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研究隐形经济著称的中国经济学家黄苇町在他的关于腐败问题新著里称,中国本世纪末反腐败形势严峻。作家出版社最近隆重推出黄苇町新著《失落的尊严──惩腐备忘录》,在该书的封面上.明白标示着一个个令人震惊的腐败记录。1997年的数字表明,高级干部的腐败案件正继续加速增长。据统计,仅该年上半年,受处分的厅局级干部便达1673人.省部级干部78人。而且,在干部犯罪的年龄呈下降趋势的同时,犯罪金额却在直线上升。黄苇町认为,目前有利于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以民主建设为中心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时事评点     
《法人》2006,(11):12-13
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会议对“和谐社会”这一概念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这究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知名学者黄苇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显示了决策层对社会的不可预料变化已经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3.
近期,一批所谓“彭宇案”及其判决受到舆论的持续关注,并被认定为是“道德滑坡”、社会冷漠的原因。似乎在一切人际碰撞中,老年人都倾向于讹钱,而年轻人都是助人为乐者。这种看法其实很粗鄙,客观上,它替我们社会的道德冷漠找到了一个牵强的借口。  相似文献   

4.
汪红光 《政府法制》2011,(33):16-16
前一阵子,在谈及“老人跌倒无人搀扶”现象时,国家文明办副主任王世明极力否认“国人道德滑坡”论。他认为中国人主流呈现了良好的道德风貌: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展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二是一系列重大活动展示了讲文明、讲礼仪的公共道德;三是应对自然灾害总是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体现了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5.
一九五九年,彭德怀同志因为坚持真理而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罢了官。历史很快证明,这纯粹是一件政治冤案。按照我们党的实事求是原则,本应给彭德怀同志平反,恢复名誉。这也是当时党内外极为关心的问题。但事实却是,彭德怀同志的冤案不但没有得到平反,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一伙,反而以“为彭德怀翻案”的罪名,来陷害刘少奇同志和其他党内  相似文献   

6.
《中国监察》2011,(2):46-46
《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指出,权力科学配置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党内权力的科学配置。要明确党委主要领导者权力边界,纪委作为专门监督机构,要行使好监督权并承担主要监督责任。二是执政党和政府机关之间的科学分权。避免权力过分地集中于某一部门,出现“弱政府、强部门”,部门权力也要避免集中于某个环节或个人。大量事实证明,权力运行的执行阶段,是最易出现腐败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法学》1991,(5)
“司法超前”之存在以及在理论和实践领域的认同,与其说是新形势下司法改革的一种尝试,毋宁说隐喻了当代中国法治发展中面临的一种精神的困惑。法律必须被信仰。这一观念代表了一种精神价值,一种在久远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传统。问题在于我们恰好不是这种传统。中国传统的法律不过是特定时代道德体系的附庸,“它们不是法律,反道简直是压制法律的  相似文献   

8.
张恒山 《法学家》2007,(1):108-115
凯尔森认为法律义务是因法律制裁而存在;法律义务就是应当不做作为法律制裁的条件的行为.这样,凯尔森所理解的"法律义务"仅有因畏惧制裁而服从的含义.但在自然法学看来,因畏惧制裁、避免受害而服从的"应当"只是一种明智行为,是一种理性选择行为,它不是道德义务.道德义务从根源上说来自人们的良知.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同源,同样来自于人们的良知意识.  相似文献   

9.
成也青天,败也青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包青天曾经是一个人;在今天,“包青天”象征着一种腐朽的法律体系与理想的政治道德的结合体。“包青天”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包青天”代表着民间百姓对政治道德与法律制度的看法、态度、心理与观念。民众看透了官员的腐败,民众看透了法律的落后,因此自然会怀念起包青天。当然也有人说法治社会仍然需要包青天。不错,任何时候,不管法治发达到什么地步,人类社会总是离不开优秀政治家、公务员和司法官身上的道德素养。但是政治道德与法律制度毕竟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在功能上互相替代。从政治道德意义上讲,“包青天”代表国…  相似文献   

10.
公序良俗原则的规范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案经媒体报导,在理论界及实务界均引起强烈反响。一种观点认为,本案中法官以“社会公德”作为判案依据,是在以道德名义进行审判,法官在这里不再是护法使者,而成了道德卫士;法院不再是法律殿堂,而成了道德裁判所。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有失偏颇。勿庸讳言,“社会公德”是一个极富道德色彩的字眼,甚至它本来就是一个伦理道德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样一个道德词句已经写进法律文本(《民法通则》第7条),而且居于基本原则的地位,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在这里变得模糊起来。不仅我国法律如此,西方各主要成…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既是“教书匠” ,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匠” ,因为他 (她 )还是一个学术的传承者和文化的传播者。既然是一个学术的传承者和文化的传播 ,那么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就不是一个个人道德问题 ,而是一个关乎学校风貌的大问题 ;对高校教师坚守学术道德的要求也不单纯是对老师个人道德品质的要求 ,而是学校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既是重要的教育阵地 ,又是学术文化的传播场所和整个社会的知识高地。民族的前途所系 ,社会的良知注定 :高校必须高扬学术道德。一当下 ,高校中学术道德的“滑坡”和失落已是相当严重的问题。从做学问…  相似文献   

12.
一直认为,优秀的作品不是给出怎样的答案,而是提出更多经典的问题.在我看来,法国小说家、存在主义文学领军人物、“荒诞哲学”代表阿尔贝·加缪的《异乡人》,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该小说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默尔索没有因为母亲的去世感到难过.从葬礼归来后不久,他向一个阿拉伯人连开五枪,最终被处以重刑.而他被处以重刑的原因不是他杀了人,而是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表现出难过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通变》篇是《文心雕龙》中重要的一篇,“通变”论又贯穿于《文心雕龙》的全书。《通变》篇的主旨,既不是复古也不是革新,而是指在“通”的基础上的“变”。《通变》篇对汉赋“夸张声貌”的举例,刘勰虽把它作为“通变”的正面例子,但此例并没有显示出创造的因素。而对“宋初讹而新”一语,也不能简单认为是对刘宋文学的批判。刘勰既肯定刘宋文学在题材上的创新,又不满于其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法律和道德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两个独立、没有关系的文化概念?还是紧密相关,道德作为法律的正当性支撑而存在,法律只是道德的宣示?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律的产生是道德多元化的结果,即人类社会中形成多种道德,各种不同的道德之间相互冲突、碰撞,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人类创建一个权威,通过这个权威告诉所有的人,在一定的地域内,某一种道德就是法律,不容违反,在冲突中只有这种道德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用法律的语言来说,是正义的。这种理论简单易懂,看似也很合理。道德是法律存在的土壤,法律只是被权威承认的道德。但果真如此吗?本文将从历史的视角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5.
道德有许多功能,也就是说有许多“用”。它可以利他与自利。除此以外,它本身对它的主体也生出一种“用”,这种用不是外在的利益,而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受用”。这种受用是乐。道德具有乐之受用,这是儒学中的基本观念。教育具有乐之受用亦是儒学基本观念。道德有乐之受用,教育亦有乐之受用。二合而为一,道德教育本身之乐趣,便益发彰显。  相似文献   

16.
张松美 《河北法学》2001,19(1):116-118
通过对“错案”标准的确定依据──“客观真实”标准的分析,认为“错案”标准本身就是模糊不清、难以把握的,“错案”的评判主体应该是当事人而不是人民法院,并由此提出了取消法院依职权再审方式的观点,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重修再审程序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反诉?有的认为反诉是指被告人“基于原诉同一事实”,“达到抵销原诉”的目的而提出的诉讼。我认为反诉同公诉、自诉均属起诉的一种形式,实质属于起诉的性质。但这种起诉与自诉、公诉不同之点,是自诉案件中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向自诉人提起的。不是在自诉前,也不是在自诉案件审结后,必须在诉讼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道德观念难免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我国这个道德大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也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它们当然也无可避免地与传统观念和行为模式发生激烈的冲突,在不断的碰撞中,传统的道德观念不断被改变甚至完全摒弃,出现了道德的严重滑坡.那么,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应该站出来,扮演维护优良传统道德的角色,特别是现有法律中的“道德条款”,应积极发挥作用,本文就道德滑坡期法律的角色扮演和“道德条款”的适用进行分析和探索,在理论研究上,在法官判案的实践中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上访”不是一件好事,但在全国各地每天都奔走着的上访者中,的确有一些是在为公众的利益奔走呼号的。本文中的三名“上访代表”,几年间不惜冒着难以预测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顶风冒雪,四处奔波,吃苦受累,在刚刚为全厂近百名“一刀切”职工讨回149万元的经济补偿时,孰料却被几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与道德发展的关系问题,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德育理论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德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的答案,尽管仁智互见、褒贬不齐,但在理论归结上,概括起来无非两种观点,即“今不如昔”论和“负效应”论.前者慨叹世风日下,今非昔比,市场经济导致了道德滑坡.后者认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推动了道德进步,这是正面效应,是主要的;另一方面也有负面效应,是次要的.相比之下,这后一种观点颇显客观,似是而非,所以时下也比较流行.但笔者认为,“今不如昔”固然偏激,“负效应”论也不能说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实际上,两种观点是程度不同地陷入了同一个误区,即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具有消极影响(这里姑且先撇开程度和主次问题).所以,弄清这一点成了我们探讨的问题的关键.认为市场经济对道德发展具有消极作用的观点,有其认识根源和现实基础.所以在这两方面作其思维脉络和模式的勾画,是澄清问题的首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