到用时方恨少亲爱的:你的朋友很少,就算偶尔有朋友打电话来,也是发生问题找你帮忙,不然就只是意思性地问候一下,没有进一步的互动和联络。你和亲戚间的互动也很少,除非逢年过节或是有必要,否则你很难得会主动跟他们联络,对于他们的事业发展、儿女教育,或是兴趣、交友、交际圈等,你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你说这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不用多,真正的好朋友,绝对不会干扰彼此的生活,或者麻烦对方来处理自己的问题。而你更认为:“所谓的亲戚,不该是攀龙附凤、锦上添花,更何况他们的好与不好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为什么要多事去过问?”每当我埋…  相似文献   

18.
保 安在我的印象当中就是单位传达室看大门的 ,大都是退休人干的。我甚至觉得年轻人当保安真是虚度年华 ,浪费青春。我不喜欢保安这种职业。有一次 ,我和爱人出去玩 ,顺路去看望一位亲戚 ,亲戚家住单位住宅小区内。当我们来到小区门口时 ,被保安拦在门外 ,他让我们出示相关证件 ,由于换衣服时忘记把证件带上了 ,我们跟保安解释情况 ,并请保安通融一下 ,好话说了一大堆 ,最终保安还是不让进去 ,并说这是规定。我当时非常生气 ,很怪保安没有人情味 ,太死心眼 ,权利不大 ,管事不少。从那以后 ,我一直耿耿于怀 ,对保安是“深恶痛绝”。做梦也没…  相似文献   

19.
易中天 《传承》2008,(11):46-47
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崔永元问我,历史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其实是看对谁有什么用,不能简单地讲有什么用。古人觉得学习历史,对统治者有用,对皇帝、宰相、文武百官有用。有什么用?以史为鉴。所以,司马光把他的大著作叫《资治通鉴》,"资治"就是帮助你统治,  相似文献   

20.
汪金友 《前进》2014,(4):64-64
<正>《史记·循吏列传》中,有一个"公仪休相鲁而嗜鱼"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鲁国的宰相公仪休,特别喜欢吃鱼。所以鲁国的很多人,都争相买鱼送给他,但公仪休却一条都不接受。有一个下属问他:"您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别人送鱼却不要?"公仪休回答:"夫唯嗜鱼,故不受也"。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别人的鱼。接着,他解释了自己拒鱼的理由。那些人为什么会给我送鱼?是因为他们看中了我手中的权力。如果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