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念在人的成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忽视信念的力量。加强对信念教育的研究 ,重视信念的教育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红明 《群众》2011,(4):51-51
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的创新性是由其创新素质决定的,创新素质是人类所共有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总和,是一种综合素质。大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阶段,每个大学生都是一颗创新的种子,大学教育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就是要给这些种子一片沃土,让其自然萌芽并深深植根。  相似文献   

3.
秦红 《理论月刊》2002,(3):92-93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 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分析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分析了校园 文化及大学生素质现状,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雷明峰 《山西政报》2009,(16):77-78
本文从美学的含义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出发,将美学这个内容深广的大课题与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小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论述了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美育的重要性和深刻的教育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对学生进行美学素养的培养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有何重要意义,期待素质教育中对美育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素质教育推动下我国高校经过不断改革,在教育制度、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观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有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学改革的单一性,即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某一要素的改革,忽视其它要素的整体配套改革;二是教学实践的单向性,即在教学实践中过分注重某一要素的效能,忽视其它要素的功用及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效应。结果致使改革的力度大,发展的步伐慢,甚至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依然不高,综合素质仍然不强。笔者在多年教学经验积淀和教学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总结…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而学校是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培养人才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要探索一条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素质教育中,又经常有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为此,应当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发展的关系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在素质教育中对其它素质的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应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国民素质教育中较多地强调知识教育,而比较忽视科学精神的教育和培养,这与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事实上,在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仅就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做一些探讨。一、对中学生科学精神现状的调查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必须以准确理解科学精神的含义为前提。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主观体现,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最具科…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发生了重大失误,那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重新端正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我们对全校高中三个年级的543名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并加以分析。一、调查结果综合: 1、在543名被调查学生中有71.7%的人属坚定型。这386名学生能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因而,他们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0.
刘一颖  陈蕾磊 《传承》2013,(12):128-129
勤工助学活动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大学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资助学生生活学习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而现实中,勤工助学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1.
职业素质是指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定素质,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高职教育中的职业素质教育不仅是培养高职人才的关键,也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需要。它主要包括自我认识与自我管理、结合专业实习的社会实践、职业核心能力和求职技巧训练。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开展职业素质训练,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健全学生职业素质考评机制,以及进行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考核是重要的职业素质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2.
勤工助学活动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大学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资助学生生活学习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而现实中,勤工助学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素质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高职大学生树立理性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有人往往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却一再证明: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不应忽视或排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但不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建立和健康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保证。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艺、卫生、体育、出版等方面的建设。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忽视和排斥文化建…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具体包括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思想品德素质主要立足于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之一,理应首当其冲,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些尝试,在此谈些看法。一、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往往注重传授知识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讲究教学理论与具体事例的结合,以避免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性和空洞性,而很少注重、甚至忽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使不少学生虽然对教师传授的基本知识能比…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在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更应发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用。  一、教师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从人的发展来看,中学生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于人的一生最关键而又最具有特色的时期。中学时期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在智力发展上,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7.
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既是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有力措施,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鼓励、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应自觉承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时事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时政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天下大事,加深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时事政策教育,因势利导,把时政教育寓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将时政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为政治教师,要紧密地结合当前的实际,适时地把社会上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和国内外重大事…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内容。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作用下后天形成的,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更注重于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基础的教育。其中,基础文明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薄弱。校园内,践踏草坪,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粗口脏语等不文明行为屡屡发生,“课桌文学”、“厕所文学”,到处可见。透过这种“高学历,低品行”的现象,归纳成因,探求对策,对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不但是个认识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把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变为实践行为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领导干部自身的作风建设。领导作风,是领导者素质修养在领导行为上的体现。领导作风如何,反映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败。中央决定深人开展“三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对领导干部来讲,素质提高是一个历史过程,开展“三讲”教育是阶段性的,但“三讲”实践活动是长期的任务。教育的目的在于实践。我们必须把“三讲”贯彻到领导活动中去,形成实施领导和履行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